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霞

作品数:47 被引量:8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拱桥
  • 11篇悬索
  • 11篇悬索桥
  • 10篇拱肋
  • 7篇吊杆
  • 7篇柔性吊杆
  • 7篇跨径
  • 6篇索鞍
  • 6篇主拱
  • 6篇主梁
  • 6篇转向块
  • 5篇土壤
  • 5篇污染
  • 5篇拱脚
  • 4篇斜杆
  • 4篇横联
  • 3篇动力响应
  • 3篇动力性
  • 3篇动力性能
  • 3篇钝化

机构

  • 47篇广西大学
  • 2篇广西农业科学...

作者

  • 47篇覃霞
  • 33篇谢肖礼
  • 10篇欧阳平
  • 9篇张超兰
  • 6篇郝天之
  • 5篇邱辰
  • 4篇杨惟薇
  • 4篇黄河
  • 4篇李雪
  • 3篇谭洪河
  • 3篇周勇
  • 3篇王波
  • 3篇向桂兵
  • 3篇梁定国
  • 2篇付元杰
  • 2篇潘丽萍
  • 2篇张静静
  • 2篇邓小康
  • 1篇王毅
  • 1篇陈倩伶

传媒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3篇2018
  • 9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包括挡土墙、拱肋、千斤顶、拱脚连接杆件和传力杆;所述的千斤顶设置在传力杆上,传力杆间隔设置于拱肋和挡土墙之间,传力杆的一端与挡土墙连接,传力杆的另一端与拱肋连接;上下拱肋构成拱圈,相...
彭林欣权一城李阔许展鹏陈晓捷张振伟覃霞
预张拱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张拱桥,主要由拱肋、桥面系、刚性竖联、柔性吊杆、横撑和预张拉索组成;在桥面系的1/4、l/2及3/4处分别设置一对刚性竖联,桥面系的其余位置则均匀布置柔性吊杆;所述的刚性竖联的上端与拱肋连接、下端与桥面...
谢肖礼邓俨峰覃霞欧阳平谭洪河江闪闪
文献传递
一种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砷、锑有效态的土壤改良剂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砷、锑有效态的土壤改良剂及其使用方法,该土壤改良剂由以下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混合配制成:铁锰复合物2份、蚕沙有机肥1份和/或腐殖质有机肥1份。所述铁锰复合物经105℃高温干燥后磨碎;蚕沙有...
容群张超兰邓传金黄河徐蒙蒙李雪覃霞刘毓边鹏洋任思为
文献传递
新型上承式拱桥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上承式拱桥,主要由拱肋、主梁、刚性斜杆、立柱和桥墩组成;立柱布置在拱肋和主梁之间;在拱肋和主梁之间还设有若干个V型结构件,并且V型结构件从跨中向两边连续对称布置;V型结构件主要由两根刚性斜杆组成,并...
谢肖礼覃霞邓俨峰庞木林欧阳平
文献传递
一种抑制动力响应的悬浮隧道体系
本发明涉及悬浮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动力响应的悬浮隧道体系,包括锚固基础和锚索,还包括浮力可调节装置和两个行车管体,两个行车管体作为双向行车的载体,浮力可调节装置位于两个行车管体上方,浮力可调节装置与每个行车管体...
巫志文孟祥章谢肖礼覃霞肖荣周勇韦承贤
新型上承式拱桥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上承式拱桥,主要由拱肋、主梁、刚性斜杆、立柱和桥墩组成;立柱布置在拱肋和主梁之间;在拱肋和主梁之间还设有若干个V型结构件,并且V型结构件从跨中向两边连续对称布置;V型结构件主要由两根刚性斜杆组成,并且底...
谢肖礼覃霞邓俨峰庞木林欧阳平
文献传递
塔锚合一悬索桥
本发明公开一种塔锚合一悬索桥,主要由主缆、吊索、索塔、水平杆和主梁组成。主缆依次绕过塔顶、水平杆、塔底,最终锚固在悬索桥两边的索塔之间。塔锚合一悬索桥与传统悬索桥的索塔形式有较大的差别,索塔的偏心线为曲线,可使背索绕塔转...
谢肖礼覃霞
文献传递
拉杆拱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拉杆拱桥,主要由拱肋、主梁、拉杆、立柱和桥墩组成,主梁两端支承于桥台或桥墩上,拱肋与桥台固结。拉杆对称布置,上端与主梁端部相连接,下端与拱肋的1/4、3/4处连接,其竖向分力直接通过桥墩传给基础,水平分力...
谢肖礼邱辰喻泽成覃霞
梁拱固结三角形拱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梁拱固结三角形拱桥,主要由拱肋(1)、主梁(2)、柔性吊杆(5)和拱肋横撑(6)组成;所述的柔性吊杆(5)布置在拱肋(1)和主梁(2)之间;其中:在拱肋(1)和主梁(2)之间还设有刚性斜杆组件,所述的...
谢肖礼邱辰覃霞庞木林
文献传递
4种生物炭对镉污染潮土钝化修复效果研究被引量:56
2015年
以甘蔗叶、木薯秆、水稻秸秆和蚕沙为原材料,采用限氧热解法在500℃下制备生物炭,通过室内培养实验,研究在不同培养时间(0,15,30,45d)条件下,生物炭施入潮土(Cd浓度5mg/kg)后对土壤基本性质及土壤中镉(Cd)化学形态的影响,探讨了生物炭修复镉污染土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后,土壤pH值和阳离子交换量(CEC)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则呈先增加至最大值而后缓慢降低的趋势,但仍高于对照。同时,生物炭的施入显著降低了土壤中弱酸可提取态Cd和可还原态Cd含量,提高了可氧化态Cd和残渣态Cd含量,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这种转化趋势更为明显。4种生物炭对潮土中Cd钝化效果表现为蚕沙生物炭>水稻秸秆生物炭>木薯秆生物炭>甘蔗叶生物炭。培养结束(45d)时,与对照相比,添加蚕沙生物炭的土壤中弱酸可提取态Cd含量降低了42.07%,可还原态Cd含量降低了35.19%,可氧化态Cd和残渣态Cd含量分别增加了292.59%和339.29%,从而大大降低了Cd的生物有效性,由此可见,生物炭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是切实可行的。
杨惟薇张超兰曹美珠严静娜覃霞梁定国
关键词:生物炭潮土化学形态钝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