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燕

作品数:76 被引量:294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0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9篇棉花
  • 19篇套作
  • 19篇麦棉
  • 19篇麦棉套作
  • 19篇棉套
  • 17篇盐碱
  • 17篇小麦
  • 16篇滨海盐碱
  • 15篇盐碱地
  • 15篇棉田
  • 15篇碱地
  • 15篇滨海盐碱地
  • 14篇套作模式
  • 14篇土壤
  • 12篇性状
  • 9篇轮作
  • 8篇耕层
  • 6篇氮磷钾
  • 6篇植株
  • 6篇磷钾

机构

  • 77篇河北省农林科...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行唐县农业技...
  • 1篇遵化市农业畜...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新疆巴音郭楞...
  • 1篇邢台市气象局

作者

  • 77篇王燕
  • 72篇冯国艺
  • 71篇张谦
  • 70篇王树林
  • 67篇祁虹
  • 66篇梁青龙
  • 56篇林永增
  • 33篇雷晓鹏
  • 12篇杜海英
  • 11篇董明
  • 4篇王国平
  • 3篇刘祎
  • 3篇王永强
  • 3篇刘旭
  • 2篇崔淑芳
  • 2篇李俊兰
  • 2篇赵贵元
  • 2篇张寒霜
  • 2篇刘建光
  • 2篇王广恩

传媒

  • 9篇天津农业科学
  • 8篇山西农业大学...
  • 6篇河北农业科学
  • 5篇山东农业科学
  • 5篇新疆农业科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河南农业科学
  • 4篇农药
  • 4篇Agricu...
  • 3篇中国棉花
  • 3篇棉花学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15篇2017
  • 21篇2016
  • 7篇2015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粮棉轮作模式下氮·磷·钾用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明确粮棉轮作模式下小麦适宜肥料用量。[方法]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分别设置了氮、磷、钾肥料的0(对照)、75、150、225、300 kg/hm^2 5个用量梯度,研究不同肥料用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小麦穗数与产量增加,千粒质量下降,小麦产量在氮肥用量超过150 kg/hm^2后稳定在8 442~8 474 kg/hm^2;随磷肥用量增加,小麦收获穗数与产量先上升后下降,磷肥用量为75 kg/hm^2时产量最高,达8 617 kg/hm^2,穗粒数、千粒质量变化不大,过量施用磷肥显著降低小麦收获穗数与产量,减产幅度达5.1%;钾肥用量对小麦穗数、产量影响不显著,但随施钾量的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质量下降。[结论]粮棉轮作模式下,小麦季节肥料适宜用量为氮肥225 kg/hm^2,磷肥150 kg/hm^2,免施钾肥。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
关键词:小麦产量
土壤耕层重构与灌水对棉田水分含量及棉花产量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为探明土壤耕层重构与灌水对棉花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5和2016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威县试验站设置5个处理,分别是CK(旋耕),常量底墒水(675m^3/hm^2);T1,旋耕,高量底墒水(1 200m^3/hm^2);T2,土壤耕层重构,高量底墒水;T3,土壤耕层重构,高量底墒水,花铃期超量灌水(1 800m^3/hm^2)模拟涝灾;T4,土壤耕层重构,高量底墒水,中后期不灌水;2016年降雨量偏大,各处理只灌底墒水。调查测定不同生育时期不同耕层土壤水分含量、棉花生育性状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T1在干旱年份(2015年)能提高籽棉产量,在多雨年份(2016年)增产效果不明显。耕层重构提高棉田土壤20cm以下土层蓄水保墒与缓冲调节能力,在暴雨(模拟)条件下不致形成涝灾,在干旱条件下深层土壤水分上移供棉花生长需求。T2棉花苗期与蕾期生长慢,花铃期生长快,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干旱年份(2015年)与多雨年份(2016年)分别较对照籽棉产量增加27.0%与8.7%,T4处理2年较对照分别增产14.6%与10.1%;T3与T2处理2年产量差异均不显著,表现出较强的耐涝能力。土壤耕层重构是棉田节水增产的有效耕作措施,具有抗旱耐涝作用,可有效提高棉花产量。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雷晓鹏
关键词:灌水土壤含水量棉花
行距和密度对冀南棉区机采棉株型塑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3年
[目的]研究行距和密度对机采棉株型塑造、高产和优质群体结构的影响,明确适合冀南棉区机采棉株行距配置的方法。[方法]以‘冀棉803’为试验材料,研究4种行距(L1:66 cm、L2:76 cm、L3:86 cm和L4:96 cm)和3种密度(D1:45 000株·hm^(-2)、D2:75 000株·hm^(-2)和D3:105 000株·hm^(-2))对棉花株型塑造、群体冠层结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行距处理相比,L1处理的株型特点为果枝长度较长,果枝夹角较小;L2和L3处理的株型特点为果枝长度较短;L4处理的株型特点为株高较低,果枝数较少。不同密度处理中,与D1相比,D2和D3处理株高、果枝始节高度增加,果枝长度、果枝节数和吐絮率降低,棉花株型更紧凑。在棉花花铃期,与L2处理相比,L3和L4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分别显著降低5.74%和25.36%,透光率分别显著增加50.00%和125.00%;与D1处理相比,D2和D3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7.87%和28.28%,透光率分别降低25.00%和50.00%,叶倾角分别降低8.68%和13.35%,均达到显著水平。与该区域机采棉常规栽培模式L2D2相比,L1D2、L1D3和L2D3的冠层结构没有显著差异,L3D3的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透光率显著降低。随着行距的增加,棉花单株铃数、总铃数和产量随之降低,铃重呈增加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棉花单株铃数降低,总铃数和产量增加。与L2D2相比,L1D2、L1D3和L3D3的产量分别增加8.70%、7.97%和4.38%,但差异不显著。L2处理的棉纤维长度比L1和L4处理显著增加3.67%和4.40%;L4处理的棉纤维整齐度比L1和L2处理显著降低2.15%和2.11%。与L2D2相比,L1D1、L1D2、L4D2和L4D3的棉纤维长度显著降低,L4D1的棉纤维整齐度显著降低,L4D2的棉纤维马克隆值显著增加。[结论]冀南棉区机采棉兼顾株型和产量的株行距配置3个适宜组合为行距76 cm、密度75 000株·hm^(-2),行距66 cm、密度105 000株·hm^(-2)和行距86 cm、密度105 000株·hm^(-2)。
王燕张谦董明李冰王树林冯国艺梁青龙祁虹
关键词:机采棉株行距配置株型
助剂对精喹禾灵防治棉田杂草的减量增效作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添加助剂对精喹禾灵EC防除棉田禾本科杂草的增效作用,为除草剂减量施用和科学除草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通过温室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在除草剂常规用量、减量20%和减量40%基础上添加助剂,比较精喹禾灵EC对马唐、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盆栽试验中,在推荐的常量用药水平下添加助剂Foxy SG和Fieldor Max EC,精喹禾灵EC对马唐和牛筋草2种禾本科杂草防效提高1.75%~5.78%,精喹禾灵EC减量20%和40%,2种助剂对防效的增效幅度分别为7.95%~10.54%和21.62%~41.63%,Fieldor Max EC的增效作用显著优于Foxy SG,精喹禾灵EC减量40%后添加Fieldor Max EC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与常量用药防效无显著差异;田间试验中,2种助剂对精喹禾灵EC的减量增效作用与盆栽试验结果相符,常量用药水平下添加Foxy SG和Fieldor Max EC,精喹禾灵EC对禾本科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提高0.83%~4.19%,精喹禾灵EC减量20%和40%,2种助剂对防效的增效幅度分别为1.08%~8.68%和12.06%~37.74%,Fieldor Max EC的增效作用显著优于Foxy SG,精喹禾灵EC减量40%后添加Fieldor Max EC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与常量用药株防效无显著差异。【结论】Foxy SG和Fieldor Max EC 2种助剂,对棉田常用的选择性除草剂精喹禾灵EC除草活性有明显提高,减少除草剂使用量后加入助剂可解决防效降低问题,除草剂使用过程中加入高效助剂是实现除草剂减量增效的有效途径。
张谦王树林祁虹李岩王燕冯国艺梁青龙雷晓鹏林永增
关键词:棉田助剂精喹禾灵禾本科杂草防效
适宜粮棉轮作的耐晚播小麦品种筛选被引量:1
2018年
搜集10个生产上应用的小麦品种,在粮棉轮作模式下种植,通过调查小麦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经济系数、小麦籽粒产量等性状指标,旨在筛选出适宜粮棉轮作模式下的耐晚播小麦品种。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穗数是影响不同小麦品种产量的关键因素,穗粒数与单位面积穗数呈反比趋势,千粒质量与经济系数差异不大,其中轮选103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籽粒产量分别达到768×10~4穗·hm^(-2)、30.5粒、42.0 g与9 825 kg·hm^(-2),是粮棉轮作模式下耐晚播的优选品种。
李雪梅王树林王燕张谦冯国艺雷晓鹏梁青龙
关键词:小麦品种
河北棉区战略东移稳棉增粮的决策依据被引量:3
2016年
河北省棉花主产区集中于黑龙港地区,该区经过多年改造与耕作,水利条件与土壤肥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具备了种植粮食作物的基础条件,而该区近年植棉效益持续降低;滨海平原土壤盐碱、水资源欠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而棉花耐盐碱、节水能力强,在典型地区比较效益高于粮食作物33.3%。故河北省棉区有必要做出二次战略调整,由现有棉区向东部盐碱平原区转移,在稳定河北省棉花面积的同时增加粮食产量。
张谦王树林祁虹冯国艺梁青龙陈凤丹王燕雷晓鹏林永增
关键词:棉区滨海平原
麦棉套作模式下播量与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为提高麦棉套作模式下的小麦产量,探索适宜的播种方式与播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因素为播种方式,设置小麦撒播与条播两个处理,副因素为播量,设置187.5、225.0、262.5 kg·hm^(-2)和300.0 kg·hm^(-2)四个处理,研究了播种方式与播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条播相比,撒播小麦群体截获光能量提高,基部第二节间直径提高0.05 mm,单位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提高6.1%,根系生长量明显优于条播,单位面积穗数增加11.8%,穗粒数和千粒重与条播相差不大,最终撒播小麦较条播小麦增产5.1%;随播量增加,群体截获光能量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根系生长量均有提高,单位面积穗数呈增加趋势,但单株发育趋弱,单株成穗数降低,穗粒数与千粒重呈降低趋势,撒播四个播量间小麦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以225.0 kg·hm^(-2)播量处理最高,条播四个播量间小麦产量差异不显著,以播量262.5 kg·hm^(-2)最高。在麦棉套作模式下,小麦采用撒播、播量控制在225.0 kg·hm^(-2)时可有效提高小麦产量。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
关键词:麦棉套作小麦播种方式播量生长发育
不同小麦品种在麦棉套作模式中的边行优势及产量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在麦棉套作种植模式下,以6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调查边行与内行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性状,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的边行优势特性,筛选适宜麦棉套作模式的小麦品种。结果表明:邢麦4号边行优势明显,小麦产量达到6 919.0 kg/hm2,是麦棉套作种植模式中的优选品种。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
关键词:麦棉套作小麦品种边行优势
麦棉套作模式下氮磷钾用量对棉花生长发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针对氮、磷、钾3种元素分别设置了0,75,150,225,300 kg·hm^(-2) 5个用量梯度,研究氮磷钾肥用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促进棉花营养生长,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产量均显著提高,磷钾肥则无增产效果。在河北省南部高肥力地块,麦棉套作模式下棉花季节合理肥料用量为N 225 kg·hm^(-2),K2O 75kg·hm^(-2),免施磷肥。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
关键词:麦棉套作氮磷钾生长发育性状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