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秋旭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黑龙江科技大学环境与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污泥
  • 3篇颗粒污泥
  • 3篇好氧
  • 2篇好氧颗粒
  • 2篇好氧颗粒污泥
  • 1篇絮凝
  • 1篇絮凝剂
  • 1篇厌氧
  • 1篇厌氧颗粒
  • 1篇厌氧颗粒污泥
  • 1篇栅藻
  • 1篇生物反应
  • 1篇生物反应器
  • 1篇生物絮凝
  • 1篇生物絮凝剂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投加方式
  • 1篇培养基优化
  • 1篇微生物絮凝
  • 1篇微生物絮凝剂

机构

  • 4篇黑龙江科技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哈尔滨学院
  • 1篇哈尔滨石油学...

作者

  • 4篇王秋旭
  • 4篇宋志伟
  • 2篇宁婷婷
  • 2篇李立欣
  • 1篇任南琪
  • 1篇曹雯雯
  • 1篇王丽燕
  • 1篇赵红利
  • 1篇高云鹏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黑龙江科技大...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斜生栅藻培养基优化及菌藻共生体系处理污水被引量:6
2015年
为建立适用于模拟污水处理的菌藻共生体系,通过模拟污水的适应性分析,选定斜生栅藻为共生藻种,以BBM为基础培养基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优化,并建立好氧颗粒污泥和藻类的共生体系进行模拟污水处理。结果表明:斜生栅藻的最适生长条件,接种量为10%,培养基的初始p H为7.5,C6H12O6和NH4Cl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500和300 mg/L。好氧颗粒污泥和斜生栅藻的共生体系对污水COD、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93.89%、87.64%、91.35%,优于单独的斜生栅藻和单独的好氧颗粒污泥,可以提高模拟污水中有机物和氮、磷的同步去除效果。
宋志伟王秋旭李立欣高云鹏赵红利
关键词:斜生栅藻培养基优化模拟污水
好氧硝化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性能被引量:3
2015年
为考察不同接种污泥培养好氧硝化颗粒污泥的可行性,分别采用絮状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在气升内循环序批式反应器(SBAR)中进行好氧硝化颗粒污泥的培养,探讨不同性质的种泥对好氧硝化颗粒污泥的培养及其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以絮状活性污泥、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均可培养出好氧硝化颗粒污泥,其颗粒成熟时间分别为62和80 d,SVI为25.52和27.68 m L/g,氨氮去除率为93.15%和75.43%,COD去除率在90%以上,SOUR、Zeta和EPS显著提高,微生物活性及疏水性能增强,以絮状活性污泥培养的好氧硝化颗粒污泥性能更优。
宋志伟宁婷婷王秋旭
关键词:厌氧颗粒污泥好氧硝化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
好氧颗粒污泥对膜生物反应器污泥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含酚废水的处理,探讨投加好氧颗粒污泥对反应器中污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膜生物反应器中投加好氧颗粒污泥能有效改善污泥性能,提高处理效果。从采用絮状污泥到逐渐增加好氧颗粒污泥投加量为100%的过程中,反应器中污泥浓度明显提高,MLSS由5 582 mg/L增加到8 168 mg/L;沉降性能得到改善,SVI由135.85 mL/g下降到29.36 mL/g;疏水性增强,Zeta电位由-20.302 mV升高到-4.325 mV;对含酚废水中COD、NH3-N的降解能力明显提高,COD、NH3-N、NO3-N去除率分别由87.3%、83.2%、55.3%增加到99.2%、94.9%、66.3%。改善了膜污染现象,膜通量衰减率由63.3%降低到42.8%。用二元多项式三维回归分析,得到污染物去除率关于好氧颗粒污泥投加量和反应器运行时间的二元方程,对指导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的连续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宋志伟曹雯雯王秋旭王丽燕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含酚废水数学模型
微生物絮凝剂投加方式对好氧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为提高好氧污泥颗粒化速度,采用微生物絮凝剂,探讨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絮凝剂的投加方式对颗粒污泥理化性能及生物降解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絮凝剂每隔2、3、5、7d投加一次时,均可培养出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絮凝剂的投加方式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较显著;微生物絮凝剂最佳投加方式为每5天投加一次,此时颗粒化速度快,颗粒形成时间由未投加的60d缩短为42d,好氧颗粒污泥疏水性好,污泥体积指数稳定在40mL/g左右,沉降速度达35.06m/h,COD、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96.55%、93.29%和87.29%。
宋志伟王秋旭宁婷婷任南琪李立欣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好氧颗粒污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