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保国

作品数:56 被引量:49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标准

领域

  • 48篇农业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人工林
  • 8篇柚木
  • 8篇混交
  • 7篇土壤
  • 6篇物量
  • 6篇混交林
  • 6篇纯林
  • 5篇植物
  • 5篇林分
  • 5篇马尾松
  • 4篇养分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生物量
  • 4篇无性系
  • 4篇物种
  • 4篇西南桦人工林
  • 4篇米老排
  • 4篇径向生长
  • 4篇红椎
  • 3篇凋落

机构

  • 54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北华大学
  • 3篇广西林业科学...
  • 3篇中国林业科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 1篇白城市林业科...
  • 1篇吉林省白河林...
  • 1篇国际竹藤中心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56篇杨保国
  • 34篇张培
  • 34篇刘士玲
  • 32篇庞圣江
  • 19篇贾宏炎
  • 15篇郝建
  • 9篇郑路
  • 8篇李运兴
  • 7篇蔡道雄
  • 6篇陈琳
  • 6篇李华
  • 4篇黄桂华
  • 4篇劳庆祥
  • 4篇雷丽群
  • 4篇邓硕坤
  • 4篇郭忠玲
  • 4篇黄旭光
  • 3篇谌红辉
  • 3篇冯昌林
  • 3篇刘福妹

传媒

  • 8篇中南林业科技...
  • 6篇西北林学院学...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广西林业科学
  • 3篇南京林业大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3篇南方农业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世界林业研究
  • 2篇林业科技通讯
  • 2篇中国科学数据...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广西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5篇2024
  • 9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10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青山林区米老排人工林伐桩萌芽更新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以33年生米老排伐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伐桩基径(≤30cm、3050cm)及伐桩高度(≤5cm、520cm)对其萌芽植株数量、胸径及高度等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不同的伐桩基径级之间,30
庞圣江张培刘福妹赵总杨保国刘士玲
关键词:米老排伐桩萌芽更新人工林
广西大青山西南桦人工林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对西南桦(Betula alnoides)纯林、西南桦+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西南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西南桦+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混交林4种群落类型的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桦人工林群落林下物种数量丰富,除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55种)外,西南桦纯林(106种)、西南桦+杉木(102种)和西南桦+红锥(119种)混交林已超过同气候带天然林群落内林下物种数量;林下物种组成种类相似,但其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不均匀性。西南桦径级分布相对混交树种更偏向对大径级分布,这说明西南桦比混交树种更具有竞争优势,有利于西南桦大径材的培育。
杨保国刘士玲贾宏炎庞圣江张培黄旭光韦菊玲杨桂芳
关键词:群落结构物种组成林分密度径级结构
马尾松人工林小气候调节效应被引量:4
2019年
通过对比分析马尾松林外内小气候特征,为其生态效应研究提供依据。利用马尾松人工林内外两个相同的地面气象站气象资料,分析比较两站点的气温、湿度等小气候因子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林内外气温、土壤温度、空气湿度的差值均为白天大于夜晚,马尾松林白天具有更好的降温和增湿作用;2)马尾松林内年均气温和土壤温度分别比林外空旷地低1.1℃、2.8℃,年均空气相对湿度比空旷地高4.7%,林内高湿日数多于林外空旷地,而低湿日数少于空旷地;3)林内外月均气温、空气湿度差值表现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4)林内外土壤温度季节变化规律一致: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与日变化相似,土壤温度越向下振幅越小。
刘士玲杨保国杨保国雷丽群郑路张培雷丽群韦菊玲
关键词:马尾松马尾松人工林小气候特征
早春植物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归还被引量:2
2020年
以吉林省吉林市磨盘山落叶阔叶林中早春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全叶延胡索(Corydalis repens)、多被银莲花(Anemone raddhotoma)、朝鲜顶冰花(Gagea lutea)进行野外分解试验,研究分解过程及其特点,探讨早春植物的养分循环规律。对落叶阔叶林中3种主要早春植物凋落物进行分解试验,朝鲜顶冰花的分解速率最快,为0.0348 g/(g·d);多被银莲花次之,为0.0240 g/(g·d);全叶延胡索最慢,分解速率为0.0230 g/(g·d)。朝鲜顶冰花分解最快,完全分解需要86 d;多被银莲花为124 d;分解最慢的是全叶延胡索,需要130 d。
岳龙郭忠玲张永鑫杨保国刘士玲
关键词:早春植物凋落物分解速率养分归还
磨盘山天然次生林凋落物数量及动态被引量:28
2014年
以磨盘山5.76hm2天然次生林群落固定监测样地为平台,均匀布设144个凋落物收集器,于2006年每月末(4—11月)连续收集其凋落物,用以分析群落尺度上的凋落物产量、组成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年凋落量为3039.6 kg/hm2,以凋落叶(2499.2 kg/hm2)所占的比例最大,占年凋落量的82.22%,而凋落枝仅占年凋落量的9.92%,花果皮等所占比例更小,占总量的5%以下。1a内,凋落物收集器内共收集到42种树木的凋落叶,占样地内树种总数(46种)的91.30%,其中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ylla)、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3个树种的凋落叶占落叶总量的82.97%,为叶凋落量的主要来源。不同收集器之间凋落量存在较大差异,99个收集器的年凋落量在200—400 g,2个收集器超过600 g;单个收集器全年最多可收集到19种树种的凋落叶,收集到凋落叶种数12种的收集器最多(29个)。凋落量月动态呈单峰型,69.78%的凋落量产生于9—10月份,叶凋落量月动态与凋落总量变化相同。落叶以秋季为主,但树种间叶凋落节律存在差异,其中核桃楸叶的凋落高峰集中在8—9月,花曲柳和春榆(Ulmus japonica)集中在9—10月,色木槭(Acer mono)为10月,蒙古栎叶为10—11月。
范春楠郭忠玲郑金萍李兵杨保国岳龙于洪波
关键词:凋落物凋落量天然次生林
桂西北喀斯特山区4种森林表土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养分分布特征被引量:17
2018年
研究桂西北喀斯特山区4种森林植被类型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养分特征,与国内喀斯特土壤有机碳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为该区域天然林管护、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提供参考。4种森林植被类型表土SOC含量表现为:常绿阔叶林(151.31 g/kg)>常绿落叶阔叶林(145.33 g/kg)>针阔叶混交林(90.61g/kg)>灌草丛(86.92 g/kg);其中,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与针阔叶混交林表层SOC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灌草丛之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SOC含量与速效N、速效K和全N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氮素积累与土壤有机碳的输入关系密切。表土SOC含量明显高于该研究区域内耕地(19.36g/kg)、退耕还草(15.31 g/kg)和退耕还林地(18.89 g/kg)以及受干扰林地(46.14 g/kg)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也高于贵州开阳和贵州关岭等地区森林植被类型,与云南曲靖不同森林群落土壤SOC含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庞圣江杨保国刘士玲刘福妹张培黄柏华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植被类型喀斯特山区
容器规格和添加生物炭的基质配方对西南桦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0
2019年
为了揭示容器规格和添加生物炭的基质配方对西南桦(Betula alnoides)无性系幼苗生长的影响,以3个西南桦优良无性系(FB4、FB4+和FB01)作为研究对象,选用3种容器规格(4.5 cm×8.0 cm,6.0 cm×9.0 cm,8.0 cm×12.0 cm,直径×高)和6种基质配方(黄心土、沤制树皮、锯末、炭化树皮和竹炭不同比例)开展育苗试验,通过比较不同处理幼苗生长和根系形态等指标,结合育苗效果综合评价,确定适宜的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基质配方、容器规格、无性系均显著影响西南桦幼苗的地径、苗高、叶面积、叶片数、生物量和根系形态,且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比较所有无性系在相同基质种类下不同基质比例之间的生长表现后发现:6个基质配方中,基质4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其地径、苗高、生物量、分枝数、叶面积、叶片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分别是其他基质配方的1.01~1.36、1.11~1. 62、1. 13~2. 94、1. 05~3. 94、1. 05~2. 86、1. 03~2. 44、1. 29~2.17、1. 29~2.20、1.32~2.44和1.00~1.60倍。所有无性系幼苗的地径、苗高、叶面积、叶片数、生物量和根系形态特征均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而增加,表明容器规格越大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对西南桦幼苗的生长指标和根系形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叶面积、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和存活率作为苗木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进一步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发现,无性系FB4+、容器规格3(8.0 cm×12.0 cm)和基质4(74.625%黄心土+24.875%沤制树皮+0.5%竹炭)的综合评价指数最大(1.566),其育苗效果最好。
刘士玲贾宏炎贾宏炎杨保国陈琳庞圣江杨保国
关键词:生物炭无性系主成分分析根系形态
广西大青山西南桦人工林林下植物优势种群分布格局被引量:5
2018年
以广西大青山林区西南桦纯林、西南桦×灰木莲混交林和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林下植物种类、数量和盖度等植被因子,应用重要值和扩散系数(DI)、负二项式分布(K)和聚块性指数(PAI)等测定指标,探讨3种造林模式对西南桦人工林林下植物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南桦纯林植物种类最多,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次之,西南桦×灰木莲混交林中物种数量最少。(2)林下共有幼树优势种漆树,在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呈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不够明显,在纯林和西南桦×灰木莲混交林为均匀分布;灌木九节和藤本植物玉叶金花,在西南桦×灰木莲混交林和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呈强烈聚集分布,两者在纯林聚集程度不明显;弓果黍和五节芒均在3种西南桦林内均呈强烈聚集分布。(3)3种造林模式对西南桦林下植物优势种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存在差异;我们建议适当立地选择、减少西南桦纯林比例,宜选取马尾松作为伴生树种混交造林,采取合理的营林措施,改善林分环境,提高林分异质性,从而促进西南桦人工林健康、高效的可持续经营。
庞圣江张培张培杨保国刘士玲农友
关键词:林下植物优势种群人工林
柚木与降香黄檀混交效果
2023年
采用1年生柚木(Tectona grandis)无性系和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实生苗,按照随机区组试验方法,设置柚木纯林及柚木+降香黄檀混交林造林试验。10年生混交林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均值比柚木纯林分别增加7.48%、13.71%、35.69%,2种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3个生长指标差异极显著。柚木混交林林下土壤密度和通气度均高于柚木纯林,而其他土壤物理指标均低于纯林,2种林分各土壤物理性质指标差异不显著。柚木+降香黄檀混交林林下土壤化学性质pH值、全K含量、交换性Ca2+量比柚木纯林均有所提高,交换性Al3+减少,4个指标差异显著。采用降香黄檀和柚木混交种植可显著提高土壤pH值、全K含量、交换性Ca2+量,减少交换性Al3+量,促进柚木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
韦菊玲李运兴杨保国杨保国
关键词:柚木降香黄檀珍贵树种混交林纯林
滇西南柚木中龄林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肥料种类和施用量对柚木Tectona grandis中龄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33 a生柚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U*_(12)(12^(10))均匀试验设计,以有机肥、复合肥、硼砂、硫酸锌、硫酸镁和石灰开展混施试验,根据施肥2 a后的试验结果,采用有机肥、复合肥、硫酸镁和缓释肥对其中第1次施肥试验6个重复中的3个重复进行第2次施肥,连续观测4 a。【结果】(1)施肥4年后,处理组合的林木胸径和材积总增长率分别为3.4%~6.7%和6.9%~16.0%,对照则分别为3.8%和7.7%,胸径和材积增长率最高的处理组合分别较对照提高89.6%和88.0%,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2)施肥1次后的第1年,硫酸镁和复合肥对柚木胸径生长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提高了林木胸径生长,不同硼砂和硫酸锌施用量对林木胸径生长影响较小,施石灰抑制了林木生长;施肥第2年,仅施硫酸镁可显著促进林木胸径生长(P<0.05)。施肥2次,不同肥料均对胸径生长无显著的影响(P>0.05)。(3)施1次和2次肥后当年的胸径生长量均高于次年,肥效随时间降低,施肥2次略优于施1次,但不明显。(4)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适宜的处理组合投入产出比达1∶3.5,施肥2次降低效益。【结论】柚木中龄林施肥可促进林木生长,最优处理组合为每10 cm胸径施有机肥2 kg,复合肥0.25 kg,硼砂5 g,硫酸锌10 g和硫酸镁5 g。
吴俊多谌红辉庞靖云薛光宇劳庆祥杨保国周炳江谢先金赵宏鹏付志高李运兴李莲芳
关键词:柚木中龄林施肥大径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