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浩

作品数:40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建筑科学
  • 10篇航空宇航科学...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风洞
  • 10篇风洞试验
  • 8篇荷载
  • 8篇红外
  • 8篇风荷载
  • 7篇风致
  • 6篇排气
  • 6篇排气系统
  • 6篇喷管
  • 6篇风致响应
  • 5篇非高斯
  • 5篇非高斯特性
  • 5篇风压
  • 4篇红外辐射
  • 3篇大涡模拟
  • 3篇大型冷却塔
  • 3篇等效静风荷载
  • 3篇矢量喷管
  • 3篇气膜
  • 3篇气膜冷却

机构

  • 40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航空工业...
  • 1篇山东省科学院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 1篇安徽航瑞航空...

作者

  • 40篇王浩
  • 9篇柯世堂
  • 8篇吉洪湖
  • 4篇刘健
  • 4篇王丁
  • 4篇卢浩浩
  • 3篇王浩
  • 3篇吴瑾
  • 2篇斯仁
  • 2篇余玮
  • 2篇闻新
  • 2篇于明飞
  • 2篇周兵
  • 2篇李宁
  • 1篇南英
  • 1篇张堃元
  • 1篇王文波
  • 1篇葛宁
  • 1篇杜凌云
  • 1篇龙垚松

传媒

  • 5篇航空动力学报
  • 4篇振动与冲击
  • 3篇推进技术
  • 2篇低温建筑技术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机械制造与自...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价值工程
  • 1篇力学与实践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工业控制计算...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红外技术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2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12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考虑不同四塔形式特大型冷却塔群风荷载极值分布特征与取值探讨被引量:4
2020年
塔群干扰作用下特大型冷却塔表面风荷载分布非常复杂,尤其是极值模型更加难以预测。首先,以工程中最常见的串列、矩形、菱形、L形和斜L形五种四塔组合形式为例,进行了320种工况的世界最高220m特大型冷却塔群刚体测压风洞试验。然后,分析了特大型冷却塔局部风压和整体力系数的非高斯和非平稳特征,并基于Hermite法和峰值因子法对比探讨了特大型冷却塔的局部风压极值和整体力系数极值的分布规律,着重讨论了特征角度与局部、整体气动力极值之间的映射关系。最后,提出了冷却塔四塔塔群最大负压极值和整体力系数极值的数学计算模型,建议了考虑不同四塔干扰效应的四塔组合特大型冷却塔群一维极值风压系数估算公式,并验证了上述公式的精确度和有效性。主要研究结论表明:矩形、菱形和L形布置下特大型冷却塔最大负压极值均小于-3.40,矩形布置形式下的负压极值最大,菱形布置下出现强吸力现象的可能性较高;可基于特征角度与塔群脉动风荷载之间的线性关系对特大型冷却塔局部风压极值和整体力气动力极值进行有效预测。
柯世堂柯世堂
关键词:风洞试验极值风压非高斯特性
考虑地形效应的大型电视塔等效静风荷载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以在建的位于南京秀山顶部某大型电视塔工程为背景,考虑山顶地形三维效应的影响,对其进行了周边地形风洞试验和高频天平测力(HFFB)试验.基于改进的等效静风荷载(ESWLs)组合方法,对不同风向角、荷载工况和等效目标下该电视塔的基底内力和各层ESWLs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山顶地形、阻尼比和等效目标对此类电视塔结构风力分布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推荐了5种典型的最不利荷载组合工况下的各层ESWLs.结果表明:山地效应对于此类电视塔结构风力分布的影响显著;各层ESWLs沿高度分布规律受风向角、阻尼比以及等效目标的影响较弱;等效目标和阻尼比对主体结构的各层ESWLs数值大小影响明显,但对桅杆部分的影响则较弱.
柯世堂王浩
关键词:电视塔地形效应等效静风荷载
超高层连体建筑风荷载干扰效应大涡模拟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的主楼受到裙房及子楼的干扰作用显著,以某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为对象,基于LES(大涡模拟)方法对其进行了24个方向角下的数值风洞试验,并将主楼的体型系数与物理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再基于大涡模拟结果分别从平均和脉动风压特性、涡量分布以及干扰机理等方面探讨了超高层多塔连体建筑风荷载和干扰效应.结果表明:大涡模拟和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单体工况下主塔表面随机涡旋较密集、风压脉动较大、且尾流分离区域较小,当子塔处于主塔上游位置时对主塔结构抗风设计存在有利的"遮挡效应",此时来流湍流对主塔风场分布起主导作用;当子塔处于主塔下游位置时会对主塔存在不利的风压放大作用,特征湍流作用更明显.
柯世堂王浩
关键词:大涡模拟风荷载
基于MATLAB的特征根灵敏度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首先介绍了特征根灵敏度的概念,给出了控制系统设计的灵敏度的数学表述;然后利用MATLAB的绘制根轨迹图形,直接通过人机交互图形,迅速发现增益对特征根的灵敏度;最后,结合MATLAB绘制的图形,分析了灵敏度间的关系。
赵阳闻新王浩
关键词:根轨迹MATLAB灵敏度控制系统
部件冷却对二元俯仰矢量排气系统红外特征抑制实验被引量:6
2017年
实验测试了采用中心锥气膜冷却和喷管冲击-气膜冷却的二元俯仰(2D-CD)矢量排气系统,在几何偏转0°,10°,20°三种角度下,壁面温度和红外辐射特征分布,并与未冷却状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密后疏的气膜孔排布形式可有效减小热侧面高温区域大小。中心锥冷却时,密流比为0.8条件下壁面冷却效率达45%~63%,排气系统尾向±10°范围内红外辐射强度下降20%;但是由于冷气流注入,导致下游壁面(隔热屏、喷管)温度升高,在30°探测方向上红外辐射强度上升15%。喷管冷却时,收敛段(密流比为0.25)冷却效率达19%~33%,扩张段(密流比为0.65)冷却效率达75.5%~83.5%,侧壁段(密流比为0.65)冷却效率达78%~90%,导致在排气系统尾向15°~75°范围内,红外辐射强度下降30%以上,最大降幅达80%(几何偏转20°,宽边探测面30°探测方向)。
卢浩浩吉洪湖王丁刘健王浩
关键词:气膜冷却红外抑制
基于大涡模拟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风压非高斯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为研究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表面脉动风压非高斯特性,并对非高斯特性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以国内拟建的首座超大直筒-锥段型钢结构冷却塔(189 m)为例,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其进行了数值风洞试验,得到其表面流场特性和压力时程,并通过与国内外大型冷却塔实测及风洞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基于典型测点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和空间相关性,对具有非高斯分布特性的局部区域给出判断标准,并从非高斯特性的形成与分离流动及涡旋运动相关性入手,揭示了非高斯风压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负压极值点至分离点区域内锥段和直筒段表面风压呈非高斯分布,锥段背风区风压也明显呈非高斯分布,而直筒段背风区大多测点呈高斯分布特征。
柯世堂王浩
关键词:脉动风压大涡模拟非高斯特性
小偏距S弯二元喷管的红外辐射特性数值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降低飞行器的红外辐射,适应发动机排气系统与飞机后机身的匹配,设计了一种非常规的S弯二元喷管,喷管出口中心线与发动机轴线不共线,有一个小偏距.在商业软件中计算该S弯二元喷管的温度场、速度场、压力场和组分浓度的分布,采用自主开发的红外软件,用反向蒙特卡罗法计算该喷管的红外辐射特性,并与基准轴对称喷管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小偏距S弯二元喷管后,能够对排气系统内部高温部件有一定的遮挡,对红外辐射特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大能够降低33%的红外辐射.
于明飞吉洪湖李宁王浩斯仁刘健
关键词:红外辐射排气系统
基于风洞试验超高层多塔连体建筑风致响应及等效静风荷载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针对复杂体型和有气动干扰下超高层多塔连体建筑的风致响应和等效风荷载问题,以某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为工程背景,首先在大型边界层风洞中模拟的B类风场、两种工况共72个风向角下对其进行了刚体模型测压试验,采集了该建筑表面的脉动风压时程,并基于已提出的可完全考虑背景、共振及其耦合项的风振精细化计算方法"一致耦合法",完成了主塔建筑在单体和考虑周边多塔干扰两种工况下的风致响应分析,得到了主塔顶部的位移、加速度响应、基底内力和位移风振系数;同时对该建筑进行了不同重现期、风向角和阻尼比时的层等效静风荷载(ESWLs)研究;最终探讨了超高层三塔连体建筑风效应的干扰作用机理。试验方法、计算理论和主要研究结论可作为此类超高层多塔连体建筑抗风设计的参考依据。
王浩柯世堂
关键词:风洞试验风致响应
一种超声速颌下进气道变几何方案研究
2021年
针对宽范围定几何颌下进气道高马赫数下的压缩量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喉部滑块前后移动的变几何调节方案,该方案通过滑块前后移动改变高低马赫数下的喉道尺寸,使进气道能够满足高低马赫数下的压缩量要求。提出了两种滑块布局方式,针对内锥侧滑块布局方式,按调节原理进行了滑块型面与进气道内流道型面的匹配设计,并将变几何颌下进气道与定几何方案进行了性能比较。数值研究表明:按Ma=2.5~4.0设计的变几何颌下进气道,在设计点,临界状态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为0.51,较公开文献中定几何方案提高8.5%;在Ma4.0,0°攻角工况下,临界状态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为0.46,提高12.2%;在Ma2.7,1°攻角工况下流量系数为0.69,临界状态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为0.78。气动性能表明,该颌下进气道性能优越,调节方案简单可行。
张威金志光王浩张堃元
关键词:超声速进气道等熵压缩变几何数值模拟
基于风洞试验典型四塔组合大型冷却塔群风效应干扰效应研究
四塔组合会显著改变大型冷却塔的风荷载和风致响应,然而,利用单一指标难以对冷却塔抗风安全性进行全面、客观评价.以实际工程中最典型的串列、矩形、菱形、L形和斜L形五种四塔组合方案为例,基于刚体测压风洞试验获取了冷却塔群表面风...
王浩柯世堂
关键词:风荷载风致响应抗风设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