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

作品数:6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烧伤
  • 3篇烧伤
  • 3篇自体
  • 3篇创面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腺炎
  • 1篇灯盏
  • 1篇灯盏花
  • 1篇灯盏花素
  • 1篇多孔钽棒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治疗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愈合
  • 1篇植入
  • 1篇植入物
  • 1篇烧伤面积
  • 1篇塌陷

机构

  • 5篇石家庄市第一...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李晓
  • 3篇白永强
  • 3篇张庆富
  • 3篇冯建科
  • 3篇吴宏志
  • 3篇杨蒙
  • 3篇魏伟
  • 2篇胡静
  • 2篇高伟芳
  • 1篇苏敬阳
  • 1篇邵洪波
  • 1篇韩永台
  • 1篇桑荣霞
  • 1篇张新元
  • 1篇堵亚茹
  • 1篇张莉
  • 1篇张耀杰
  • 1篇刘润
  • 1篇曹斌
  • 1篇韩占波

传媒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灯盏花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AP患者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灯盏花素,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 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 63%(χ2=5. 415,P=0. 020);治疗后,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D-乳酸、二胺氧化酶水平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灯盏花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AP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胡静孙少华潘朝辉李晓高伟芳张莉
关键词:灯盏花素奥美拉唑急性胰腺炎炎性因子胃肠道功能
多孔钽棒治疗ARCOⅠ-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后塌陷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背景:多孔钽棒植入联合髓芯减压治疗早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治疗后仍有股骨头塌陷病例的报道,其发生率为2%-56%。目的:探讨多孔钽棒植入治疗ARCOⅠ-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后股骨头塌陷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4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ARCOⅠ-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病历资料,77例患者均接受多孔钽棒植入治疗,其中男58例,女19例,年龄22-58岁,术后随访观察股骨头塌陷情况。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股骨头坏死病因、侧别、坏死区位置、范围、ARCO分期、钽棒植入位置(钽棒顶端与坏死中心距离、钽棒与股骨头颈交界区两侧骨皮质距离比值)等临床及手术资料,对临床及手术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多孔钽棒治疗ARCOⅠ-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后塌陷的独立影响因素。研究获得石家庄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403011)。结果与结论:①77例患者术后获得3-60个月的随访,其中股骨头塌陷23例,无塌陷54例;②单因素分析显示,塌陷组与无塌陷组性别、年龄、病变侧别、ARCO分期、钽棒顶端与股骨头颈交界区两侧骨皮质距离比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股骨头坏死病因、坏死范围、坏死位置分布及钽棒顶端与坏死中心位置距离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二元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坏死区范围、坏死区位置为C1型和钽棒顶端距坏死中心距离是影响多孔钽棒治疗ARCOⅠ-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后塌陷的独立影响因素[OR=7.977,95%CI(1.031,61.708),P=0.047;OR=7.248,95%CI(1.563,34.548),P=0.012;OR=16.028,95%CI(1.074,239.267),P=0.044;OR=2.310,95%CI(1.388,3.845),P=0.001];④结果表明,多孔钽棒植入治疗ARCOⅠ-Ⅱ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术后短期临床效果较好,激素性股骨头�
苏敬阳张耀杰曹斌郝学伟李晓韩永台
关键词:植入物钽棒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塌陷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对中老年电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对中老年电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该院收治的90例中老年电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再根据患者电烧伤创面深度分为A、B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目测类比疼痛(VAS)评分和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创面/皮片血液灌流值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7、14 d后,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完全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皮片或皮瓣的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老年电烧伤患者采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能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吴宏志李晓杨蒙魏伟白永强冯建科邵洪波张庆富
关键词:烧伤面积电烧伤创面愈合
动静脉血气分析对重症胰腺炎抗休克治疗的临床意义
李晓高伟芳桑荣霞张新元胡静刘润韩占波
课题通过进行该项目的查阅资料,立题,查新,临床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各阶段研究,将所入选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两组患者行监护、抗炎、抑制胰液分泌等治疗,定期复查CT,并对实验组按时间及时监测动静脉血气分析,指...
关键词: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抗休克治疗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对电烧伤患者创面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对电烧伤患者创面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电烧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补液复苏方法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补液复苏治疗的同时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敷于创面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创面微循环灌注量与创面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创面微循环灌注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指数评分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在改善电烧伤患者创面微循环中发挥出积极显著的作用,同时能够减小创面瘢痕、促进创面的愈合。
吴宏志杨蒙王霞堵亚茹魏伟李晓冯建科白永强张庆富
关键词:电烧伤创面微循环瘢痕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就诊的72例电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根据电烧伤创面深度分为A、B组,A组给予富血小板血浆外敷,B组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对照组按烧伤创面情况分为a、b组,a组覆盖生物皮治疗,b组行断层皮片移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愈合率(83.33%)高于对照组(5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愈合时间少于a、b组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瘢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瘢痕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2周,观察组患者血液灌流值高于对照组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电烧伤残余创面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微循环。
吴宏志杨蒙魏伟李晓冯建科白永强张庆富
关键词:电烧伤残余创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