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婷
-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室功能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室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33例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和57名正常对照者。按照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狭窄亚组15例和重度狭窄亚组18例;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得左室总体长轴应变(GLS)、总体环向应变(GCS)、总体径向应变(GRS)、面积应变、三维应变、扭转(twist)、旋转(rotation)、扭矩(torsion);应变、位移指标十二节段(6个基底段和6个中间段)达到收缩期最小容积时间的标准差(Tmsvl2-SD)等参数。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动脉瓣狭窄组患者GRS、GLS、三维应变较正常对照均降低(P=0.043、P<0.001、P=0.03),左室各节段扭转值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基底段P=0.003,中间段P=0.011,心尖段P<0.001),心尖段旋转角度以及基底段和心尖段扭矩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5、P<0.001)。症状亚组分析中,两组狭窄程度及各超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程度亚组分析中,重度狭窄组环向应变率低于中度狭窄组(P=0.017),而GRS、GCS、GLS随着狭窄程度增加,均呈现出降低趋势。结论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定量指标可较LVEF更早反映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室扭转、旋转运动的变化;主动脉瓣狭窄程度与患者的心脏功能变化相关性更紧密。
- 伍婷白文娟饶莉刘艳婷杜薇唐红
-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左室功能
- 心脏再同步治疗应答反应探讨被引量:1
- 2015年
-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在心力衰竭治疗方面的效果已被广泛证实。随着指南的更新,其治疗的适应证范围不断扩大,更多患者将从中受益。但研究证明,仍有近30%的患者表现为CRT无应答。由于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被普遍认可的CRT应答评估标准,CRT治疗效果的评价仍较为混乱。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提高CRT应答率,以更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帮助临床决策。该文试图通过分析总结目前有关CRT无应答的原因,探寻最优的应答评估标准和更好的引导程控优化的方法,为提高CRT应答率提供参考依据。
- 伍婷饶莉
-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左心室起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