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芹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镇痛
  • 3篇麻醉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术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外科
  • 1篇血管外科手术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炎症反应综合...
  • 1篇腰-硬联合麻...
  • 1篇腰硬联合
  • 1篇腰硬联合麻
  • 1篇腰硬联合麻醉
  • 1篇异丙酚
  • 1篇硬膜外给药
  • 1篇硬膜外自控
  • 1篇硬膜外自控镇...

机构

  • 5篇石河子市人民...

作者

  • 5篇郭芹
  • 2篇宋斌
  • 1篇王新闻
  • 1篇陈月芝
  • 1篇李长国
  • 1篇李春军
  • 1篇范丽丽
  • 1篇闫鑫
  • 1篇吴秀玲
  • 1篇梁亚萍

传媒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兵团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曲马多复合氟哌利多治疗硬膜外麻醉寒战的临床观察
2007年
范丽丽郭芹
关键词:曲马多氟哌利多寒战硬膜外给药镇痛药
0.33%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全子宫切除术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0.33%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患者50例于CSEA下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L组(n=25)用0.33%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液10 mg,B组(n=25)用盐酸布比卡因重比重液10 mg。调整麻醉平面上界至胸6 ̄胸9水平,监测呼吸和循环情况,评价麻醉效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注药后最初60 min内循环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和肌松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B组较L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0.33%左旋布比卡因重比重与0.33%盐酸布比卡因重比重CSEA下用于全子宫切除术比较同样安全有效。
高煜霞郭芹宋斌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全子宫切除术
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对小儿患者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且观察术后苏醒特点。方法:小儿择期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患者(5~10岁)40例(ASA分级均为Ⅰ级),随机分为R组(患者行瑞芬太尼合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F组(患者行芬太尼合用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每组20例。于术前5 min(T1)、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T2)、手术切除扁桃体、腺样体时(T3)、手术结束拿出开口器后(T4)观察2组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并对比观察了2组停药至苏醒时间及苏醒情况。结果:R组T2、T3点血压与T1点比较降低(P<0.05),心率T2、T3与T1比较也降低(P<0.05)。F组T3与T1比较血压略有升高(P<0.05),T3、T4点与T1比较心率略有升高(P<0.05)。R组麻醉苏醒时间为(5.6±2.3)min,与F组(14.2±5.7)min比较,苏醒时间快且无躁动、苏醒质量高,但R组苏醒后疼痛明显。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定性且苏醒时间短、苏醒质量高,适用于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等小儿短小手术麻醉。
宋斌陈月芝郭芹
关键词: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
血管外科手术的麻醉与术后镇痛
2000年
腹主动脉瘤,髂、股动脉、颈动脉狭窄、血栓等大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疾病。近年来血管外科的迅速发展,为此类疾病治疗提供了重要手段,对于血管外科手术如何提供良好的麻醉与管理,成为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李春军郭芹梁亚萍李长国
关键词:血管外科手术麻醉镇痛
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干预作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干预作用。方法严格选择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n=30),即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组(E组)和对照组(C组)。麻醉方法均选择全麻气管插管加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时行PCEA,镇痛模式采用负荷剂量+维持剂量+自控镇痛(LCP):负荷剂量3-5 ml+维持剂量2-2.5 ml/h,PCA剂量1 ml/次,锁定时间15 min。术后分别记录T0h、T6 h、T24 h和T48 h时间点的心率(HR)、呼吸频率(R)、体温(T)、血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对两组各相应时间点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结果与T0 h组内各时间点比较:C组R在T6 h、T24 h,而T、WBC、CRP在T6 h、T24 h和T4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R在T48 h,WBC在T6 h,CRP在T24 h、T4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组间比较:HR、R在T24 h,T在T6 h、T24 h,WBC、CRP在T6 h、T24 h、T48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VAS评分各时间点与T0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VAS评分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有效的PCEA可以抑制SIRS的产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吴秀玲闫鑫郭芹王新闻
关键词:自控镇痛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C-反应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