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路晓辉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骨髓
  • 5篇细胞
  • 5篇疗效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瘤
  • 4篇骨髓瘤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原发性
  • 3篇沙利度胺
  • 3篇弥漫
  • 2篇蛋白
  • 2篇原发性骨髓纤...
  • 2篇沙利度胺治疗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纤维化
  • 2篇联合CHOP...
  • 2篇弥漫大B细胞
  • 2篇骨髓纤维化

机构

  • 13篇焦作市人民医...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河南省人民医...
  • 3篇焦作市第二人...
  • 1篇安阳市人民医...
  • 1篇开封市中心医...

作者

  • 13篇路晓辉
  • 9篇李文永
  • 4篇宋庆林
  • 4篇裴智信
  • 3篇刘晓娟
  • 2篇皇甫娟
  • 2篇李鑫
  • 2篇杨文琪
  • 2篇李中东
  • 1篇邹典斌
  • 1篇刘峥嵘

传媒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临床研究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达沙替尼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21例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2018年
目的探究达沙替尼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共纳入2015-06-01至2017-10-01就诊于河南省7所医院的21例PMF患者,男8例,女13例,中位年龄65岁,口服达沙替尼50 mg,每日2次。用脾脏Ⅰ线长度评估脾脏大小,骨髓增殖性肿瘤(MPN)10症状评分表对患者进行症状评分。结果 21例患者中,17例在达沙替尼治疗1周后观察到显著的脾脏回缩,治疗5~8周达到较稳定的缩脾状态,脾脏较基线缩小2/3左右;3例分别在使用达沙替尼治疗16、18、19周后,骨髓纤维化程度由3级降至1级;达沙替尼治疗前21例患者MPN10症状评分的中位数为32.00 (28.50,38.50),治疗后为23.00 (17.5,28.5),达沙替尼治疗后MPN10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患者治疗过程中尚未观察到细胞遗传学效应。达沙替尼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包括贫血、血小板减低、体液潴留、电解质紊乱、疲劳、感染等,发生率>40%,仅有2例因出现心包积液所致呼吸困难而停药。结论达沙替尼治疗对PMF患者有效,其疗效主要表现在缩小脾脏体积、改善生活质量、部分逆转骨髓纤维化,有望恢复骨髓造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为1~2级,多可耐受。
宋庆林程诗佳张贝江梅裴智信徐倩文路晓辉李文永李中东刘峥嵘尹振东匡霞党惠兵张琰邹典斌
关键词: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达沙替尼疗效安全性
达沙替尼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例被引量:2
2017年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PMF)是一种慢性克隆性髓系疾病,特点是贫血、脾肿大、骨髓纤维化、骨硬化,可伴随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1])。其预后差,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出血以及转化为急性白血病,中位生存期约为5年。
张贝宋庆林路晓辉裴智信徐倩文李文永李中东
关键词: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达沙替尼
乌苯美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分析乌苯美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苯美司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高,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路晓辉杨文琪宋庆林李文永裴智信
关键词:乌苯美司沙利度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LncRNA PVT1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4年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体异位基因1(PVT1)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方法 收集41例DLBCL病人和1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LH)病人的组织标本,体外培养人正常B淋巴细胞GM12878和人DLBCL细胞(OCI-Ly3、U2932、TMD8),对TMD8细胞进行转染,将其分为control组(只转染Lipofectamine-2000)、si-NC组(转染si-NC)、inhibitor-NC组(转染inhibitor-NC)、si-PVT1组(转染si-PVT1)、miR-145-5p inhibitor组(转染miR-145-5p inhibitor)、si-PVT1+miR-145-5p inhibitor组(转染si-PVT1和miR-145-5p inhibitor)。应用q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PVT1 mRNA和miR-145-5p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DK6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TMD8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TMD8细胞周期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TMD8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RNA pull down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PVT1、miR-145-5p与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的靶向关系。结果 DLBCL组织PVT1 mRNA、CDK6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RLH组织,miR-145-5p表达低于RLH组织(t=14.264~24.445,P<0.05)。与GM12878细胞比较,OCI-Ly3、U2932、TMD8细胞中PVT1 mRNA、CDK6蛋白表达均增加,miR-145-5p表达均减少(F=69.557~234.718,P<0.05)。6组细胞PVT1 mRNA、miR-145-5p、CDK6蛋白表达及增殖率、G0/G1期细胞比例、S期细胞比例、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5.589~319.150,P<0.05);与control组比较,si-PVT1组细胞PVT1 mRNA、CDK6蛋白、增殖率、S期细胞比例、迁移和侵袭数量降低,miR-145-5p表达、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miR-145-5p inhibitor组呈相反变化(P<0.05);下调miR-145-5p表达可减弱敲低PVT1对TMD8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P<0.05)。过表达PVT1 mRNA增高CDK6蛋白表达、细胞增殖率、S期细胞比例、迁移和侵袭数量,降低miR-145-5p表达、G0/G1期的细胞比例(F=38.025~327.887,P<0.05)。miR-145-5p是PVT1的靶基因,且miR-145-5p可靶向下调CDK6表达。结论 敲低PVT1可
路晓辉李文永王孟林陈香莉
关键词:淋巴瘤
外科手术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应用外科手术后的综合诊治作用影响。方法:将2015年5月至2019年7月期间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进行救治的12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在手术中的特征、活检状态、治疗效果等。结果:对选取的12例确诊为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2~4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8.45±3.47)个月。其中结果显示2例死亡,分别在4个月、36个月时,均死于肿瘤扩散,剩余10例未死亡。结论:对于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应用外科手术治疗在其综合诊治中仍有较高的地位,主要方式为放、化疗,外科手术与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后期治疗及预后等均有密切的关联性。
李文永皇甫娟路晓辉李鑫刘晓娟
关键词:外科手术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综合诊治
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其在SDF1/CXCR4轴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其在SDF1/CXCR4轴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伊沙佐米组(n=38)。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伊沙佐米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伊沙佐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的疾病缓解率及SDF-1、CXCR4变化,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伊沙佐米组患者疾病缓解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伊沙佐米组感染、周围神经病变、Ⅲ级以上血液学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疗程后,伊沙佐米组患者血清SDF-1、CXCR4水平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者患者在消化道反应、乏力、心血管系统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沙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其在提高疗效的同时可以降低治疗过程中感染、周围神经病变、血液学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其聚散调节关键点在于SDF1/CXCR4轴,与抑制瘤细胞的增殖、转移有一定关系。
路晓辉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疗效
中药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98例M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9例,采用常规VAD方案化疗)和观察组(n=4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联合沙利度胺),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痛评分、肿瘤负荷指标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联合沙利度胺治疗MM疗效显著,可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是治疗MM的理想辅助方案。
路晓辉杨文琪宋庆林李文永裴智信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沙利度胺中药
miR-16-1抑制淋巴瘤细胞侵袭及对AKT1基因水平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miR-16-1对淋巴瘤细胞凋亡、侵袭及苏氨酸蛋白激酶B(ProteinkinaseB,Akt)1基因作用机制的研究。方法收集我院淋巴瘤患者肿瘤标准及正常胸腺标本,购自上海通派公司的人T淋巴瘤细胞Raji亚系,分为淋巴瘤组(未经转染)、NC组(Raji细胞转染miR-16-1-NC)、miR-16-1组(Raji细胞转染miR-16-1minmics)及药物对照组(Raji细胞联合1mmol/L+10μmol/L的地西他滨),分别采用qRT-PCR方法检测肿瘤及正常组织、Raji细胞的miR-16-1相对表达,分别采用MTT方法、流式细胞仪、Transwell小室方法检测Raji细胞存活率、凋亡率、侵袭数目及迁移率;分别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qRTPCR及免疫印迹检测AKT1、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及其磷酸化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织表相比,miR-16-1在淋巴瘤病理组织中表达下调,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01);NC组和淋巴瘤组Raji细胞中miR-16-1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相比,miR-16-1组miR-16-1升高,存在差异(P<0.05);NC组和淋巴瘤组细胞存活率无意义(P>0.05),与NC组miR-16-1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存在差异(P<0.05);NC组和淋巴瘤组Raji细胞凋亡率无差异(P>0.05),miR-16-1组凋亡率高于NC组,组间无差异(P>0.05);NC组和淋巴瘤组Raji细胞侵袭数目无差异(P>0.05),miR-16-1组侵袭数目低于NC组,存在差异(P<0.05);NC组和淋巴瘤组Raji细胞迁移率比较无差异(P>0.05),miR-16-1组细胞迁移率低于NC组(P<0.05);miR-16-1组细胞中AKT1、PTEN基因及其磷酸化蛋白与NC组、淋巴瘤组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与miR-NC相比,miR-16-1mimics可降低野生型AKT1活性,增加野生型PTEN的活性,说明AKT1、PTEN可能是miR-16-1的靶基因。结论人T淋巴瘤细胞Raji转染miR-16-1 mimics后,能够抑制其细胞活性,减少侵袭及迁移,加快凋亡,研究机制可能与调控AKT1、PTEN信号通路活性相关。
路晓辉李文永王孟林陈香莉
关键词:淋巴瘤
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疗效。方法:选取患者102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分别给予CHOP方案和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评价其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性(88.24%)高于常规组(66.67%)(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21.57%vs25.49%)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相比于常规方案,在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率的前提下,可提高患者症状缓解率。
路晓辉
关键词:美罗华CHOP淋巴瘤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的影响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选择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4例DLBCL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CAR-T治疗;选择同期行常规化疗的14例DLBCL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三代细胞各培养时间点细胞体外增殖能力均明显高于二代细胞(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3 d及7 d CD19+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提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及7 d CD19+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及7 d TLR4与NF-κ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CAR-T治疗DLBCL短期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TLR4与NF-κB水平。
路晓辉陈香莉
关键词: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