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勇

作品数:13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植入
  • 4篇气管
  • 4篇肿瘤
  • 4篇近距
  • 4篇恶性
  • 4篇放射性
  • 3篇动物
  • 3篇动物实验
  • 3篇食管
  • 3篇气管支架
  • 3篇恶性肿瘤
  • 3篇I
  • 2篇端口
  • 2篇再狭窄
  • 2篇植入治疗
  • 2篇食管癌
  • 2篇气道
  • 2篇气道狭窄
  • 2篇中晚期
  • 2篇组织间

机构

  • 13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江阴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王勇
  • 12篇郭金和
  • 8篇朱光宇
  • 7篇王超
  • 6篇陆建
  • 6篇陈荔
  • 3篇陆建
  • 1篇冯毅
  • 1篇张开贤
  • 1篇朱海东
  • 1篇杨正强
  • 1篇黄祥忠
  • 1篇童家毅
  • 1篇陈忠
  • 1篇高福磊
  • 1篇李卫民

传媒

  • 7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覆膜分节食管内照射支架初步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全覆膜分节食管内照射支架与普通食管内照射支架术后生存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置入食管内照射支架的食管癌患者,分为全覆膜分节食管内照射支架组30例(实验组)和普通食管内照射支架组36例(对照组),就两组病例术后的再狭窄、支架移位、胸痛等并发症情况及生存时间进行对照研究。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再狭窄率无统计学意义(20.0%比30.6%,P=0.403);但实验组较对照组中位再狭窄发生时间延长(161.5 d比138 d,P=0.025)。实验组较对照组移位率增高(33.3%比8.3%,P=0.014),两组中位移位发生时间无统计学意义(91.5 d比166 d,P=0.236)。两组中位生存时间无统计学意义(186 d比178 d,P=0.486)。两组在其他支架相关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覆膜分节食管内照射支架可以延缓支架再狭窄发生时间,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移位率。
李俊超张开贤王超陆建王勇陈荔朱光宇郭金和
关键词:食管癌并发症
^125I粒子气管支架与普通气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所致恶性气道梗阻的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比较^125I粒子气管支架与普通气管支架治疗食管癌所致恶性气道梗阻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食管癌所致恶性气道狭窄行支架置入的患者46例,其中接受^125I粒子气管支架置入24例,接受普通气管支架置入22例。主要分析指标为总生存时间(OS),次要指标为技术成功率、气道狭窄程度、症状缓解、安全性。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55 d(全距,15~270 d)。两组支架置入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支架置入后,^125I粒子支架组患者的平均狭窄程度由术前3.00下降到0.95,普通支架组由术前3.13下降到0.96(两组手术前后比较,P<0.001)。两组患者术后呼吸困难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125I粒子支架组的患者mOS明显长于普通支架组(156 d比103 d,P=0.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20.5%比27.3%,P=0.374)。结论^125I粒子气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气道狭窄技术可行、安全,相较于普通气管支架能延长患者总生存时间。
王勇陆建陈荔朱光宇郭金和
关键词:恶性气道狭窄碘粒子
不同活度不同剂量(125)~I粒子植入对兔肝脏纤维化的影响
2018年
目的评价不同活度、不同剂量(125)~I粒子植入对兔肝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16只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拘)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4只。每只实验兔在CT引导下分别植入4颗(125)~I粒子,粒子按照2×2排列,间隔1 cm。A组植入空仓粒子,B组粒子活度为2.22 MBq,C组为2.96 MBq,D组为3.70 MBq;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取实验兔血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肝纤维化4项),术后第6个月利用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TPS)分别勾画B、C、D组120 Gy、140 Gy、160 Gy等剂量曲线图,计算与中心点距离,并取对应辐射区边缘肝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植入操作均顺利完成。粒子植入前后各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APRI指数等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各项指标所处范围均提示不存在肝脏纤维化。所有实验兔肝脏组织大体标本均未见明显肝脏损伤。病理结果显示,随着粒子活度增加,Knodell HAI评分有升高的趋势,但各组评分均小于2分,提示不存在肝脏纤维化。结论(125)~I粒子植入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式,在本实验剂量及活度范围内,不同剂量、不同活度的(125)~I粒子肝脏植入,不会导致肝脏纤维化。
孙柏潘天帆陆建王超王勇常晓峰郭金和
关键词:肝脏纤维化碘放射性核素活度
实验犬气管内留置端口改良型支架的研究
目的 设计新型端口改良型气管支架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该气管支架在减轻支架两端良性增生方面的效果。 方法 设计并联合南京微创公司定制两端呈拱形、边缘内收的端口改良型全覆膜自膨式网状编织金属支架。动物实验共中选用比格犬12只,...
王超王勇朱光宇郭金和
关键词:气管支架动物实验
门静脉内照射支架系统的动物实验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探讨比格犬门静脉植入内照射支架系统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只成年健康实验用比格犬随机分成实验组15只、对照组5只,其中实验组按剂量分成A组 (11.1 MBq)、B组 (22.2 MBq)、C组 (33.3 MBq)三组.采用经皮门静脉穿刺植入粒子仓及支架(对照组仅植入裸支架),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5、30、60、120天复查血液生化指标及门静脉血流量变化.术后第120天对门静脉及周边组织行肉眼及光镜观察.结果 所有比格犬门静脉内照射支架系统均释放到位,术后复查均未出现支架系统移位及粒子脱落等现象,各组血液指标及门静脉血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支架系统形态完整,未出现堵塞;支架系统周边器官未见出血、坏死、穿孔等损伤情况.光镜下门静脉管壁内中膜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的现象,纤维组织增生程度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比格犬体内植入门静脉内照射支架系统是可行的、安全的.
李田宽朱光宇李卫民陆建王超潘天帆王勇郭金和
关键词:门静脉血栓形成近距离放射疗法
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因素的分析研究
王勇冯毅朱源生童家毅陈忠王红雷
放射性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盆腔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放射性 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具有低剂量率、持续照射、可反复植入等特点,目前常应用于宫颈癌的治疗,也适用于卵巢癌、结直肠癌、膀胱癌等盆腔恶性肿瘤。与外放疗相比,125Ⅰ粒子近距离治疗可提高肿瘤靶区剂量,有效控制局部肿瘤,同时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减少并发症。现从 125Ⅰ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盆腔恶性肿瘤的特性、作用机理、并发症以及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同时介绍3D打印模板在粒子植入中的应用,为临床广泛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潘天帆陆建王勇郭金和
关键词:近距离放射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计划3D打印
3D打印模板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恶性肿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2017年6月行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恶性肿瘤患者30例,术后即刻对植入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标准采用英国哥伦比亚癌症研究中心(British Columbia Cancer Agency,BCCA)标准,根据术后验证靶区D90和V100评价为优、良、中、差4组,对比手术前后靶区体积和D90、D100、V100、V150等剂量学参数,观察术中及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统计学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验证评价结果:优:24例(83.3%,24/30);良:5例(16.7%,5/30);中:1例(3.3%,1/30);差:0例(0)。术前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范围是15.9~265.5 cc,平均为(64.4±58.4)cc;术后验证PTV范围是18.5~267.8 cc,平均(64.4±58.4)cc,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D90、D100、V150分别为(11 945.6±1 157.0)cGy、(6 972.7±1 250.5)cGy、(58.0±4.4)%,术后分别为(11 839.0±1 117.0)cGy、(7 352.1±1 361.2)cGy、(57.6±4.1)%。上述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V100为(91.1±1.8)%,术后V100为(90.5±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24 h内可观察到3例气胸,1例少量咯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25例于拔针后局部少量出血,经局部压迫后止血。余未见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实体恶性肿瘤可较好完成术前计划,植入质量较满意,治疗相关近期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不可手术的恶性肿瘤治疗的一种选择。
潘天帆陆建王勇朱光宇陈荔郭金和
关键词:近距离放射治疗恶性肿瘤
微波消融术与氩氦刀冷冻术治疗中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对比微波消融术与氩氦刀冷冻术治疗中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3家医院行微波消融术或氩氦刀冷冻术治疗的5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微波组31例,氩氦刀组19例。比较两组技术成功率、短期疗效、生存期及并发症。结果:(1)微波组和氩氦刀组消融成功率分别为93.5%(29/31)和94.7%(18/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2)微波组和氩氦刀组术后1个月时,客观缓解率分别为93.1%和83.3%(P=0.357),完全缓解率与部分缓解率以及相应的血液学指标变化除丙氨酸转氨酶(P=0.006)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位生存时间微波组为12个月(95%CI:9.6~14.4),氩氦刀组为8个月(95%CI:5.9~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5)。(4)肝区疼痛、消化不良、血胆红素升高、感染的发生数氩氦刀组均明显多于微波组(P<0.05)。结论:微波消融术与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中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微波消融术的术后并发症更少。
黄靖凯郭金和王勇陆建王超杨正强许健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微波消融氩氦刀
^(125)I粒子植入治疗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106例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评估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寡转移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两所医院确诊寡转移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纳入寡转移NSCLC患者106例,病灶336处,均经病理学证实,靶向驱动基因检测突变为阴性,无法或拒绝外科手术切除,无法耐受或拒绝常规外照射放疗,并且转移灶少于5个,无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以及Karnofsky评分≥70,接受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前1周内行CT检查,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勾画出肿瘤靶区轮廓,确定粒子的数量、空间排布方式及植入针数目.所有病灶均接受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术后每2个月随访1次,评价指标包括疾病控制率、总生存时间、生活质量、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所有病灶均成功接受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治疗后2个月,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38例,病灶稳定40例,疾病进展25例,总体疾病控制率76.4%,术后4、6个月总体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2.0%、71.1%.治疗后2个月,KPS评分升高14例,稳定79例,减低13例,KPS评分未降低者所占比例为87.7%,术后4、6个月KPS评分未降低者所占比例分别为72.0%、61.8%.中位随访时间为390(150~1210)d.随访终止时,死亡105例,1年、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37.8%、2.6%,中位生存时间为333 d.没有出现治疗相关的死亡患者.粒子植入术后出现1级骨髓抑制患者8例(7.5%);1级恶心、呕吐患者4例(3.8%);1级乏力患者6例(5.7%);12例(11.3%)患者出现气胸,其中6例(5.7%)患者肺组织受压程度超过30%,经胸腔引流治疗后得以恢复;另6例气胸患者无明显症状,未予处理,1周后复查CT示气胸吸收.6例患者术后出现少量痰中带血,未予以处理,自行缓解.结论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寡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是安全、可行的,对于寡转移NSCLC是一种挽救性的治疗措施.
高福磊黄祥忠王浩王勇朱光宇陈荔郭金和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近距离放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