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艳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阜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大学生
  • 1篇心理
  • 1篇逝去
  • 1篇私小说
  • 1篇青春
  • 1篇自叙
  • 1篇自叙传
  • 1篇自叙传小说
  • 1篇网络流行
  • 1篇网络流行语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心理
  • 1篇小说
  • 1篇礼文化
  • 1篇礼仪
  • 1篇礼仪教育
  • 1篇流行语
  • 1篇教育
  • 1篇高校
  • 1篇高校大学生

机构

  • 4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李红艳
  • 1篇宋会芳
  • 1篇孙薇
  • 1篇金玲玲

传媒

  • 1篇阜阳师范学院...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 1篇梧州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中华礼文化在东亚世界的断层与传承——以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为视角被引量:4
2018年
礼文化源于中国,并在东亚世界备受推崇,影响深远。当代中华礼文化遭遇困境甚至出现断层,表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是行为规范、语言表达和社会认知方面的欠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思想冲突、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和高校礼仪教育的缺失。日本、琉球在礼文化传承方面较为成功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礼仪特点,中国可借鉴日本、琉球的成功做法,改革学校教育模式、强化社会协助,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进而解决当前大学生礼仪缺失问题。
李红艳孙薇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
2013年度中日网络流行语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在表现形式上中日两国的网络流行语都趋于缩略语;在情感表达时都倾向使用情绪比较强烈的或者夸张的描述,但中国的有更多引申含义,而日本的则没有;在内容来源上都多与经济现象相关而缺少对政治的关注,且与传统媒体密不可分;但中国的多是既有的语句通过网络赋予新意而重新流行开来,日本的来自网络自身的语句相对较多;中国的网络流行语更具有自我娱乐精神,而日本则更多关注社会事件。
李红艳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文化心理
郁达夫自叙传小说风格形成原因探究被引量:1
2015年
郁达夫的自叙传小说在人物塑造、情节架构等方面基本沿袭了日本私小说的特征,其作品中明显可以找到田山花袋、葛西善藏、佐藤春夫、谷崎润一郎、志贺直哉等作品风格的影子;郁达夫的文学理念同样吸收了卢梭、屠格涅夫、王尔德等以法、俄、英为代表的西方文学精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郁达夫,继承了传统文人的忧患意识、隐逸思想,其对封建思想的控诉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
李红艳宋会芳
关键词:私小说
致逝去的青春:《沉沦》与《挪威的森林》的创作源泉
2017年
青春窘涩然终能破茧成蝶,青春美丽但终将容颜逝去,唯有经历之人能品味个中滋味。文章通过对年轻人青春期成长问题的反思,解析《沉沦》与《挪威的森林》作品中对于特定时代的青春的自我觉醒,探寻出《沉沦》与《挪威的森林》的创作源泉。
李红艳金玲玲
关键词:青春《沉沦》《挪威的森林》创作源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