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国栋

作品数:15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友谊医院科研启动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动脉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介入
  • 4篇预后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病变
  • 3篇导管
  • 3篇动脉介入治疗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死
  • 3篇主动脉
  • 3篇介入治疗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梗死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动脉瓣
  • 2篇动脉穿刺
  • 2篇动脉内

机构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荷塘探索国际...
  • 1篇北京市平谷区...

作者

  • 15篇马国栋
  • 8篇李虹伟
  • 8篇沈爱东
  • 6篇陈晖
  • 5篇周力
  • 5篇赵慧强
  • 4篇梁思文
  • 3篇姚道阔
  • 3篇丁晓松
  • 3篇李东宝
  • 3篇高翔宇
  • 1篇张勃
  • 1篇王刚
  • 1篇孙志军
  • 1篇金洪珍
  • 1篇吴坚
  • 1篇赵树梅
  • 1篇韩淑霞
  • 1篇谢瑛
  • 1篇刘青波

传媒

  • 4篇临床和实验医...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3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鼻烟壶动脉的压迫止血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鼻烟壶动脉的压迫止血器包括:适配件,用于安装止血件;止血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适配件上的压迫软胶,所述压迫软胶用于对鼻烟壶动脉穿刺处压迫止血;连接件,与所述适配件连接,用于将适配件及止血件固定在预定位...
马国栋王竟菁鲁龙泽王韶仪
血浆NT-proBNP对高龄收缩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患者预后判断价值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对高龄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SHF)急性失代偿期患者预后判断价值。方法纳入128例SHF急性失代偿期高龄患者,根据NT-pro BNP数值四分位数法分成四组,为Q1~Q4组,每组32例,随访6月。依据预后结局不同分为:对照组(70例),未再入院;研究组(58例),再入院或死亡。比较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率(LVFS)、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ESVI)、6分钟步行距离及再入院率与死亡率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NT-pro BNP对预后的最佳预测值。结果 Q1~Q4组的LVESVI、再入院率及死亡率顺序依次为:Q4最高、Q3次之、Q1最低(P〈0.05),而LVEF、LVFS及6分钟步行距离水平顺序依次为:Q1最高、Q2次之、Q4最低(P〈0.05)。随访6月时,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NT-pro BNP及LVESVI显著增高(P〈0.05),而LVEF、LVFS及6分钟步行距离则降低(P〈0.05)。ROC曲线显示NT-pro BNP对患者短期发生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6,血浆NT-pro BNP≤205 ng/L死亡率高于NT-pro BNP〉205ng/L。结论 NT-pro BNP能独立评估SHF急性失代偿期高龄患者的病情及近期预后结局。
马国栋沈爱东
关键词:N末端脑钠肽前体收缩性心力衰竭高龄
冠心病临界病变冠状动脉血流储备降低的临床特点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临界病变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降低的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入选北京友谊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临界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生理学检测,包括血流储备分数(FFR)、CFR、微循环阻力指数(IMR)测定。将FFR> 0.8的患者根据CFR <2与CFR≥2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对FFR> 0.8且CFR <2的患者,根据IMR≥23与IMR <23再分为两个亚组,比较两亚组患者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研究从完成冠状动脉内生理学检测的89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共入选FFR> 0.8的患者52例,其中CFR <2组19例(36.5%)。CFR <2组高血压病(89.5%比42.4%,P <0.001)、糖尿病(52.6%比18.2%,P=0.011)、吸烟(36.8%比9.0%,P=0.031)和右冠状动脉比例(57.9%比15.2%,P=0.002)、IMR[(26.7±3.7)比(17.3±5.0),P <0.001]明显高于CFR≥2组。IMR≥23亚组血清C反应蛋白[(8.37±1.67)mg/L比(3.85±1.01)mg/L,P <0.001]、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3.94±0.87)比(2.04±0.43),P <0.001]明显高于IMR <23亚组。结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CFR降低更常见于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的患者,右冠状动脉评估时更常见、易合并IMR升高。
姚道阔陈晖李东宝梁思文周力马国栋刘锐锋崔贺贺
关键词:冠心病临界病变冠状动脉血流储备血流储备分数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6
2019年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改善,ACS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冠状动脉血流中断、闭塞引起的缺血性心肌坏死,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急危重疾病,对患者生命及生存质量和机体功能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被医学界公认是治疗ACS的有效方法。
吴坚桂沛君张勃韩淑霞马国栋谢瑛
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心脏康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依从性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术中选择性血栓抽吸对预后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PCI)中选择性应用血栓抽吸术对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及院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脏中心明确诊断STEMI并行直接PCI术的患者586例,根据血栓负荷情况分两组,血栓负荷积分≧2分者行选择性冠脉血栓抽吸术,其余患者未行血栓抽吸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2 h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及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以及院内死亡率差异。结果血栓抽吸组与非抽吸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无显著差异(2.96±0.2 vs.2.5±0.2,P=0.827),术后72 h内NT-pro BNP水平无显著差异(6 585±3 735 pg/ml vs.6 757±3 827 pg/ml,P=0.601),术后72 h内左室射血分数(49±7%vs.48±7%,P=0.394)及左室舒张末内径(50±5 mm vs.51±5 mm,P=0.106)无显著差异;院内死亡率(2.0%vs.1.6%,P=0.990)也无显著差异。结论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高血栓负荷者选择性应用血栓抽吸术相比非抽吸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心功能及院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但是,考虑到高血栓负荷本身就是不利因素,选择性应用血栓抽吸术还是具有一定意义。
马国栋赵慧强李虹伟沈爱东陈晖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直接PCI血栓抽吸术
冠状动脉内影像学检查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冠状动脉内影像学检查不仅有助于精确评价冠状动脉管腔和病变解剖,而且为制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策略和优化结果、减少并发症和不良事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对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两种冠状动脉内影像学检查(血管内超声和光学相干断层显像)从原理、规范化应用、循证医学证据及优缺点比较进行综述,以便心血管医师正确掌握及合理应用这两种冠状动脉内影像学检查技术。
马国栋周力沈爱东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评价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CS)预后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Embase、Medline和Cochrane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17年4月,收集比较IABP和药物治疗或其他心室辅助装置对AMI并发CS患者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所有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提取相关资料,主要预后指标包括30 d全因死亡率、院内卒中、大出血、下肢缺血发生率。利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使用GRADE证据质量评价工具对结果可靠性进行评价。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7篇,其中比较IABP和药物治疗的有3项研究,共计702例患者;比较IABP和其他心室辅助装置的有4项研究,共计136例患者。结果显示,对于AMI并发CS的患者: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应用IABP和单纯药物治疗或者应用其他心室辅助装置相比,在降低30 d全因死亡风险方面没有优势(RR=0.97,95%CI:0.83~1.15);较低质量的证据表明,应用IABP和单纯药物治疗或者应用其他心室辅助装置相比,没有增加院内卒中发生风险(RR=0.81,95%CI:0.26~2.51);亚组分析显示,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应用IABP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没有明显增加院内大出血风险(RR=0.76,95%CI:0.34~1.72),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应用IABP与应用其他心室辅助装置相比,院内大出血风险明显降低(RR=0.28,95%CI:0.14~0.56);亚组分析显示,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应用IABP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没有明显增加住院期间下肢缺血风险(RR=1.24,95%CI:0.59~2.59),中等质量的证据表明,应用IABP与应用其他心室辅助装置相比,住院期间下肢缺血风险明显降低(RR=0.27,95%CI:0.08~0.87)。结论 AMI并发CS的患者,应用IABP不能降低30 d全因死亡风险。但是,与应用其他心室辅助装置相比,应用IABP的患者大出血及下肢缺血风险明显降低。
马国栋刘锐锋丁晓松梁思文孙志军赵慧强沈爱东陈晖李虹伟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META分析
经桡动脉入径应用EBU系列指引导管行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初步经验
2022年
目的探讨应用EBU系列指引导管行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及平谷区医院心内科应用EBU指引导管介入治疗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和术后恢复情况,对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25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均存在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有对右冠状动脉行PCI的指征。所有患者均经桡动脉入路使用EBU指引导管行PCI。25例患者的EBU指引导管全部输送到位,经调整进入右冠状动脉开口,EBU导管使用的成功率为100%。25例患者全部行右冠状动脉PCI,24例成功,PCI成功率为96%,无患者出现指引导管相关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应用EBU指引导管行右冠PCI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作为部分经选择患者行右冠复杂病变PCI的首选方法。
何晓全高翔宇赵慧强金洪珍刘锐锋公绪合崔贺贺王刚梁思文马国栋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引导管
经桡动脉使用4 in 6子母导管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初步经验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总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心内科经桡动脉使用4 F KIWAMI ST01子导管行子母导管技术完成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经验。方法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对采用4 F子导管行4 in 6子母导管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为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其中合并明显钙化病变19例,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3例,中重度迂曲病变11例,中重度成角病变6例,支架内再狭窄4例。30例患者均使用了4 in 6子母导管技术,子导管均成功到达病变或病变远端,支架全部置入成功,手术成功率100%。无一例发生严重的和子导管相关的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并且无死亡发生。结论经桡动脉使用4 F KIWAMI ST01子导管行4 in 6的子母导管技术有良好的通过性,可获得较强的支撑力和更长的输送管道,能很好地协助支架置入。
赵慧强陈晖李虹伟李东宝姚道阔梁思文周力高翔宇马国栋丁晓松
关键词:桡动脉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剂与维生素K拮抗剂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合并长期抗凝指征患者预后影响比较的Meta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比较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和维生素K拮抗剂(VKAs)对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且合并长期抗凝指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系统检索EMbase、MedLine和Cochrane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1年9月,收集比较NOACs和VKAs对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且合并长期抗凝指征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并提取资料,主要预后指标包括术后30 d、6个月、1年及1年以上的全因死亡率、卒中发生率、大出血或危及生命的出血(LT/MB)发生率。Meta分析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分析,并使用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风险。结果 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有6篇,全部为队列研究,共有2358例患者。结果显示,对TAVR合并长期抗凝指征患者,NOACs组与VKAs组相比,在30 d(RR=1.20,95%CI:0.55~2.64)、6~12个月(RR=1.06,95%CI:0.86~1.31)、2年(RR=1.11,95%CI:0.94~1.30)及总体(RR=1.09,95%CI:0.95~1.24)全因死亡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均>0.05);在30 d、6~12个月、2年及总体LT/MB发生率及卒中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对于接受TAVR手术合并长期抗凝指征的患者,与使用VKAs相比,使用NOACs抗凝治疗不会增加全因死亡率、LT/MB及卒中发生率。
马国栋高翔宇姚道阔沈爱东李虹伟
关键词:维生素K拮抗剂META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