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杰文 作品数:9 被引量:67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男性职业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MRI分析 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男性职业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MRI表现及损伤特征。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到本院就诊的29名男性职业足球运动员共31个膝关节损伤作为实验组,运动员年龄(23.6±3.5)岁,接受专业足球训练时间(15.3±3.6)年;随机选取普通膝关节急性损伤的相同年龄段门诊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1.5 T MR扫描仪、膝关节标准阵列线圈成像,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评估膝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肌腱、骨髓、髌下脂肪垫及关节积液等病变。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法及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法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实验组关节软骨、半月板、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腘绳肌、肌腱或韧带损伤、多韧带或肌腱损伤,骨髓水肿,髌下脂肪垫水肿和关节腔积液受累的膝关节分别为11、16、12、17、14、6、29、19、23、25、10个,对照组分别为4、11、14、13、5、1、19、8、14、19、10个。其中两组间关节软骨、外侧副韧带、肌腱或韧带损伤、多韧带或肌腱损伤、骨髓水肿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髌下脂肪垫水肿、关节积液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肌腱损伤及骨髓水肿病灶数分别为28、34、50、15及57。对照组分别为7、15、41、3、32。其中,关节软骨、半月板及骨髓水肿病灶数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关节软骨1级、2级、3级、4级病灶分别为12、9、3、4处;半月板1级、2级、3级病变分别为11、12、11处;韧带或肌腱1级、2级病变分别为52、13处。对照组分别为2、3、2、0;3、3、9;35、9。其关节软骨与半月板的病灶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结论 MRI显示男性职业足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常累及韧带或肌腱,多为多韧带或肌腱损伤,关 崔运能 李绍林 张鑫涛 张晓东 胡绍勇 严杰文关键词:膝关节 MRI 足球运动员 腰椎骨髓脂肪与腹部脂肪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腰椎骨髓脂肪与腹部脂肪的相关性。方法共68人(男32人,女36人,年龄21~74岁,中位年龄49.5岁)纳入前瞻性研究。1.5T MR采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法(PRESS)对L3椎体进行波谱采集,计算脂肪比(FF%);同时行腰椎64排CT检查,用定量CT(QCT)分析软件测量L3相应层面腹部皮下脂肪(SAT)与内脏脂肪(VAT)。男、女按年龄各分为两组(≥50岁和〈50岁),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BMI、FF%、VAT及SAT≥50岁组和〈50岁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FF%与BMI、VAT及SAT均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109、0.034、-0.066,P〉0.05)。女性BMI、FF%、VAT及SAT≥50岁组和〈50岁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50岁组,FF%与VAT呈明显正相关(r为0.499,P〈0.05),FF%与SAT无明显相关性(r为0.221,P〉0.05);女性〈50岁组,FF%与VAT或SAT均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076、-0.067,P〉0.05)。结论中老年女性(≥50岁)腰椎骨髓脂肪含量与VAT关系密切,男性与年轻女性(〈50岁女性)腰椎骨髓脂肪含量与腹部脂肪无关。 张晓东 赵银霞 赵文吉 张灵艳 严杰文 郝帅 卢雄光 赵静 李绍林关键词:磁共振波谱 内脏脂肪 腰椎骨质密度与年龄、性别、体质参数及腹部脂肪的相关性 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腰椎骨质密度(BMD)与年龄、性别、体质参数及腹部皮下脂肪(SAT)、内脏脂肪(VAT)的关系。方法纳入健康志愿者或慢性腰腿痛患者111人(男56人,女55人),测量受检者身高、体质量及腰围,计算体质指数(BMI);采用定量CT(QCT)行腹部扫描,测量L3的BMD及相应层面腹部SAT与VAT含量。将男性与女性分别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分别比较3组间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BMI、腰围、SAT和VAT的差异,对BMD与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组男性间除年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身高、体质量、BMI、腰围、SAT及VA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男性BMD与年龄呈负相关(r=-0.680,P<0.05)。3组女性年龄、腰围及VA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身高、体质量、BMI、SA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性BMD与年龄、腰围、VAT均呈负相关(r=-0.849、-0.412、-0.501,P均<0.05)。结论男、女性腰椎BMD与年龄均呈明显负相关,与身高、体质量、BMI无明显相关性;男性腰椎BMD与腰围、SAT与VAT均无明显相关性,但女性腰椎BMD与腰围及VAT关系密切。 张晓东 赵文吉 陈焱君 赵银霞 胡少勇 严杰文 赵静 李绍林关键词:腰椎 脂肪 定量CT测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臼骨密度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定量CT(QCT)测量成年男性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髋臼骨密度(BMD)的价值,研究此类患者髋臼骨量变化。方法选取25例经临床确诊的成年男性AS患者为志愿者,年龄20-44岁,平均(28.6±7.1)岁。分别行双侧髋关节(50个)双能X线吸收仪(DXA)和QCT检查。按照全髋部DXA测定结果,将Z值≤-2.0S的27个髋关节设为试验组,Z值〉-2.0S的23个髋关节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髋臼坐骨体、耻骨体和髂骨体BMD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耻骨体、坐骨体BMD值分别为(71.965±35.695)、(87.093±38.413)mg/cm^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0.526±62.466)、(121.883±39.380)mg/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髂骨体BMD(156.822±41.472)mg/cm^3与对照组(177.948±55.804)mg/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患者髋臼髂骨体BMD均显著高于坐骨体和耻骨体BMD(均P〈0.05);AS患者坐骨体和耻骨体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T可敏感地反映髋臼不同部位BMD变化。AS患者髋臼的坐骨体、耻骨体较髂骨体更易出现骨密度减低。 陈芳妮 李绍林 严杰文 韩新爱 石星亮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 髋臼 骨密度 双能X线吸收仪 腹部脂肪及年龄对女性腰椎骨质密度影响协同作用分析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腹部脂肪与腰椎骨质密度(BMD)关系密切,但大多研究未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文中重点探讨腹部脂肪及年龄对女性腰椎BMD影响的协同作用,以加深对骨质疏松发生机制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健康志愿者及慢性腰腿痛女性患者共79例,年龄25~76岁,平均(51.5±12.6)岁。所有研究对象均计算体重指数(BMI)。行定量CT(QCT)腹部扫描,测量腰椎(L_3)的BMD及相应层面的腹部皮下脂肪(SAT)与内脏脂肪(VAT)含量。根据79例患者的BMD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比较各组间年龄、BMI、SAT及VAT差异,分析年龄与VAT的交互作用及相关性。结果 3组间比较,年龄、VA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5.715、13.546,P〈0.05),3组间BMI、S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79、2.451,P〉0.05);年龄对VAT影响腰椎BMD具有明显交互作用,控制年龄变量后,3组间VAT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75,P〉0.05);年龄与BMD呈负相关性(r=-0.842,P〈0.05),与VAT呈正相关性(r=0.566,P〈0.05)。结论年龄是影响女性腰椎BMD的主要负性因素,对VAT影响女性腰椎BMD有交互作用。控制年龄变量后,VAT对女性腰椎BMD无明显影响。因此,在研究腹部脂肪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时应考虑年龄的交互因素。 张晓东 赵文吉 陈焱君 赵银霞 张灵艳 严杰文 卢雄光 李绍林关键词:脂肪组织 腰椎 年龄因素 女(雌)性 定量CT和双回波MRI评价骨质疏松 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定量CT(QCT)和双回波MR成像评价骨质疏松的价值。方法对74名志愿者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分别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XA)和QCT检测腰椎骨密度,MR扫描仪及后处理软件检测腰椎椎体内骨髓脂肪组织。根据腰椎DXA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低骨量组和骨质疏松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信号强度比值(SIR)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别检验双回波MRI技术所测SIR与DXA的T值及QCT所测骨量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SIR值对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结果骨量正常组SIR值0.41±0.11,低骨量组SIR值0.55±0.12,骨质疏松组SIR值0.62±0.15,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5,P=0.002),骨量正常组与骨质疏松组间、骨量正常组与低骨量组间S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低骨量组与骨质疏松组间S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4),QCT所测骨量与DXA所测T值呈正相关(r=0.675,P<0.01),SIR值与T值呈负相关(r=-0.587,P<0.01)。SIR值与QCT所测骨量呈负相关关系(r=-0.599,P<0.001)。采用SIR评价骨质疏松的ROC分析显示,SIR=0.54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33,诊断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75.7%。结论 QCT可直接精确测量骨质密度;双回波MRI技术可通过检测骨髓脂肪组织间接反映骨代谢情况。 张灵艳 李绍林 郝帅 严杰文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骨质疏松 腰椎骨密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与ROC曲线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分析腰椎骨密度与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骨髓脂肪比(FF%)及腹部脂肪含量的相关性,探讨影响腰椎骨密度的关键因素.方法 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72名研究对象纳入研究,于1.5 TMR采用单体素点分辨波谱法(PRESS)对腰3椎体(L3)进行波谱采集,计算FF%;同时行腰椎64排CT检查,用定量CT(QCT)分析软件计算L3骨密度(BMD)及相应层面腹部皮下脂肪(SAT)与内脏脂肪(VAT).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年龄、骨髓FF%与BMD关系密切(P<0.05),性别、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臀围、SAT及VAT与BMD均无关(均P>0.05);年龄、FF%与BMD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30、-0.521,P<0.05);ROC曲线分析示年龄58.5岁为最佳临界值,其预测骨质疏松的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86.9%;骨髓FF%为52.8%为最佳临界值,其预测骨质疏松的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55.7%.结论 腰椎骨密度与性别、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腹部皮下脂肪及内脏脂肪无明显相关性,与年龄、骨髓FF%呈明显负相关,其中年龄是关键影响因素. 张晓东 赵银霞 胡少勇 郝帅 严杰文 张灵艳 赵静 李绍林关键词:骨质疏松 磁共振波谱学 体层摄影术 表观扩散系数值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活动性病变临床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MR表观扩散系数(AI)C)值对于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髋关节活动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临床确诊的AS患者68例,其中活动期38例、稳定期30例,所有患者均行双侧髋关节MR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并测量ADC值,运用统计学比较分析,比较不同病变状态患者病灶ADC值的差异。结果共检测髋关节238个病灶,表现为DWI和ADC图高信号,AS活动期和AS稳定期病灶ADC值分别为(1.00±0.13)×10^-3mm^2/s和(0.65±0.12)×10^-3mm^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5,P=0.00)。ADC值与BASDAI评分相关系数为0.831(P〈0.01)。ROC曲线上ADC值最佳诊断阈值为0.81×10^-3mm^2/s,此时诊断为As活动期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7%和90%。结论As患者测量髋关节病灶ADC值有助于评价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状态。 陈焱君 赵英华 陈芳妮 孙尔维 张鑫涛 严杰文 何懿 李绍林关键词:脊柱炎 强直性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弥散 髋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