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鹏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微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微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为原料,超临界CO<Sub>2</Sub>为发泡剂,通过间歇发泡的方式实现。本发明方法有效克服了聚丁二...
- 张水洞汪鹏彭响方
- 文献传递
- 表格型应用生成系统研究
-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纸化、信息化办公逐渐成为主流,各行业对软件系统的开发需求非常旺盛,使得软件开发行业快速发展。但在业务快速增长和变化的过程中,应用开发领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开发人员门槛高,使得市场对IT人员非常稀...
- 汪鹏
- 关键词:代码生成功能模块
- 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微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微孔发泡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为原料,超临界CO<Sub>2</Sub>为发泡剂,通过间歇发泡的方式实现。本发明方法有效克服了聚丁二...
- 张水洞汪鹏彭响方
- 文献传递
-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的合成及其发泡机理研究
-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性能优异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可由来源于生物质的丁二酸和1,4-丁二醇缩聚而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塑加工性能。然而,这种直链结构的PBS因分子链间缠结作用低,熔体强度低,限制了其在发...
- 汪鹏
- 关键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熔体强度超临界二氧化碳微孔发泡
- 过氧化氢氧化再生纤维素及其阻燃、吸附性能被引量:2
- 2016年
- 以过氧化氢氧化再生纤维素(GC)制备羧基再生纤维素(OGC),表征OGC结构变化及其对阻燃和吸附性能影响机理。通过碱泡预处理能有效提高GC比表面积,增加反应效率,获得羧基含量达15.6%的OGC。FT-IR和13C NMR表征结果说明OGC葡萄糖基环上的C6位伯羟基能被选择性氧化成羧基。随着羧基含量的提高,OGC无定形部分溶解而提高其结晶度,晶型则无显著变化,OGC的热分解温度下降,但是成炭率显著提高。当添加6.25%OGC为成炭剂用于环氧树脂膨胀型阻燃时,氧指数达到27.2,阻燃等级为V0。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当羧基含量为15.6%,OGC对铅和铜离子吸附量分别提高14倍和3.5倍,其原因在于氧化改性能显著提高OGC的比表面积和容积率,增加吸附容量。研究结果说明以过氧化氢氧化制备的OGC在阻燃成炭剂以及金属离子吸附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张水洞汪鹏吴荣星彭华乔武荣兰
- 关键词:过氧化氢再生纤维素成炭剂
- 低分子量和高熔体黏度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及其制备和基于其的微孔发泡材料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兼具低分子量和高熔体黏度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基于其的微孔发泡材料及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丁二酸、丁二醇和催化剂混合,加热反应,升温,加入含磷离子单体...
- 张水洞徐跃汪鹏彭响方
- 界面作用对热塑性聚氨酯/热塑性淀粉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采用双螺杆挤出制备热塑性聚氨酯(TPU)/热塑性淀粉(TPS)复合材料。研究了界面作用对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增韧剂种类和含量、淀粉形态和含量对TPU/TPS复合材料机械性能、耐水性能与降解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TPU/TPS界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烯烃弹性体(POE)对TPU/TPS具有良好的增韧效果,对淀粉进行热塑化,可增强淀粉与TPU界面相互作用,从而有效地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当TPS用量达到20份,POE用量10份时,TPU/TPS耐折弯次数超过30 000次,其缺口冲击性能、拉伸性能与纯的TPU相当,而其最大吸水率仅为6.2%,7周的生物降解率较TPU提高了6.8倍。
- 谈灵操汪鹏张水洞梁基照
- 关键词:热塑性聚氨酯热塑性淀粉机械性能增韧
-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微孔泡沫结构与性能研究
-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由丁二酸和丁二醇合成的一种源于生物质基材的半结晶型脂肪族聚酯,由于其线性大分子链中所含支链比例少、分子间相互纠缠作用低等导致其熔体强度低,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微孔泡沫塑料领域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离子...
- 徐跃汪鹏张水洞彭响方
- 关键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子化超临界二氧化碳微孔泡沫
- 文献传递
-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微孔发泡性能被引量:1
- 2017年
-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综合性能优越,但因熔体黏度低而难以用于制备微孔塑料。论文采用离子化改性提高PBS熔体黏度,用于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发泡。将丁二酸与丁二醇预缩聚后,添加二乙醇胺盐酸盐和二异腈酸六亚甲基酯(HDI)进行扩链反应,制备氨基离子浓度(UIC)为1%~5%的PBS离聚物(PBSUI),再以sc-CO_2发泡制备PBSUI微孔塑料。采用动态流变仪和X射线衍射测试PBSUI的流变行为和结晶性能,随着UIC的增加,由离子簇聚集产生的物理交联提高了PBSUI的熔体黏度和松弛时间,发泡前后PBSUI结晶度和球晶的直径均降低。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随着UIC增加,PBSUI泡孔由圆形转变为多边形,泡孔平均直径(D)、壁厚和开孔率下降,而泡孔密度(N_f)和发泡倍率则上升。当UIC为3%,PBSUI的D为2.05μm,N_f达1.73×10^(10)cm^(-3),发泡倍率超过10,由离子簇聚集引起的物理交联和异相成核作用,显著提高了PBSU的发泡性能,获得了泡孔形态良好的微孔泡沫塑料。
- 张水洞汪鹏徐跃彭响方
- 关键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离聚物微孔结构
- 天然高分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混物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5年
-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一种热塑性脂肪族聚酯,因力学和生物降解性等性能良好而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但仍存在拉伸强度和生物降解速率低,成本高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通过物理改性是提高其性能和应用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天然高分子/PBS共混物制备和性能研究,并对天然高分子/PBS共混物的发展作了总结和展望。
- 解肖鹏汪鹏黄嘉荣张水洞
- 关键词: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天然高分子共混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