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南
- 作品数:4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钙敏感受体和钙蛋白酶在大鼠脊髓的表达及其定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钙敏感受体(CaSR)和钙蛋白酶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CII)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SR在5只健康SD大鼠脊髓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CaSR及钙蛋白酶在脊髓表达的定位。结果 CaSR和钙蛋白酶在大鼠脊髓白质和灰质的前角、侧角及后角均有广泛表达。CaSR在脊髓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胞膜、胞浆和突起部均有表达,而钙蛋白酶仅在神经元的胞浆、胞膜和突起部表达。结论大鼠脊髓神经元细胞的细胞膜、胞浆及突起部是CaSR和钙蛋白酶的共表达部位,可能参与SCII的发生发展。
- 束浩明曹兴兵李正南江潮黄永辉
- 关键词:钙敏感受体钙蛋白酶
- 外胚层间充质源神经干细胞-纤维蛋白支架复合体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评价外胚层间充质来源的神经干细胞一纤维蛋白支架复合体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于大鼠鼻呼吸黏膜组织获取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EMSCs),并诱导为神经干细胞(NSCs)。制作大鼠脊髓横断模型,将EMSCs源性神经干细胞一纤维蛋白支架复合体移植入脊髓断端(作为NSCs-纤维蛋白支架移植组;N-F组),每周对大鼠行BBB评分,12周后对脊髓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并利用免疫印迹检测脊髓横断部位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丝蛋白-200(NF200)、突触蛋白(synapsin)的表达量,并与纤维蛋白支架移植组(Fg组)、单纯手术组(SCI组)进行比较。结果:鼻呼吸黏膜EMSCs源性神经干细胞高表达巢蛋白(nestin)、CDl33,在纤维蛋白胶内生长良好,并可形成神经元样突起。从术后2周开始,N-F组BBB评分每周均高于Fg组和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印迹检测显示N-F组动物脊髓标本NF200、GAP43、synapsin相对表达量均高于Fg组和SCI组。脊髓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脊髓断端N-F组可见大量阳性神经纤维呈网络状结构,并伸人断端两侧脊髓实质;Fg组有较少量纤维通过;SCI组几乎没有阳性纤维通过。结论:纤维蛋白支架对鼻呼吸黏膜EMSCs源性NSCs的生长分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EMSCs源NSCs对脊髓损伤后的组织学重建和功能恢复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张雪松李正南荆丹峰许艺荠孙太存崔学文
-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干细胞纤维蛋白胶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退变椎间盘的修复作用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温敏性壳聚糖(TCH)为载体对大鼠退变椎间盘的修复作用。方法针刺法建立SD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4周后核磁共振下观察退变效果。体外培养BMSCs,并用含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转染使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荧光标记。将椎间盘退变的SD大鼠分成4组,实验组A组使用b FGF+TGF-β1+BMSCs+TCH凝胶移植入退变的椎间盘中,B组和C组分别使用BMSCs+TCH凝胶和b FGF+TGF-β1+TCH凝胶,对照组D组使用PBS缓冲液。继续培养4周后核磁共振观察各组椎间盘的修复情况。HE、Masson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各组椎间盘结构。逆转录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髓核蛋白聚糖、Ⅱ型胶原、Sox-9、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移植注射的BMSCs能在椎间盘中生长,呈类髓核分化。核磁共振结果显示:A组髓核信号明显高于其他3组,B组高于C组,D组髓核信号最低,硬脊膜受压,脊髓呈串珠状改变,各组间Pfirrmann分级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Masson染色显示:A组椎间盘结构完整,髓核细胞数量优于其他3组,髓核和纤维环界限清楚,B组髓核数量多于C组,B组纤维环未见断裂,而C组可见断裂的纤维环,D组髓核细胞被杂乱的纤维组织取代。逆转录PCR、Western blot显示:A组蛋白聚糖、Ⅱ型胶原、Sox-9的表达最高,B组优于C组,D组表达最低(P<0.05)。而Ⅰ型胶原的表达在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的BMSCs在退变椎间盘中能够存活,呈类髓核分化。b FGF+TGF-β1+BMSCs+TCH凝胶复合体对退变的椎间盘具有明显修复作用。BMSCs+TCH凝胶治疗退变椎间盘的效果优于b FGF+TGF-β1+TCH凝胶但低于b FGF+TGF-β1+BMSCs+TCH凝胶复合体。
- 江潮李大鹏张志坚束浩明胡浪李正南黄永辉
-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腺病毒椎间盘退变
- 纤维蛋白胶支架搭载外胚间充质源雪旺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外胚层间充质源的雪旺细胞在损伤脊髓中的迁移情况、组织相容性,评价纤维蛋白支架搭载该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1)成年大鼠鼻中隔活体取出部分鼻黏膜制成细胞悬液,自然纯化并扩增鼻黏膜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ectomesenchymal stem cells,EMSCs),用雪旺细胞诱导培养基将其诱导为雪旺细胞并用红色荧光进行标记。(2)建立脊髓针刺损伤模型并移植标记细胞,术后10 d,观察雪旺细胞在组织内的存活和迁移情况,并评价其组织相容性。(3)健康SD大鼠60只,制作脊髓横断模型,随机分为3组:单纯脊髓横断(SCI)组、纤维蛋白胶(Fibrin)移植组和细胞-支架(F-C)移植组,术后每周进行运动行为学评分。术后12周取出脊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脊髓横断部位神经纤维重建和髓鞘再生情况,以及神经丝蛋白(NF-200)、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变化。结果:(1)EMSCs来源的雪旺细胞体外分化扩增良好,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其高表达S100、GFAP、P75、CNpase等表面标志蛋白。(2)移植进入体内的雪旺细胞存活良好并发生一定距离的迁移,且与脊髓内神经纤维有良好的相容性。(3)术后2周开始直至12周,F-C组较SCI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有较明显恢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Fibrin组亦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程度较轻;SCI组几乎没有恢复迹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SCI组断端未见神经轴索通过,Fibrin组可见少量神经纤维通过,F-C组可见多量神经网络状结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F-C组神经丝蛋白(NF-200)、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相对含量均高于Fibrin组和SCI组(P<0.05)。结论:外胚层间充质源雪旺细胞移植对于脊髓损伤后的组织学和功能学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纤维蛋白做为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生物支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崔学文李正南张志坚张雪松贺清华束浩明王穆彬刘伦
- 关键词:脊髓损伤外胚间充质干细胞雪旺细胞纤维蛋白胶神经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