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华超

作品数:9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低通气
  • 2篇低通气综合征
  • 2篇低温等离子
  • 2篇早期声门型喉...
  • 2篇声门
  • 2篇声门型
  • 2篇声门型喉癌
  • 2篇睡眠
  • 2篇睡眠呼吸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通气
  • 2篇综合征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睡眠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机构

  • 8篇徐州市中心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李华超
  • 5篇陈军
  • 2篇赵阳
  • 2篇宁博
  • 2篇刘星
  • 2篇王驰
  • 1篇程良军
  • 1篇刘冰
  • 1篇刘楠楠

传媒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现代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多平面手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平面外科手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重度OSAHS)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确诊的重度OSAHS患者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阻塞平面的明确定位,并根据不同的阻塞平面采取相应的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6、12个月多导睡眠图监测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平分结果。结果 30例患者多平面外科手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6、12个月随访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0%、90.33%,术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ES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OSAHS患者多存在上气道多平面解剖结构的阻塞,根据阻塞平面的不同采取多平面手术治疗方案,近期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军李华超程良军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控建议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并指出防控建议。方法:对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18例OSAH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的关系;另统计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中度、重度OSAHS患者MoCA评分均低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MoCA评分低于轻度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OSAHS病情等级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5);OSAHS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8.47%,且认知功能障碍组年龄≥60岁、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冠心病、心衰、房颤、吸烟史、饮酒史、中度OSAHS、重度OSAHS、最低血氧饱和度≤90%、氧减指数>10次·h^(-1)、微觉醒指数>30次·h^(-1)、快速动眼睡眠(REM)期比例<20%、焦虑、抑郁占比均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合理膳食占比低于认知功能正常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与年龄、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冠心病、心衰、房颤、吸烟史、饮酒史、OSAHS程度、最低血氧饱和度、氧减指数、微觉醒指数、REM期比例、焦虑、抑郁均呈正相关性(P<0.05),与合理膳食呈负相关性(P<0.05),且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证实以上指标均是OSAHS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OSAHS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风险高,且病情越重,MoCA评分越低,另年龄≥60岁、肥胖、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冠心病、心衰、房颤、吸烟史、饮酒史、中度OSAHS、重度OSAHS、最低血氧饱和度≤90%、氧减指数>10次·h^(-1)、微觉醒指数>30次·h^(-1)、REM期
王驰宁博宁博刘星李华超李华超赵阳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认知功能障碍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评估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及癌前病变的效果及术后复发情况,观察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行全麻下经支撑喉镜显微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切除术的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17例(T1a15例,T1b2例)及声带癌前病变(声带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4例,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彻底切除肿瘤,患者术中均未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清醒后均可进食、发声。术后患者无明显呛咳,无出血、感染及呼吸困难等并发症。术后5天左右创面伪膜基本形成。术后1个月左右大部分患者创面修复良好,局部光滑。所有患者术后发音良好,声门区结构保存好。1例患者术后前联合部分粘连,但不影响发音及呼吸功能。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及癌前病变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华超陈军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早期声门型喉癌癌前病变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对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73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其中34例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39例行喉部分切除术。结果 34例行低温等离子术患者术后24个月出现复发1例,为T2期;39例行部分喉切除术患者复发5例,其中T1b和Tis期各1例,其余3例为T1a期,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未出现切口感染、咽瘘、吞咽和呼吸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喉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中,有4例切口感染,3例咽瘘及3例吞咽和呼吸功能障碍,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组与喉部分切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温等离子消融组与喉部分切除术组相比,3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可显著减少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较传统喉部分切除术有优越性。
陈军李华超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早期声门型喉癌喉切除术
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耳鼻喉科用上颌窦钳,包括连接固定条,固定块,移动滑条,手柄杆,螺丝转轴,复位弹簧,手握弧体,切割刀片组,照明组件和息肉收纳器,其中:所述连接固定条上的手柄杆设置有两个所述手握弧体;所述连接固定条和移...
王驰宁博刘星李华超赵阳刘晨陈军杨丽娟黄笑笑
文献传递
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与腺样体刮除术联合扁桃体剥离术治疗儿童鼾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7
2015年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与腺样体刮除术联合扁桃体剥离术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鼾症儿童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治疗的观察组及接受腺样体刮除术联合扁桃体剥离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及疼痛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25.17±3.08)min、术中出血量(15.38±7.17)ml、术后疼痛时间(2.54±1.54)d、症状缓解时间(7.42±3.24)d、术后6、24、48和72 h疼痛评分(4.14±0.71)、(3.42±0.65)、(2.87±0.51)和(2.16±0.4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愈率和有效率(74.14%、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有助于优化鼾症儿童的手术进程,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术后疼痛。
陈军李华超
关键词:儿童鼾症鼻内窥镜
鼻内镜下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对鼻泪管阻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4例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研究组实施鼻内镜下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单纯泪道探通手术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泪道冲洗通畅时间、溢泪症状消除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62%vs.82.98%,P<0.05)。研究组泪道冲洗通畅时间和溢泪症状消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年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26%vs.17.02%,P<0.05)。结论与单纯泪道探通手术治疗相比,鼻内镜下逆行泪道支架置入手术治疗鼻泪管阻塞可以提高疗效,缩短泪道冲洗通畅时间和溢泪症状消除时间,降低术后复发率,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方法。
刘楠楠王俊国李华超
关键词:鼻泪管阻塞鼻内镜
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1(ET-1)、D-二聚体(D-D)、血浆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在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收治的老年突发性耳聋患者1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检查的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量2组患者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预测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频突发性耳聋相比,低频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损失的加重,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有效组相比,治疗无效组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ET-1、D-D、sVCAM-1和ICAM-1联合应用时预测治疗有效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血浆ET-1、D-D、sVCAM-1、ICAM-1水平升高与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及预后有一定的关系。上述治疗联合检测将有助于临床更好地评价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后。
谢书华杨竹梅刘慧茹董晶刘冰李华超
关键词:内皮素-1细胞间黏附因子-1突发性耳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