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
- 作品数:11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钇-90微球放疗栓塞与化疗栓塞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的meta分析
- 目的:钇-90微球放疗栓塞是一种新兴的肿瘤导管介入微创治疗方法,前期研究显示其在实体肿瘤中具有良好疗效.本研究旨评价并对比钇-90微球放疗栓塞与化疗栓塞(TACE)在不可切除肝细胞肝癌(HCC)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计算...
- 李慕行朱迎董健南克俊刘正稳吕毅
- 联合应用剩余肝体积与肝功能评分系统预测肝切除术后并发症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研究肝癌解剖性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评价联合应用剩余肝体积(future liver volume rate,FLVR)的Child-Pugh/FLVR评分指标对预测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7例肝癌肝切除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单因素进行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hild-Pugh/FLVR评分预测性能和最佳诊断界值. 结果 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P=0.026,OR=1.009)、血小板计数(P =0.007,OR=0.991)、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P=0.013,OR=45.409)、术中红细胞数输入(P=0.006,OR=1.191)和Child-Pugh分级/FLVR(P=0.007,OR=1.174)是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Child-Pugh/FLVR评分(Child-Pugh/FLVR)临界值是7.68,Child-Pugh评分、FLVR和Child-Pugh/FLVR评分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0、0.648和0.712.结论 Child-Pugh/FLVR评分是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Child-Pugh/FLVR对于术后并发症具有良好的预测性.
- 董健朱迎张谞丰向俊西刘畅刘学民王博于良吕毅
- 关键词:肝切除术手术后并发症CHILD-PUGH分级
- 肝血管瘤128例外科治疗分析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肝血管瘤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肝切除治疗的128例肝血管瘤患者资料.根据肿瘤直径将患者分为大血管瘤(直径5 ~ 10 cm,A组)与巨大血管瘤(直径≥10 cm,B组)两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临床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研究与肝血管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及输血相关的因素.结果 128例中大血管瘤组90例、巨大血管瘤组30例.B组手术时间(232±116) min、ICU住院天数(2.63±1.10)d、手术出血量(1 261 ±1 520) ml及输血量(3.93±5.19)U与A组的手术时间(172±63.8)min、ICU住院天数(2.12±0.95)d、手术出血量(405±365)ml及输血量(1.36±2.05)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结果表明肿瘤直径不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直径是手术输血的危险因素,但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直径不是手术输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巨大血管瘤外科手术风险与大血管瘤相比无明显增加,肿瘤直径不是肝血管瘤手术术中输血和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董健朱迎王万里张谞丰刘学民王博于良刘昌吕毅
- 关键词:肝血管瘤肝切除围手术期直径
- 肝癌肝切除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肝癌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370例肝癌病例资料,对21个可能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非条件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肝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 370例中82例发生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糖尿病、白蛋白水平较低,以及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和术后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较长是肝癌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白蛋白水平、术中输血量和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7 d)是发生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糖尿病、白蛋白水平、术中输血量和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是肝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改善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 朱迎刘学民董健王万里张谞丰王博刘昌于良吕毅
- 关键词:肝癌肝切除感染性并发症
- 钇-90微球经动脉放疗栓塞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价钇-90微球经动脉放疗栓塞(TARE)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肝癌)的疗效。方法在Medline、Web of Science、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 Register(CENTRAL)和EMBASE数据库中检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文献,英文检索词主要包括radioembolization、transarterial radioembolization、TARE、selective internal radiation therapy、SIRT、Yttrium-90、90Y、chemoembolization、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及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liver cancer、liver tumor、liver neoplasm。辅以手工检索查找相关文献。将纳入文献的数据合并后,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TARE组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提取患者肿瘤治疗反应情况和1、2、3年生存率的数据。采用Q检验进行文献异质性检验,采用绘制漏斗图和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发表偏倚。结果经过筛选纳入的5篇文献质量为中高水平,共计591例患者,TARE组292例,TACE组299例。采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TARE组患者对肿瘤治疗反应优于TACE组(RR=1.50,P<0.05)。TARE组患者2、3年生存率高于TACE组(RR=1.56,2.04;P<0.05)。结论与TACE相比,TARE能明显提高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肿瘤治疗反应率和远期生存率。
- 李慕行张谞丰程继文朱迎王万里董健龙志达吕毅
- 关键词:放射疗法化学栓塞治疗性META分析
-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对评价肝癌患者肝切除围手术期风险的价值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与Child-Pugh分级两种方法评估肝癌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进行肝切除术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例因肝细胞癌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计算MELD评分和Child.Pugh分级,分析两者与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关系。结果术后共有90例患者出现术后肝功能不全。ChildA级患者发生术后肝功能不全80例(44.0%),ChildB级患者发生术后肝功能不全10例(50.0%),ChildA级与B级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LD评分≤14分者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79例(41.6%),MELD评分〉14分者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11例(91.7%),术前MELD分〉14分与≤14分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8分、8≤MELD≤14分、MELD〉14分三组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分别为38.2%、57.6%、91.7%,各组间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显示MELD评分与Child—Pugh分级密切相关(r=0.404;P〈0.05)。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3和0.587(P〈0.05)。结论与Child-Pugh分级比较,MELD评分能更有效地预测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腈况。术前MELD评分〉14分的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风险较高,须严格把握适应证。需行肝切除手术患者,应积极做好术前治疗,使之达到或小于14分时再行手术。
- 朱迎董健王万里王博吕毅
- 关键词:肝切除肝脏储备功能终末期肝病模型
- 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其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 目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炎症反应的评价指标,既往研究提示其与多种肿瘤的预后有关.本研究旨在对结直肠癌患者接受治疗前NLR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
- 李慕行朱迎董健刘正稳吕毅
- miRNA-338与肿瘤相关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MicroRNA(miRNA)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多个靶基因的表达,对个体发育、细胞凋亡、增殖及分化等生命过程都有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miRNA-338在很多疾病中发生了异常表达,尤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本文就miRNA-338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董健陈妍珂程继文王晓菲朱迎吕毅
- 关键词:疾病信号转导通路
- miR-519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肿瘤的发生发展为复杂的多基因事件,microRNAs(miRNAs)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miRNAs是由长度为18-25个核苷酸组成的的非编码单链小RNA分子,通过与特定的靶mRNA结合来抑制靶基因转录或蛋白翻译从而沉默靶基因的表达,作为抑癌或致癌因子与靶基因共同作用参与肿瘤发生、发展。本文从miR-519的生成与组织分布、靶基因及相关肿瘤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
- 朱迎陈妍珂董健王晓霏吕毅程继文
- 关键词:肿瘤靶基因
- 青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肝切除术后的生存分析被引量:18
- 2014年
- 目的总结青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切除的效果,探讨影响肝切除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行肝切除术的79例年龄≤40岁的青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病理学特征,并与同期收治的67例年龄≥65岁的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对照,分析青年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以死亡作为终点事件,对手术切除术后的生存率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青年肝癌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甲胎蛋白值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丙肝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老年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临床症状、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吲哚氰绿15min滞留率、肝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肝硬化、肿瘤个数、大小、门静脉癌栓、肿瘤分化程度、术后生存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后发现,术前白蛋白<35g/L和最大肿瘤直径≥5cm是影响青年原发性肝癌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切除治疗青年、老年肝癌是安全的、可行的。术前白蛋白<35g/L和最大肿瘤直径≥5cm是青年肝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 朱迎董健王万里张谞丰刘学民王博吕毅
- 关键词:青年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