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玫
- 作品数:6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麻醉对发育期脑组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每年有成千上万名儿童因外科手术、疼痛等接受麻醉、镇静或者镇痛药物治疗[1]。新生儿及儿童由于其心脑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尚未发育成熟,对镇静和麻醉药物高度敏感,使得其围手术期患病率及病死率增加10倍以上。最近的研究表明,麻醉药物能够导致儿童学习及行为异常的发生率增加,这引起了儿科麻醉学家对新生儿及儿童麻醉药物使用安全性的极大关注[2,3]。为了进一步了解麻醉对发育期脑组织的神经毒性,本文从临床研究、动物实验及机制等方面作一综述。
- 杨晓玫易文波于金贵
- 关键词:麻醉脑发育细胞凋亡神经毒性
- 双腔支气管导管与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单肺通气对PetCO_2和PaCO_2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对比分析双腔支气管导管(DLT)和支气管封堵器(BB)在单肺通气时对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进行胸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DLT组和BB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进行BB或DLT置入,记录两组进行单肺通气后的PetCO2和PaCO2值。结果进行单肺通气时,DLT组的PetCO2值高于BB组,PaCO2值低于BB组,PetCO2与PaCO2相关性优于BB组。结论与使用BB相比,使用DLT进行单肺通气更有利于CO2的排出。
- 杨晓玫方宁宁易文波
- 关键词:单肺通气双腔支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 SNRB技术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选择性腰神经根阻滞(SNRB)是指在各种影像学设备定位引导下,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对腰段神经根进行穿刺阻滞的微创技术。传统C臂X线和CT引导下SNRB对于腰神经参与支配区域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SNRB因其具有准确、安全、有效、实时等优势,逐渐用于下肢手术围术期的麻醉与镇痛,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总之,SNRB为临床麻醉与镇痛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王成杨婷婷肖建民杨晓玫杨晓玫
- 关键词:腰神经麻醉镇痛
- IQ结构域GTP酶激活蛋白3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及细胞系中IQ结构域GTP酶激活蛋白3(IQGAP3)的表达及其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和定量PCR检测IQGAP3在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利用siRNA敲低IQGAP3在宫颈癌细胞CaSki和HeLa中的表达,通过M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IQGAP3表达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通过Transwell检测IQGAP3表达对宫颈癌细胞迁移的影响,从而探讨IQGAP3在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迁移过程中的作用。结果 IQGAP3在宫颈癌组织及细胞中高表达,高表达IQGAP3的患者预后较差(χ~2=6. 15,P=0. 01);敲降IQGAP3在宫颈癌细胞CaSki和HeLa的表达后,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凋亡增加,细胞迁移减少,E-cadherin表达增加,N-cadherin表达下调(P均<0. 001)。结论 IQGAP3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在宫颈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IQGAP3通过诱导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变(EMT),促进宫颈癌细胞的转移。
- 王永姜晨周士英杨晓玫
- 关键词:宫颈癌细胞增殖
- 氟比洛芬酯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评价氟比洛芬酯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80只,8~9周龄,体重280~32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20):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脂微球溶剂组(V组)和氟比洛芬酯10 mg/kg后处理组(F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即刻F组尾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 mg/kg,V组尾静脉注射等容量脂微球,S组和I/R组尾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再灌注24 h时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测定水含量和伊文思蓝(EB)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区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区脑组织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 MAPK)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V组和F组脑组织EB含量和水含量均升高,缺血区脑组织MMP-9、p-p38 MAPK和iNOS表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F组脑组织EB含量和水含量降低,缺血区脑组织MMP-9、p-p38 MAPK和iNOS表达下调(P<0.05),V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后处理可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血脑屏障通透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iNOS信号通路激活,下调MMP-9的表达有关。
- 侯莉莉陈琳杨晓玫魏欣冰张岫美孙宝柱
- 关键词:氟比洛芬缺血后处理血脑屏障
- 经膈肌穿刺法快速准确评估大鼠肺动脉高压
- 2024年
- 目的构建一种操作简单快捷、测量准确的大鼠右心室压力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30只8~10周龄的雄性SD大鼠分为3组:经胸右心室穿刺测压组(trans-thoracic right ventricular puncture manometry group,TTM组,n=10),经膈肌穿刺测压组(trans-diaphragmatic puncture manometry group,TDM组,n=10)和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采用经膈肌穿刺测压组(monocrotaline-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 with trans-diaphragmatic manometry group,MCT-TDM组,n=10)。MCT-TDM组经胸腹侧皮下注射野百合碱(60 mg/kg),TTM组和TDM组注射等体积的无菌生理盐水。模型建立4周后,使用经膈肌穿刺法测定TDM组和MCT-TDM组大鼠的右心室收缩压(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RVSP),随后立即开胸验证穿刺点的准确性;使用经胸右心室穿刺法测定TTM组大鼠RVSP。比较两种测压方法操作时间、测压成功率、RVSP等指标。取大鼠心肺组织,分离左、右心室,并计算右心室肥厚指数(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dex,RVHI)。最后,对左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评价肺部小血管病变程度。结果TTM组从麻醉开始到成功测出右心室压力的时间为(6.83±1.36)min,TDM组为(8.13±1.25)min,MCT-TDM组为(8.32±1.23)min。TTM组测压成功率为70%,TDM组测压成功率为100%,MCT-TDM组成功率为90%。TDM组和TTM组测得的RVSP、RV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T-TDM组的RVSP及RVHI均显著高于TDM组(P<0.001)。MCT-TDM组大鼠肺小动脉管壁相较于TDM组明显增厚,管腔狭窄。结论采用膈肌穿刺法测量肺动脉高压大鼠的右心室压力,这种方法无需开胸,避免了昂贵设备的使用,能准确、快速、简便地测量右心室血流动力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赵子辉王旭阳张鹏方宁宁石端博杨帆杨晓玫吴剑波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