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良 作品数:13 被引量:41 H指数:3 供职机构: 徐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不同化疗方案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疗效及血清sEC、IGF、CE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研究不同化疗方案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血清可溶性E2钙粘连蛋白(sE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其中对照组75例采用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方案化疗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观察组75例采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DOX方案)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及化疗前后血清sEC、IGF、CEA水平和2组近期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第一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sEC、IGF、CEA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P<001)。观察组近期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DOX方案联合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作为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治疗备选方案。 张敏康 卜奎春 孟庆良关键词:化疗 肛门排气时间 老年人腹股沟疝反复发作致小肠广泛粘连二例 被引量:3 2014年 腹股沟区是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的三角区,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老年人肌肉萎缩,腹壁薄弱,而腹股沟区更加薄弱,内有血管、精索或者子宫圆韧带穿过,给疝的形成提供了通道。此外,老年人因咳喘、便秘、前列腺增生症导致的排尿困难等疾病,致使腹压升高,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疝出腹壁外,脱出的器官以小肠居多。包块突出时,向上轻轻推挤有轻微阻力感随即很快消失。 李进 孟庆良 谢光伟关键词:腹股沟疝 老年人 小肠 腹腔内脏器 前列腺增生症 改良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和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近期效果比较 2024年 比较改良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和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近期效果。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院的90例早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应激反应(MDA、SOD、IL-6、CRP水平)、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胃肠激素(胃泌素、胰高血糖素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 d,两组MDA、IL-6、CRP水平均较术前升高,SOD水平均较术前降低;术后7 d,两组MDA、IL-6、CRP水平均较术后1 d降低,SOD水平均较术后1 d上升;观察组术后1、7 d的MDA、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胃肠激素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胸骨后灼痛、食欲不振、嗳气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00%(27/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8.89%(4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相比,改良腹腔镜辅助保留幽门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术后应激反应更小,生活质量评分、胃肠激素水平更高,术后并发症更少。 张敏康 孟庆良 杨勇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和括约肌上型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和括约肌上型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21年9月至2023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肛肠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24例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和括约肌上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接受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和对照组(接受切开挂线术治疗)各有62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1、第7天的疼痛程度(VAS疼痛评分)和术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59/6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9%(57/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第7天,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Wexner肛门失禁评分为0(0,1)分,低于对照组的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括约肌间型肛瘘和括约肌上型肛瘘的临床疗效良好。与切开挂线术相比,经肛括约肌间切开术的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患者术后恢复快。 黄路桥 李姗姗 杨勇 孟庆良 梁春晖 潘冬 孙尚颖 谢光伟 张正国关键词:切开挂线术 肛瘘瘘管探查负压注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肛瘘瘘管探查负压注射装置,其属于医疗设备领域。肛瘘瘘管探查负压注射装置,包括:固定块,具有供显影剂通过的通道;第一吸盘,设于固定块上;第二吸盘,设于第一吸盘的内壁上;其中,第一吸盘上开设有吸气口;第一... 黄路桥 张正国 杨光 杨勇 梁春晖 潘冬 孙尚颖 谢光伟 孟庆良 李姗姗 查鸿博促进消化道口瘘恢复的主动式负压冲洗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促进消化道口瘘恢复的主动式负压冲洗引流装置,引流管本体管体上设有多个通孔,通孔分布设置在引流管本体的前端,通孔孔径1.5‑2.5mm、孔间距9‑11mm;引流管本体后端管口上设有冲洗液输入接口和进气管,冲... 谢光伟 王亦秋 马丽 张敏康 孟庆良文献传递 全腹腔镜下NOSES手术在直肠癌中的应用及近期疗效分析 2024年 探讨全腔镜下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手术治疗直肠癌病人术后康复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把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6例直肠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时间均为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66例直肠癌病人作为研究的对象,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为33例病人。对照组甲组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乙组病人行全腔镜下NOSES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术前及术后24h内的应激指标[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乙组病人住院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甲组,T3、T4及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甲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甲组(P<0.05)。结论 采用NOSES手术治疗的直肠癌病人术后住院时间将缩短,术后患者恢复快。 张敏康 谢广伟 孟庆良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直肠癌 胎盘多肽注射液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胎盘多肽注射液,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NK)细胞等免疫功能指标及测定血液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等肝功能指标,同时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NK细胞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而CD8+细胞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细胞高于治疗前,CD4+细胞和CD4+/CD8+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Dbil、Ibil、AST及AL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且治疗期间,观察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TACE方案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和改善肝功能,同时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孟庆良 谢光伟 田庆中 张敏康 李进关键词:胎盘多肽注射液 肝肿瘤 实时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导航技术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实时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导航(indocyanine green fluorescence imaging navigation,ICGFIN)技术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6月期间徐州市中心医院肛肠科收治且采用ICG-FIN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ICG-FIN组),同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以1∶1匹配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未使用ICG-FIN行常规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术中及术后结果。结果本研究ICG-FIN组62例,同时匹配了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合并症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G-FIN组术中均可见瘤体定位、淋巴结示踪、预切肠管及吻合口处均荧光显像,术中有7例(11.3%)患者预切肠吻合线改变,对照组无手术计划改变。2组患者在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回肠造口比例、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CG-FIN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清扫淋巴结数目ICG-FIN组多于对照组(P=0.016),但2组检出阳性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3)。结论从本研究结果提示,ICG-FIN技术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可以准确定位肿瘤、示踪淋巴结、指导术中淋巴结清扫,可实时评估吻合口段肠管血流灌注对降低吻合口漏具有一定的优势。 杨勇 李姗姗 张正国 黄路桥 谢光伟 孟庆良关键词:直肠癌 吲哚菁绿 淋巴结清扫 经会阴直肠前突修补联合耻骨直肠肌松解术治疗26例直肠前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分析经会阴直肠前突修补联合耻骨直肠肌松解术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10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肛肠科采用经会阴直肠前突修补联合耻骨直肠肌松解术治疗的26例女性直肠前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个月内的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症状严重程度(采用Longo排粪障碍综合征评分系统评价),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术前、术后6个月的直肠前突深度(借助X线排粪造影进行测量),以及术后随访期间的复发情况。症状严重程度和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问卷评估。结果2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5~75min,中位手术时间为36.5(30.0,47.5)min;术中出血量为0~50mL,中位术中出血量为2(0,4)mL。术后1个月内,未出现直肠阴道瘘、直肠狭窄、会阴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8~22个月,无复发病例。21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复查X线排粪造影,其余5例患者因其个人原因拒绝复查;26例患者完成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问卷评估。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评分基本相近。术前,26例患者的中位直肠前突深度为35.5(32.8,38.0)mm;术后6个月,21例患者的中位直肠前突深度为0(0,6)mm。结论经会阴直肠前突修补联合耻骨直肠肌松解术治疗直肠前突的短期临床疗效良好,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 杨勇 黄路桥 李姗姗 孟庆良 谢光伟关键词:直肠前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