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珍
- 作品数:23 被引量:98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6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一氧化氮对辐射诱导的携带不同p53基因状态的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和DNA双链断裂的双向性影响
-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在携带不同p53基因状态的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对辐射诱导的细胞凋亡和DNA双链断裂的双向性影响.方法 选用p53缺如的人肺癌H1299细胞,通过稳定转染野生型p53 (wtp53)或突变型p53 (rm...
- 苏晓明任晔戴卓捷崔迪马慧珍樊晶晶申玉龙吴清芹王宗烨
- 关键词:一氧化氮P53DNA双链断裂
-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在结直肠癌肝转移(CLM)中的治疗效果,为合理选择治疗手段提供依据。方法 解放军306医院收治的28例患者,包括男17例,女11例,中位年龄63.8岁(31~86岁),共计54个病灶,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平静呼吸状态下的CT增强扫描影像分别进行大体肿瘤体积(GTV)、临床靶区体积(CTV)和计划靶区体积(PTV)的勾画,CTV为GTV外放5 mm,GTV为CTV外放5~10 mm。以50%~60%等剂量曲线作为处方剂量曲线,单次3~6 Gy,总剂量39~45 Gy,等效生物剂量50.7~65.3 Gy。治疗后3个月开始复查,以增强CT或MR显示的病灶体积的变化做为评价疗效的依据。根据RTOG毒性诊断标准对不良反应进行诊断和分级,比较局控率和生存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15.1个月(3~30个月),随访终点有7例患者存活。局控率为79.2%,1年和2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2.7%和48.6%。病灶体积与局控率关系密切,当体积小于14 cm3时,肿瘤局控率明显高于病灶体积大于65 cm3时(χ2 = 4.17,P〈0.05)。病灶体积大于180 cm3时,肿瘤局控率为零。不良反应包括治疗后乏力(60.7%),1、2级消化道反应(28.6%),一过性1、2级骨髓抑制(46.4%),一过性转氨酶增高(17.8%)。全组未发生3级以上及晚期不良反应。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做为选择性病例尤其是不能手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首选局部治疗手段。
- 王宗烨戴卓捷马慧珍任晔崔迪苏晓明张天
-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
- 一氧化氮对辐射诱导的不同p53基因状态的人肺癌细胞死亡和染色体畸变的双向性影响
-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对X线辐射诱导的不同p53基因状态的人肺癌细胞死亡和染色体畸变的双向性影响.
方法:p53缺如的人肺癌H1299细胞通过稳定转染wtp53和mp53基因,得到本实验使用的野生型或突变型p53细...
- 苏晓明崔迪任晔戴卓捷马慧珍陈芳王宗烨
- 关键词:肺癌一氧化氮细胞死亡染色体畸变
- 头颈部放疗患者特殊病号服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头颈部放疗患者特殊病号服,包括袖子、前襟、后襟、纽扣,前襟包括通过纽扣连接的左前襟和右前襟,左前襟上设有可与左前襟可拆卸连接的左领口,右前襟上设有可与右前襟可拆卸连接的右领口,且左领口与右领口分别通过...
- 马慧珍王宗烨李倩何慧娟范佳佳高梦婷赵晓宇
- 文献传递
- 一氧化氮对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具有G2/M期依赖性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一氧化氮对携带野生型p53基因状态的人肺腺癌细胞所在不同周期中生存、凋亡、染色体畸变和DNA双链断裂的双向性影响。方法选择携带野生型p53基因的人肺腺癌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急性X线照射(3 Gy、6 Gy)野生型p53基因的人肺腺癌细胞前6 h,使用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5μmol/L、500μmol/L)作用于细胞,或使用0. 02 Gy小剂量预照射。使用血清饥饿方法获得细胞同步化,经过离心后收集有丝分裂的细胞,有丝分裂后分别培养2. 5 h、12. 5 h、17. 5 h,依次获得G1、S、G2/M期细胞。细胞敏感性、细胞凋亡、染色体畸变和DNA双链断裂分别由克隆形成实验、TUNEL染色法、染色体显带技术和免疫荧光检测。结果主要在G2/M期细胞,在急性大剂量辐射前,先给予小剂量0. 02 Gy预照射,或使用一氧化氮供体硝酸异山梨酯(ISDN)浓度为5μmol/L,可明显观察到对于辐射的适应性反应,反应的主要外在表现为抑制细胞的凋亡,细胞内的染色体出现畸变或者DNA双链发生断裂的降低。另一方面,与之相反的是,也是在G2/M期细胞,在急性大剂量辐射前,使用高浓度的500μmol/L ISDN处理,细胞会出现明显的增敏反应,产生辐射增敏后具体的外在表现为加速了细胞的凋亡,同样染色体发生畸变以及DNA的双链断裂得到增强。结论携带野生型p53基因状态的人肺腺癌细胞在一氧化氮放射诱导下的细胞生存、凋亡、染色体畸变和DNA双链断裂的影响具有G2/M期依赖性。
- 苏晓明许丽芳王莹任晔马慧珍王宗烨
- 关键词:一氧化氮电离辐射野生型P53基因细胞周期
- 肿瘤放疗患者PICC致静脉血栓形成的回顾性分析
- 马慧珍李倩何慧娟魏丽丽范佳佳赵晓宁
- 防止静脉血栓的握力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静脉血栓的握力器,包括弹性包裹部和提醒装置,弹性包裹部内形成有容置腔,弹性包裹部上设有与容置腔相通的裂纹口,提醒装置可穿过裂纹口置入容置腔内,提醒装置包括:壳体、设在壳体上的电源、设在壳体上的带有...
- 马慧珍王宗烨李倩何慧娟范佳佳高梦婷魏丽丽赵晓宁
- 文献传递
- 核糖核酸对γ线照射肠道粘膜免疫屏障的保护性作用
- 苏晓明王宗烨任晔崔迪戴卓捷马慧珍
- 一氧化氮对辐射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和DNA双链断裂的双向性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在不同p53基因状态的肿瘤细胞中对射线导致的细胞凋亡和DNA双链断裂的双向性影响。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6月于第四军医大学放射医学实验室进行实验。选用p53缺如人非小细胞肺癌H1299细胞,稳定转染野生型p53(wtp53)或突变型p53(mp53)基因,得到H1299/wtp53或H1299/mp53细胞。细胞内质粒载体的稳定表达由RT-PCR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法检测。细胞先于含不同浓度硝酸异山梨酯(ISDN)的培养基中培养,然后接受X线照射。照射后细胞凋亡和γH2AX分别由Hoechst33342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在H1299/wtp53和H1299/mp553细胞中,在p53基因7号外显子RT-PCR的产物中可观察到清晰的110 bp条带。p53基因7号外显子用MspI或Bsr1限制性内切酶特异性消化后,相应地在H1299/wtp53或H1299/mp53细胞中,可以观察到清晰的70 bp条带。在H1299/wtp53细胞中,低浓度的ISDN(5μmol/L)可显著降低X线辐射诱导的凋亡和DNA双链断裂,而高浓度的ISDN(500μmol/L)却显著升高X线辐射诱导的凋亡和DNA双链断裂。而且,一氧化氮对辐射导致的Caspase-3和Bax介导的凋亡有双向性的影响。但是,对于上述浓度的ISDN,并没有在H1299/mp53细胞中观察到这些现象。结论在肿瘤细胞中,不同浓度的一氧化氮可双向性影响辐射导致的Bax和Caspase-3介导的凋亡以及DNA双链断裂的变化,并且一氧化氮可通过p53基因表达调控来影响细胞的命运。
- 苏晓明崔迪任晔陈芳马慧珍戴卓捷王宗烨
- 关键词:一氧化氮电离辐射P53凋亡DNA双链断裂
- PICC置管患者医护协同全程管理效果探讨被引量:3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在PICC置管及规范化维护全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实验将1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PICC置管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非计划性拔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 马慧珍李倩何慧娟范佳佳魏丽丽王宗烨
- 关键词:PICC置管医护一体化非计划拔管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