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PIC...
  • 1篇延续护理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置管
  • 1篇置入
  • 1篇置入长度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病房
  • 1篇护理
  • 1篇家长
  • 1篇监护
  • 1篇监护病房
  • 1篇非正常拔管
  • 1篇拔管
  • 1篇PICC
  • 1篇PICC置管
  • 1篇病房

机构

  • 3篇深圳市罗湖区...
  • 1篇深圳市第五人...

作者

  • 3篇刘德强
  • 3篇方小燕
  • 2篇欧阳爱云
  • 2篇李晓妍
  • 2篇梁丹清
  • 1篇李雪

传媒

  • 2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延续护理对早产儿家长育儿技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早产儿家长育儿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5月出院早产儿60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名。观察组采用电话随访、家庭访视、提供24h电话咨询、家长联谊活动等个性化延续护理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家长育儿技能的掌握、早产儿体格达标及患病情况。结果观察组“家长育儿技能”量表得分为(84.59±9.67)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P〈0.05);观察组早产儿体格达标26名,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早产儿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皮肤黏膜感染、再住院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937,5.963,4.320,4.320,6.667;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早产儿家长育儿技能,减少早产儿患病率及再住院率,促进早产儿健康成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方小燕李雪刘德强李晓妍欧阳爱云
关键词:延续护理早产儿家长
新生儿 PICC 非正常拔管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PICC非正常拔管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选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在NICU实施PICC置管术的86例新生儿非正常拔管的因素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在本组临床研究对象中,发生非正常拔管13例,占15.12%(13/86)。其中导管异位占46.15%(6/13),堵管占15.38%(2/1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占15.38%(2/13),静脉炎占7.69%(1/13),导管脱出占7.69%(1/13),导管断裂占7.69%(1/13)。结论新生儿PICC非正常拔管主要原因是导管异位及留置期间的各种并发症,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针对相关因素进行预防性干预和规范护理,以降低PICC非正常拔管率,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
方小燕梁丹清刘德强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PICC非正常拔管
新生儿PICC置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改良及效果观察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改进新生儿经右上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长度的测量方法。方法便利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在罗湖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行PICC置管的患儿,按时间顺序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测量路线从预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3肋间;改良组测量路线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体质量≥2500g的足月儿加1cm。置管成功后,根据X线胸片确定导管头端的到位情况,比较两组测量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改良组PICC置入上腔静脉下1/3处的准确率为92.39%,明显高于传统组的1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的测量方法,为新生儿经右上肢静脉置入PICC导管,长度更为准确,能有效提高导管头端到位的准确率,确保PICC置管质量和使用安全。
方小燕梁丹清刘德强李晓妍欧阳爱云
关键词:新生儿PICC置管置入长度测量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