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思宇
-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贺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气象因素对手足口病疫情的影响及预测研究
- 李直健李有寿秦秋翠陈雪琼廖铭超林思宇成广辉张行英饶贵平黄远盼赵书银奚广宁欧徽宁
-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气候变化已影响到传染病发生、传播与变化的各个环节,直接或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病趋势。手足口病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传染病,贺州市也不例外,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重症病例死亡率较高,危害严重,...
- 关键词:
-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传染病
- 2014—2019年广西桂东南某村井水铊监测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了解广西桂东南某村井水铊浓度及其变化趋势。方法于2014—2019年平水期(5—6月)、丰水期(7—9月)、枯水期(11—12月),在广西桂东南某村选择3个自然屯作为监测区,同时以其邻近地区的1个行政村作为对照区,采集居民家中井水进行铊的动态监测,并与2014—2018年广西城市市政供水出厂水以及监测区所在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出厂水铊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监测区共采集井水样456件,铊浓度为未检出~2.66μg/L,中位数为0.28μg/L,检出率为89.91%(410/456),超标率为77.41%;在对照区采集检测井水样137件,铊浓度为未检出~0.09μg/L,检出率为4.38%(6/137),均未超标;2013年曾发生过突发环境事件的某河流水样(n=16)铊浓度为未检出~0.07μg/L,检出率为18.75%(3/16);广西14个城市市政供水出厂水(n=170)铊浓度为未检出~0.10μg/L,检出率为9.41%(16/170);2017年监测区所在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水样(n=35)铊浓度为未检出~0.10μg/L,检出率为2.86%(1/35)。监测区井水中铊的检出率高于城市市政供水出厂水及监测区所在县农村集中式供水出厂水(P<0.01);与对照区比较,监测区井水中铊浓度和超标率均较高(P<0.01);不同年度监测区井水中铊浓度和超标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水期井水中的铊浓度、检出率及超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屯井水中均检出铊,超标率达97.17%,H屯、L屯检出率分别为88.00%和84.80%,超标率分别为53.42%和76.44%。不同自然屯井水铊浓度、检出率和超标率均为D屯>L屯>H屯(P<0.05)。结论广西桂东南某村井水存在铊污染或天然本底值较高,亟需进行改水并开展有关环境铊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研究。
- 黄江平廖健蒋慧林思宇黄林黎林王汝艳黎勇韦日荣许露曦黄春光钟格梅
- 关键词:井水铊卫生监测
- 桂东南某河流铊污染后人群铊暴露状况初步调查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了解桂东南某河流铊污染3年后沿岸某村井水、土壤、地产食用农产品以及居民重金属铊含量水平,评估当地居民健康风险。方法于2016年,选择2013年发生铊污染事件的某河流沿岸某村作为污染区,选择该河流污染段上游沿岸的1个自然村作为对照区。采集井水、土壤、地产食用农产品及(18~75)岁常住居民尿液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井水、土壤、食物及尿液铊含量水平。结果污染区井水铊含量(M=0.290μg/L)高于对照区(未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51,P<0.01),污染区井水铊合格率(24.6%)低于对照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8,P<0.01);污染区土壤铊含量(M=0.755 mg/kg)高于对照区(M=0.595 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P<0.05);污染区食物铊含量(M=1.861μg/kg)高于对照区(M=0.250μ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4,P<0.01);污染区人群尿铊含量(G=0.70μg/g肌酐)与对照区(G=0.67μg/g肌酐)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8,P>0.05)。结论污染区人群存在一定水平的铊暴露,但人群尿铊水平与对照区人群水平相当。
- 许露曦林思宇蒋慧黄林黄江平黎林王汝艳韦日荣黎勇钟格梅廖健
- 关键词:铊污染
- 2012年贺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深入分析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贺州市手足口病监测资料和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12年贺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例10 125例,其中重症115例,死亡16例,发病率512.20/10万;发病年龄以1-3岁为主;男性发病报告率较女性高(P〈0.05);全年均有发病,以4-7月为主,发病数占全年的64.88%;平桂管理区的发病率最高,达763.21/10万,不同地区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流行优势毒株均为EV71。结论:贺州市手足口病整体高发,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男性报告病例比女性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EV71是导致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
- 陈雪琼秦秋翠陈萍林思宇成广辉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
- 贺州市2005~2013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分析贺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贺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3年贺州市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4起,发病8 142例,死亡4例。每年均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全年除2、8月份外均有报告,4~5月份和11~12月份为发病高峰。事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和幼托机构。2005~2013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97.22%为传染病事件,且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结论贺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中小学,且以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为主,其中4~5月、11~12月为高发月份,肠道传染病事件的高发月份为5~7月,食物中毒的高发月份为4~6月。应加强学校卫生设施建设,加强饮用水卫生和饮食卫生等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 秦秋翠林思宇成广辉
-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
- 2017—2021年贺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水质调查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了解2017—2021年贺州市农村集中式供水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贺州市各监测乡镇(含辖区村)设立2~4个监测点,由专业技术人员收集2017—2021年农村集中式供水监测点水质样品,频率为每年2次,枯水期(3—4月)和丰水期(7—9月)各1次,每个监测点分别采集出厂水和末稍水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采集农村饮用水水样1 566份,样品总合格率为68.26%(1 069/1 566);2017—2021年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稍有下降,不同年份水质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879,P<0.01);各县(区)合格率依次为昭平县>富川县>平桂区>八步区>钟山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41,P<0.01);2019年、2020年丰水期水质合格率大于枯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19、10.323,P<0.01);2017、2018、2021年不同水期水质合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微生物指标合格率[71.90%(1 126/1 566)]低于其他指标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135,P<0.01)。结论 微生物污染依然是贺州地区农村饮用水水质主要的卫生问题,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加强农村水卫生管理,提升水质合格率。
- 谢静林思宇廖健
- 关键词:农村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