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滨
- 作品数:66 被引量:31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1年
- 生物可降解材料包括天然可降解材料和人工合成可降解材料,由它们制成的产品应用于人体后可逐渐被降解吸收。本文综述了部分已应用于临床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特性、种类和应用现状,其中包括甲壳素、胶原蛋白、细菌纤维素、聚羟基丁酸酯、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对二氧环己酮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及磷酸钙,并对相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总之生物可降解材料所具有的理化结构和降解特性决定其运用于医用产品将会发挥有益的治疗作用,尽管目前只在有限范围应用,在实际应用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但生物可降解材料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周建杨秀滨
- 关键词:生物可降解材料
- Double Switch术治疗先天性矫正性大动脉转位二例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介绍解剖矫治先天性矫正性大动脉转位的手术特点。 方法 2例矫正性大动脉转位患者 ,1例 9个月 ,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 ,行Senning加动脉调转术 ;1例 2 3岁 ,合并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 ,行Rastelli加Senning术。 结果 2例患者全部成活 ,其中 1例术前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安装永久起搏器 ,术后超声检查心室功能正常 ,心内隧道和心外管道通畅。无三尖瓣反流。
- 吴清玉王小启郭岩郭少先杨秀滨
- 关键词:DOUBLESWITCH术手术治疗合并症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
- 氯沙坦治疗马凡综合征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汇总
- 2013年
- 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缔组织病,病变基因定位在15号染色体长臂,临床表现多样,即使同一家族、同一突变类型,其临床表现也有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对于此病并无明确的基因型一表现型关系。MFS主要累及心血管系统、眼和骨骼肌,病变的发展速度个体差异很大,总体看预后较差。
- 公兵杨秀滨
- 关键词:马凡综合征血管病变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氯沙坦结缔组织病
- 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小切口直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前降支基底部狭窄的临床疗效的荟萃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以及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是目前治疗孤立的冠状动脉前降支基底部狭窄的两种常用方法。为了更好地衡量两种方法的术后疗效,我们利用现有的临床数据进行这一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以及Cochrane,收集公开发表的有关对比PCI和MIDCAB术后疗效的相关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并用Stata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7例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总计纳入928例,其中PCI组489例,MIDCAB组439例。荟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PCI组与MIDCAB组相比术后的靶血管再血管化率[相对危险度=3.75,95%可信区间:2.3~6.11,P〈0.01]明显高于后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全因死亡[相对危险度=0.86,95%可信区间:0.56~1.32,P=0.483]、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MACCE)[相对危险度=1.64,95%可信区间:0.57~4.71,P=0.355]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DCAB治疗前降支基底部狭窄的临床疗效部分优于PCI。
- 张继倬公兵杨秀滨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胸腺注射供体脾细胞诱导移植心脏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诱导心脏移植免疫耐受的方法及其产生的可能机制。 方法 采用大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 ,随机分成未处理 (Ⅰ )组 ,胸腺注射供体脾细胞 (Ⅱ )组 ,腹腔注射兔抗鼠淋巴细胞血清 (Ⅲ )组 ,胸腺注射供体脾细胞联合应用兔抗鼠淋巴细胞血清 (Ⅳ )组 ,每组 6只大鼠。Ⅱ、Ⅳ组在移植前 2 1d将供体脾细胞 2 5× 10 7个注射到受体胸腺 ,Ⅲ、Ⅳ组受体腹腔注射兔抗鼠淋巴细胞血清(ALS) 1ml,然后行异位心脏移植。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 ,供心病理学改变及供、受体间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 结果 Ⅳ组供心平均存活时间 (MST)为 (81 8± 7 6 )d ,较Ⅰ组 (7 3± 1 0 )d、Ⅱ组(7 8± 1 0 )d、Ⅲ组 (8 2± 1 2 )d显著延长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供心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供、受体间ML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胸腺注射供体脾细胞联合应用ALS能成功诱导心脏移植的免疫耐受 ;胸腺内特异性T细胞克隆消除可能与免疫耐受的形成有关。
- 郭宏伟吴清玉谢蜀生张庆殷杨秀滨邵孟平
- 关键词:心脏移植免疫耐受脾细胞供体
- 微创心脏瓣膜替换术27例被引量:21
- 1998年
-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微创心脏瓣膜替换术。方法:作者于1997年3月至1997年7月为2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和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经右侧腋下胸部小切口,完成了心脏瓣膜替换手术。结果:患者手术皮切口长度一般在7.5~10.0cm之间,平均8.6±1.6cm。其中经第4肋间完成21例,第3肋间完成6例。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该项技术不仅可减轻手术对患者的损伤,同时为换瓣手术技术的改进提供了新经验,拓宽了应用范围。
- 王东进吴清玉杨秀滨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MICS心脏外科手术
- 疑难先心病外科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系列研究
- 吴清玉沈向东李守军王旭黄志雄杨秀滨郭宏伟王小启楚军民於其宾
- 1995年9月~2003年3月,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对国内外尚无根治方法和既往手术方法尚不满意的先心病(疑难先心病),进行了研究。一、概况:(一)1995年9月~2003年3月,外科治疗各种疑难先心病139例,其中...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脏缺损外科治疗
- 马方综合征血管病变的治疗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一种先天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家族积聚性。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骨骼和眼受累,自然病死率极高。心血管病变以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常见,也是MFS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但效果不尽满意。新的研究发现常见的抗高血压药物氯沙坦对MFS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氯沙坦的作用机制很可能与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 factorβ,TGF-β)的过度激活有关,这一发现必将推动MFS治疗方式从传统的手术治疗向药物治疗转变。我们对MFS发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传统的治疗方法以及新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 公兵杨秀滨
- 关键词:马方综合征血管病变氯沙坦转化生长因子-Β
- 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进展
- 2012年
- 血液相容性是生物材料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制约与血液直接接触生物材料医用化的瓶颈。生物材料与血液的相互作用机制复杂,影响因素繁多,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和敏感指标。本文分析了生物材料与血液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材料表面界面特性对血液相容性的影响,并介绍了当前主要的血液相容性评价方法。
- 段长恩杨秀滨
- 关键词: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
- 右腋下直切口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6
- 2007年
- 目的介绍使用右腋下直切口进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临床结果及治疗体会,总结临床经验。方法使用右腋下直切口对2058例先心病和心脏瓣膜病施行手术,其中先心病1466例,心脏瓣膜疾病592例,所有患者均行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或吸入麻醉;取左侧卧位60°~90°,切口上端起自腋中线第3肋,下端止于腋前线第5肋,在腋中线第7肋间切一1.5cm小口备用,沿第4肋骨上缘或第3肋进胸;沿右膈神经前切开心包并悬吊利于升主动脉及心脏显露;以长扁桃钳夹住主动脉插管前端,帮助完成主动脉插管。经手术切口内置入上腔静脉直角插管,从第7肋间小切口导入直角下腔静脉插管。阻断升主动脉,经主动脉根部插管灌注心脏停搏液,切开右心房或肺动脉和右心室流出道切口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体外循环结束后,拔除主动脉插管,缝合心包上段大部分,经第7肋间小切口放置胸腔引流管。结果全部患者中二次开胸止血23例(1.12%),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14例(0.68%),发生其他各种并发症65例(3.16%),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随访时无异常。2058例中共死亡6例,总死亡率为0.29%(6/2058),其中先心病患者3例,死亡率为0.20%(3/1466);心脏瓣膜病患者3例,死亡率为0.5%(3/592)。结论右腋下直切口本身固有的美观效果、较宽的手术适应证以及与常规切口相比具有的优点,值得并适于在临床应用。
- 王东进吴清玉杨秀滨李庆国陈保俊曹彬张杰武忠王文公周庆王强
- 关键词:微创外科右腋下小切口心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