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贵强

作品数:20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山西省气象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4篇暴雨
  • 4篇边界层
  • 3篇地形
  • 3篇数值模拟
  • 3篇降水
  • 3篇值模拟
  • 2篇中尺度
  • 2篇赛区
  • 2篇水汽
  • 2篇水汽输送
  • 2篇气象
  • 2篇强对流
  • 2篇强对流天气
  • 2篇强对流天气分...
  • 2篇环流
  • 2篇个例
  • 2篇锋生
  • 2篇复杂地形
  • 2篇城市
  • 2篇城市边界层

机构

  • 19篇山西省气象台
  • 2篇北京市气象局
  • 2篇山西省气象信...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辐射防护...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山西省大气探...
  • 1篇遂宁市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邱贵强
  • 9篇赵桂香
  • 5篇王晓丽
  • 4篇董春卿
  • 3篇薄燕青
  • 3篇郭媛媛
  • 3篇马丽
  • 2篇闫慧
  • 2篇武永利
  • 2篇王洪霞
  • 2篇苗爱梅
  • 1篇时少英
  • 1篇朱煜
  • 1篇张磊
  • 1篇尚伦宇
  • 1篇申李文
  • 1篇罗斯琼
  • 1篇屈志勇
  • 1篇董文晓
  • 1篇荆浩

传媒

  • 4篇高原气象
  • 4篇干旱气象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2篇山西省气象学...
  • 1篇火力与指挥控...
  • 1篇气象
  • 1篇气象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海洋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形对山西暴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为了深入研究地形对暴雨的影响,提高暴雨预报的精准度,利用逐6 h 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中尺度模式WRF V3.2.1,对2007年7月29-0日发生在山西南部的一次特大暴雨过程做了地形敏感性数值模拟试验,探讨地形改变后对此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特大暴雨是在有利的环境场及特殊地形作用下发生的,与地形的影响密切相关。山西海拔高度和地形起伏对暴雨落区和强度有重要的影响,降低全省的海拔高度会使暴雨强度减小,落区向西北偏移。在降低晋东南太行山海拔高度的同时去掉地形起伏,则会使低空偏南暖湿气流不再受太行山阻挡,一直北上到晋中吕梁山的东侧才受地形阻挡辐合抬升,导致暴雨北移到吕梁山东侧且落区增大。地形对低层水平风场和水汽的影响也很大,改变地形会迫使近地层水平流场辐合线的位置和强度发生改变,也会改变水汽的分布。喇叭口地形对暴雨有非常大的增幅作用,破坏掉喇叭口地形之后,降水强度大为减弱。喇叭口地形对垂直环流及散度、涡度等物理量场的分布也有很大影响。
赵海英薄燕青邱贵强赵珺闫慧
关键词:地形暴雨
复杂地形对黄河中下游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为了进一步研究黄河中下游地区复杂地形对暴雨的影响,本文选取2007年7月29日~30日的一次黄河中下游暴雨过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WRF,通过地形敏感试验,详细讨论了地形的改变对低层风场、水汽输送以及垂直环...
薄燕青赵桂香邱贵强王晓丽李娟
关键词:暴雨重力波
黄河中游一次大暴雨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被引量:16
2017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Y-2E TBB资料、地面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等,对2013年7月9日黄河中游地区(山西)暴雨过程进行了观测分析,利用WRF中尺度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低层切变线及其附近中尺度扰动的演变特征、动热力结构及水汽特征,以及低层偏东北气流的性质和作用等。结果表明:暴雨大暴雨是由700 h Pa切变线附近激发的4个中尺度对流云团直接造成的;低层稳定的切变线附近形成的中尺度扰动低涡,与地面中尺度露点锋和中尺度辐合线共同作用,触发了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受来自低层西路和东北路两支冷空气夹挤,暴雨区暖湿空气沿东南—西北向被迫抬升,形成一个狭窄的沿西路冷空气爬升的倾斜上升气流区,在其两侧形成两个方向相反的次级环流圈。水汽辐合中心在边界层附近,但这不是造成暴雨大暴雨的主要原因。低层辐合上升运动持续增强,偏南风入流将水汽向暴雨区集中,而次级环流的上升支将水汽向高层输送,使得暴雨区上空局地整层可降水量持续增加,以及对流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共存,加强了涡层不稳定,水汽在强不稳定的环境中沿倾斜上升气流抬升凝结,并高效率下降,可能是此次暴雨大暴雨的重要原因。低层偏东北气流为干冷与暖湿的一个倾斜交界面,该面上各种气象要素并不均匀,但在其中心区域低层为温度的零平流区,以及垂直速度、涡度和散度等物理量的零线区;围绕该支气流形成一个反气旋式的次级环流圈;该支气流两侧均存在较大垂直风切变,随着该支气流的南压和向河套地区的深入,低层暖湿气流的上升辐合作用不断加强,下沉支也逐渐活跃,是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重要触发机制之一。
赵桂香薄燕青邱贵强朱煜
关键词: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次级环流
1955—2014年华北地区低层气旋性风切变的变化趋势及成因
2019年
利用1955—2014年华北地区21站逐月降水观测资料、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环流指数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近60 a华北地区低层气旋性风切变频次的变化趋势和突变、周期特征,并对其演变成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近60 a来,华北地区低层气旋性风切变频次呈现显著减少趋势,风切变频次在1967年出现由多到少的明显突变,且在1955—1965年、1992—2000年间存在准3 a的振荡周期,而在1980—1992年间准4 a的振荡周期较显著,这与同期华北地区降水量的变化周期较吻合。华北地区低层气旋性风切变出现明显转折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在前一年发生了较为显著的调整。
马丽郭媛媛王晓丽邱贵强乔钰王晨迪
“0711”山西晋城极端强降水过程的宏微观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利用ERA5逐小时0.25°×0.25°再分析资料、地面自动监测站以及FY-4A卫星、多普勒雷达、激光雨滴谱仪等精细化监测资料,对2021年7月11日山西晋城极端强降水过程的宏微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极端强降水是继1961年以来晋城7月降水出现的第二高极端降水;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强辐散、低空急流出口区风速辐合、低涡暖式切变线附近强辐合是极端强降水的宏观动力条件;低空急流将水汽源源不断向极端强降水区输送,整层大气可降水量高达65 mm以上是极端强降水发生的宏观水汽条件;500 hPa高度槽超前700 hPa和850 hPa冷式切变线是此次极端强降水发生的宏观动力不稳定条件。(2)极端强降水落区位于500 hPa高度槽、850 hPa和700 hPa暖切变线、地面干线所围成的不规则四边形区域,且与500 hPa T-Td≤4℃、700 hPa T-Td≤3℃、850 hPa T-Td≤2℃、Ki指数≥38℃、Si指数≤-1℃所控制的区域相重叠,在对流云团西南侧亮温梯度的大值区和云团西南部的低亮温区,即在地面干线和地面中尺度切变线0~30 km范围内极端降水量最大。(3)位于极端强降水区上空的中α尺度850 hPa暖式切变线与地面干线以及中β尺度的地面切变线和辐合线共同作用触发了晋城地区的极端强降水;近地层加强的偏东气流在遇到中条山、王屋山,熊耳山、嵩山形成的向东开口的喇叭口地形时被迫辐合抬升,促使极端降水区辐合上升运动增强,降水增幅。(4)闪电位于云顶亮温≤220 K的区域和云顶亮温梯度的大值区,闪电频数峰值超前降水量峰值10~35 min,这对降水峰值的预警很有意义。(5)中α尺度的低涡暖切变系统激发了中α尺度的低涡云系发展,对流云团的发展演变为后向发展型,在中α尺度低涡暖式切变线云系上有数个具有独立回波核的γ中尺度对流单体有组织地排列,受西南气流引导向东北移动相继经过极端降水�
王洪霞苗爱梅邱贵强屈志勇杨俊梅吕林宜
关键词:极端强降水微观结构
基于MICAPS 4的灾害性天气历史个例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研发被引量:5
2019年
为充分利用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第4版(Meteorology Inform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Process System 4,MICAPS 4)强大的气象数据显示和分析能力,在.Net Framework 4.5框架下,利用C#开发语言和MySQL数据库,基于MICAPS 4二次开发接口,设计研发了山西省灾害性天气历史个例库应用系统,实现了历史个例库管理、历史个例和相似历史个例检索与资料分析、历史个例训练与考试模拟等应用功能。目前,该系统已经较好地应用于业务中。系统不仅可扩展程度高、本地化应用方便,而且业务实用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本文从系统设计、开发、功能以及实现方法等方面给予详细介绍。
邱贵强武永利赵桂香苗爱梅马丽
关键词:MICAPS灾害性天气
太行山地形对山西两次锢囚锋暴雪影响的数值试验被引量:2
2015年
为深刻认识太行山地形对降雪的影响,做好降雪天气预报服务,从而适应新型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减小降雪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利用NCEP全球再分析资料和实况探测资料,采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2009年11月10日和2010年3月14日山西省两次锢囚锋暴雪天气进行数值试验,比较分析了太行山地形变化对降雪量级、强度、落区及空间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于影响系统偏南的暴雪天气,太行山高度适中更能使降雪接近实况,而对于偏北的暴雪天气,则是抬高地形,影响更明显。(2)锢囚锋降雪的不同阶段,太行山地形变化对低层水汽输送的影响差异较大。(3)适当降低太行山高度,使得暴雪区上空高空辐散、低空辐合的垂直结构更明显,中心强度更强,对暴雪的产生更为有利。(4)对于影响系统偏南的暴雪天气,太行山高度降低使得高层干侵入强度增强,造成触发作用加强。
赵桂香邱贵强王晓丽
关键词:水汽输送
WRF模拟太原地区气象场特征及对弹丸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在用WRF模拟太原地区2014年3月19号天气状况的基础上,得出该地区气象场特征,检验WRF模式在复杂地形下的模拟预报能力,并讨论了模拟的气象场对弹丸飞行造成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WRF模拟的气象场与真实大气比较接近;在该气象场背景下,射程为90 km的某弹丸由纵风引起射程误差较大,约为1 293.85 m,由横风在落点产生的横向偏差为304.85 m,由温度引起的射程偏差很小约为12.93 m。可见,实际大气对弹丸射击精度的影响是可观的,用WRF模拟的流场计算气象因素对弹丸射击精度的影响是有意义的。
于立李继祥龙治平邱贵强
关键词:弹道修正
太行山中南段暖季极端降水的水汽输送特征
2024年
利用自动气象站观测降水、ERA5(ECMWF reanalysis version 5)再分析资料和GDAS(Global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资料,基于SOMs(self-organizing maps)算法和天气学检验方法,归纳总结2012—2021年太行山中南段75次暖季极端降水事件的环流形势,探讨不同形势下的水汽输送特征及降水差异。结果表明:影响太行山中南段暖季极端降水的环流形势可分为高空槽型、低涡型、副高纬向型、副高经向型和西北气流型5种,其中以高空槽型最为常见,西北气流型最少。低涡型存在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水汽输送通道,其日降水极值、最大小时降水强度和影响范围在所有类型中均最大,与低涡型相比,高空槽型缺少西北太平洋水汽输送通道,而副高纬向型和副高经向型缺少孟加拉湾水汽输送通道。利用HYSPLIT(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模型追踪气团发现:低涡型和副高纬向型均以来自西北太平洋的水汽输送贡献最大,高空槽型和副高经向型分别以来自黄海沿岸和南海的水汽输送贡献最大。整层水汽收支分析表明:太行山中南段暖季极端降水最主要的水汽流入来自南边界,其他流入边界及各边界水汽流入贡献的相对大小与环流形势有关。
邱贵强武永利董春卿孙颖姝马丽
关键词:极端降水环流分型水汽收支水汽输送
东北地区嵌入对流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FNL再分析资料以及中尺度WRF模式的数值模拟结果,对2010年7月1日发生在辽宁地区的一次嵌入对流云的形成、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云中微物理特征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WRF模式较理想地模拟出了此次对流过程。嵌入对流云是在大气上层分布有成片的层状云,低层有零星的对流泡生成的情况下,随着低层对流泡的不断发展壮大,当其伸展至层云的高度时镶嵌其中而成;嵌入的对流体在随层状云东移的过程中反复进行着并合、分裂过程,而且分裂过程中出现明显的右移性对流体的选择性加强;云系中不仅存在云水直接转化为雨水的暖云降水机制,也存在有播撒—供应的冷云降水机制,且成熟阶段冷、暖云降水机制均较为活跃;物理量场上,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强度在发展阶段最强,最有利云系的发展。
卫甜丁亨邱贵强樊瑞瑞姚佳林
关键词:微物理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