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蕴霞
- 作品数:37 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 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一例
- 2021年
- 患者45岁,因“月经不规律2年余,异常子宫出血2个月余”于2021年2月19日收入院。2年前出现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多,于本院行诊宫,自诉病理结果为良性增生。8个月前患者停经,未予处理,2个月前出现阴道淋漓出血,出血时多时少。
- 褚兆苹张蕴霞
-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病理结果良性增生月经量多
- 地震后灾民主要疾病就诊状况分析
- 2009年
- 目的研究汶川地震后绵竹九龙镇10d伤病就诊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统计学分类,计算疾病就诊例数及构成比,并对各类疾病就诊分布情况进行趋势Χ^2检验。结果灾区就诊疾病中占比例最大的为软组织损伤及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损伤、皮肤病、骨折就诊数呈逐渐减少趋势,其余疾病就诊人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震后医疗队要尽早进驻灾区进行医疗救助,医疗资源配备应以治疗外科疾病为主,并根据当地气候、风俗、经济条件等的差异作相应调整。
- 陈瑞珊吴寿岭刘业强张蕴霞王国胜屈顺喜闫秀纵翁军
- 关键词:地震医疗救援
- 丛生蛋白在草酸钙溶液处理后犬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丛生蛋白表达与肾结石形成的关系。方法用Westernblot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草酸钙溶液处理后的犬肾小管上皮细胞(MDCK)及上清液中丛生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对照组细胞及草酸钙溶液处理后的细胞中均可检测到丛生蛋白的表达,在处理过的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经浓度为300、500、900μg/ml草酸钙溶液处理后的细胞上清液中丛生蛋白的浓度分别为(241.33±59.28)、(247.67±22.48)、(270.67±43.50)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7±39.8)pg/ml(P〈0.01);而各处理组间丛生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丛生蛋白在草酸钙溶液处理后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表达升高,可能参与了肾结石的形成。
- 刘俊江张蕴霞李守宾李瑾宜于春红冯启红王刚魏东孙福振杨涛
- 关键词:肾结石丛生蛋白草酸钙肾小管上皮细胞
- 低分子右旋糖酐与中药升脉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特殊应用
- 2001年
- 傅溥何志平张蕴霞左玉宏
- 关键词:低分子右旋糖酐中药升脉透析过程低血压肾功能衰竭
- 环状RNA Circ-ITCH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李守宾张蕴霞孙福振刘俊江张盼英李静坡肖贺龙郭留雄
- 研究用qRT-PCR方法检测环状RNA Circ-ITCH在前列腺癌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通过在前列腺癌细胞中转染过表达Circ-ITCH,探索Circ-ITCH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通过研究发...
- 关键词:
- 关键词: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
- 丛生蛋白在肾远曲小管的表达及其与肾结石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Clusterin在肾脏远曲小管的表达与肾结石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结石患者及对照组肾脏组织切片中clusterin表达情况,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Clusterin在肾结石组及对照组肾远曲小管均有阳性表达,45例肾结石组患者平均表达强度评分为190.73±80.00,38例对照组为97.76±63.57,肾结石组表达强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clusterin表达于肾远曲小管,在肾结石患者中表达明显增强,提示肾远曲小管损伤与肾结石的形成有关。
- 刘俊江李守宾李瑾宜冯启红王刚魏东孙振福杨涛张蕴霞
- 关键词:肾结石结石形成肾远曲小管免疫组化
- 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细胞ER、PR及VEGFR表达和对肌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范淑英巩丽梅高义军戴琪王树华牛建清张蕴霞
- 该课题获取手术组织标本和分离子宫肌瘤细胞,采用WesternBlot方法研究雌激素受体(E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表达水平,采用RNA干扰方法研究ER表达沉默后VEGFR的表达改变,采用MTT法研究米非...
- 关键词:
- 关键词:子宫肌瘤治疗米非司酮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其并发症43例分析
- 2000年
- 张蕴霞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症围生儿
- Fas、Survivin与肿瘤的临床研究现状
- 2006年
- 张蕴霞
- 关键词:细胞凋亡肿瘤凋亡抑制蛋白FASSURVIVIN
- AT_1R基因及CYP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分别检测87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观察组)和175例正常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和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基因-344 T/C突变位点基因型。基因型及等位基因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率以比数比(OR)与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结果观察组中AT1R基因的AC基因型频率为33.3%,C等位基因频率为17.2%,相对于AA基因型、A等位基因,OR值分别为1.803、1.711;CYP11B2基因的T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0.2%和17.2%,C等位基因频率为37.4%,相对于TT基因型、T等位基因,OR值分别为1.577、6.081、2.114;AT1R和CYP11B2联合基因型分析显示,相对于AA-TT联合基因型,同时携带AC-TC、AA-CC、AC-CC联合基因型的OR值分别为2.407、6.296、7.870。结论AT1R基因1166C和CYP11B2基因-344C点突变的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遗传易感性;二者可能共同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 李宏芬牛建清沈志霞张蕴霞代琪王健范淑英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