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楼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一种核电厂取水口海域威胁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厂取水口海域威胁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包括:采集模块,数据同步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库模块,人机接口模块,与数据库模块进行交互的算法调度模块和算法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声呐数据采集模块、海动力数...
- 于卫平马骏陈嘉彧郑添张淑慧于泳洋张正楼邢晓峰
- 基于SWMM的核电站厂区雨水排放系统计算研究
- 2016年
- 核电站厂区雨水排放系统功能是收集厂区暴雨形成的径流排水,通过管渠排放至厂外,以避免暴雨形成的径流影响厂区,甚至是造成厂址水淹。文章基于SWMM采用数学模型法结合动力波法对雨水管网进行计算研究,并与传统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雨水量计算,数学模型法计算结果较传统计算方法更为保守,管网越大越明显。对于核电站厂区,按推理公式法结合管网恒定流设计管网与按数学模型法结合动力波法设计的管网规模参数相当。利用SWMM对雨水管网进行了优化,并复核了校核工况下厂址水淹深度。
- 张正楼张献娟汤建明
- 关键词:核电站雨水排放系统SWMM水淹
- 2023年冬季宁德核电冷源海域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资源声学评估
- 2024年
- 滨海核电厂冷却水源的取水安全正受到海洋生物暴发引起的堵塞威胁,鱼类堵塞核电冷源的事件时有发生。声学技术在海洋生物探测方面具有高效、实时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为了解冬季宁德核电厂冷却水源取水海域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的密度和运动规律,利用声学技术对相关海域冷却水源生物量进行了测量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棘头梅童鱼为研究海域的优势种,拖网调查显示平均尾数密度为1964尾·km^(-2),平均质量密度为0.483 kg·km^(-2)。棘头梅童鱼丰度在研究海域向核电厂方向减少,质量密度以核电厂温排水区域站点最高。通过对鱼类回波特征和个体轨迹的追踪统计,分析了该海域冬季内单体目标强度检测及其空间结构分布、资源现存量和资源丰度密度的时空分布变化。声学走航海域鱼类平均密度为2.78×10^(5)尾·n mile^(-2),生物量密度均值为1.41×10^(4) kg·n mile^(-2),棘头梅童鱼资源总量为7.47×10^(5) kg。研究表明,声学技术在宁德核电厂取水海域冬季冷却水源生物量测量中具有明显优势。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方法,声学技术将能更好地支持核电厂取水海域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资源管理,为冷却水源取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 鲁超熊敏思邢晓峰张正楼张献娟宋云鹏吴祖立伍玉梅
- 关键词:声学评估棘头梅童鱼核电厂
- 基于Flowmaster的核电站循环冷却水系统泵出口阀关闭规律优化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合理设定循环水泵出口阀的关闭规律,从而减小系统的水锤/气穴、避免泵倒转运行及减小系统负流量值对核电站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针对国外某核电站循环冷却水系统配置情况,基于Flowmaster软件对泵出口阀关闭规律进行优化研究。首先根据稳态压力参数与原型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进行过渡过程计算,得出了泵出口阀关闭规律与系统运行参数的关系,从而得到满足工程运行要求参数下的泵出口阀关闭规律。
- 张正楼张献娟刘玉璐
- 关键词:核电站循环冷却水系统
- 一种核电厂冷源生物堵塞风险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冷源生物堵塞风险预测方法,涉及核电厂冷源工艺技术领域。包括:基于地表水流体动力学模型,预报核电厂取水口周边水域的水位场、流场和物质密度场;基于水质模型法,结合取水口周边水域的水位场、流场和物质密度场...
- 浦祥傅小城邱志靓裴娟黄程鹏杜风雷张正楼林宇清邢晓峰
- 我国滨海核电站冷源取水安全海洋动力监测的思考及建议
- 2022年
- 海洋动力过程是导致核电站冷源取水堵塞事件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基于海洋动力过程在核电冷源安全中的作用和我国滨海核电站海洋动力监测的现状,文章分析了我国滨海核电站海洋动力监测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我国滨海核电站开展海洋动力监测的建议.
- 邢晓峰张正楼汤建明袁帅史文奇
- 基于SWMM的核电站厂区雨水排放系统计算研究
- 核电站厂区雨水排放系统功能是收集厂区暴雨形成的径流排水,通过管渠排放至厂外,以避免暴雨形成的径流影响厂区,甚至是造成厂址水淹.文章基于SWMM采用数学模型法结合动力波法对雨水管网进行计算研究,并与传统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
- 张正楼张献娟汤建明
- 关键词:核电站管网设计
- 核电海水取水口水下检测ROV的研发及应用
- 2023年
- 核电站海水取水口的运行状态会直接影响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结合核电站海水取水口的现场作业环境,采用水下ROV对水下拦污栅和构筑物进行检查和流速测量。结果表明,水下ROV可稳定、可靠地在复杂水文环境下长时间作业,可替代潜水员展开水下作业,减少了人工潜水作业,避免了重大的工业安全风险,降低了水下检测工作受气象及水文条件的影响,提高了水下检测效率,并可有效监控拦截网状态,防止因拦截网失效导致机组安全受到威胁,为核电厂冷源保障技术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 孙浈管正刚修磊郭天翔张正楼汤建明
- 关键词:核电厂取水口拦污栅流速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