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雅
- 作品数:32 被引量:148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CT能谱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效能研究
- 王素雅高剑波张永高肖慧娟
- 肠旋转不良左位升结肠合并阑尾炎性包块一例
- 2018年
- 患者男,66岁。因“左下腹部疼痛1周,加重1d”,于2017年3月21日入院。患者就诊前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腹疼痛,排尿后疼痛明显,加重1d,不伴发热、恶心、呕吐等。
- 王素雅高剑波王博
- 关键词:消化系统畸形肠旋转不良升结肠阑尾炎
- 多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不同噪声水平低剂量胸部CT评估肺磨玻璃密度结节可行性的体模研究
- 侯平高剑波柴亚如王素雅邢静静陈岩
- 胃异位支气管囊肿1例被引量:1
- 2015年
- 患者女,34岁,因"反酸、烧心1年余,上腹痛20天"入院,自述1年前饱食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伴嗳气,可自行缓解,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黑便等症状,20天前出现上腹部疼痛。体格检查:腹平坦,全腹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黏膜下肿物,考虑平滑肌瘤。入院后行上消化道造影:上消化道未见占位性病变。
- 王素雅高剑波
- 关键词:支气管源性囊肿
- 肾混合型上皮-间质瘤一例报告被引量:4
- 2018年
- 患者,女,20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10d于2015年10月14日入院。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拟诊右肾富血供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无发热、体重减轻等症状,无家族史。查体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或肿大脏器。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正常。CT检查示右肾下极可见一囊实性肿块影,存在囊壁和分隔,增强后实性部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拟诊乏脂肪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囊性肾癌待排除。行腹腔镜右肾部分切除术.
- 李磊韩新巍赵高贤王素雅
- 关键词:肾占位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混合型实验室检查结果
- 前置多模型迭代重建算法对胸部CT扫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影响的体模研究
- 侯平高剑波王素雅柴亚如邢静静陈岩
- 右主支气管与右上叶支气管交汇区的MSCT影像学研究
- 2018年
- 目的对正常成年人右主支气管与右上叶支气管交汇区的径线进行测量,分析右主支气管、右上叶支气管、中间支气管径线的相关性。方法分析300例正常成年男性与300例正常成年女性的胸部MSCT图像,利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测量右主支气管、右上叶支气管、中间支气管的内径、长度、横截面积和夹角,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男性和女性右主支气管长径(Z)与右上叶支气管长径(X)、中间支气管的长径(Y)相关性分别为Z=0.379X+0.955Y-0.691(r=0.763,P〈0.05)和Z=0.386X+0.358Y+6.340(r=0.745,P〈0.05)。结论正常成年人右主支气管内径、右上叶支气管内径、中间支气管内径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可以为右主支气管与右上叶支气管交汇区域内径的准确测量和估算提供参考。
- 李磊韩新巍曹靖王素雅华成飞康泰
- 关键词:右主支气管MSCT
- 孤立性肺结节能谱及灌注成像参数相关性研究
- 王素雅高剑波
- 胃底异位脾种植1例被引量:5
- 2020年
- 患者男,40岁,因间断性上腹隐痛3年入院。患者5天前于当地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示胃底可疑间质瘤,16年前因外伤接受脾脏切除术。查体:上腹正中旁可见约10 cm切口瘢痕。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腹部CT:胃底后壁黏膜下见约18 mm×15 mm团块状软组织影,边界尚清晰(图1A);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略有下降(图1B)。CT诊断:胃间质瘤可能。拟于胃镜下行肿物切除术,镜下见胃底隆起,表面光滑,基底无蒂(图1C);内镜超声示隆起处呈低回声改变,肿物起源于浆膜层;以Hook刀半环形切开,IT刀剥离,行全层切开,见瘤体后方边界不清,未游离于腹腔,考虑瘤体继续游离风险较大,经家属同意后转外科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占位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腹腔镜探查示脾脏缺如,脾窝粘连,小肠与腹壁粘连严重,胃大弯侧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隐约可及约20 mm×15 mm肿物。因胃底大弯侧与膈肌粘连严重,腔镜下不易充分暴露肿物,转行开腹胃占位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胃底大弯侧,突破浆膜层与膈肌粘连。术后病理:浆膜面脂肪组织中可见直径1.5 cm肿物,包膜完整,内见脾脏红髓、白髓组织,符合胃底处脾脏组织(图1D)。免疫组织化学:CD31(+),CD34(+),FLi-1(+),CD21(FDC+),CD20(+),SMA(+),Ki-67(20%+)。
- 李磊韩新巍王素雅
- 关键词:异位脾胃底
- 中央气道吸气相-呼气相的多层螺旋CT研究
- 2018年
- 目的 探讨呼吸运动对中央气道径线值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6年3—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招募60名健康成人志愿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5~54(34.0±9.1)岁.志愿者均行胸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于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分别扫描全肺,薄层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MPR),使用特殊纵隔窗(窗宽500 HU,窗位-100 HU)在吸气末、呼气末时测量中央气道横截面积,计算塌陷指数,测量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夹角(隆突角,∠C)、右上叶-中间支气管夹角(∠RI)、右中叶-右下叶支气管夹角(∠RMI)及左上叶-左下叶支气管夹角(∠LUI),并观察吸气末、呼气末时中央气道的形态改变.结果 深呼气末,中央气道横截面积均少于吸气末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气管塌陷指数为19.7%±8.6%;右主支气管、中间支气管、右上叶支气管、右中叶支气管和右下叶支气管塌陷指数分别为21.4%±9.6%、14.7%±6.2%、15.5%±5.7%、10.1%±3.6%、24.5%±9.1%;左主支气管、左上叶支气管、左下叶支气管塌陷指数分别为24.0%±9.4%、15.1%±5.0%、27.6%±10.7%.左侧中央气道中,各级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96,P〈0.05);其中左主支气管、左下叶支气管的塌陷指数较大,与左上叶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侧中央气道中,各级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154,P〈0.05);其中右主支气管、右下叶支气管的塌陷指数较大,分别与右上叶支气管、中间支气管、右中叶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呼气末与吸气末时比较,∠C增大,∠RI、∠RMI、∠LUI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LUI吸气-呼气差值最大.深吸气末时,中央气道的轴位横断面多为类圆形或卵圆形.深�
- 李磊韩新巍曹靖王素雅华成飞康泰
- 关键词:气管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