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津来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肺癌
  • 1篇单纯放射治疗
  • 1篇修复酶
  • 1篇血管
  • 1篇医用加速器
  • 1篇治疗肺癌
  • 1篇手术
  • 1篇手术联合
  • 1篇肿瘤
  • 1篇氩氦刀
  • 1篇氩氦刀靶向
  • 1篇瘢痕
  • 1篇瘢痕疙瘩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小细胞
  • 1篇小细胞肺癌
  • 1篇疗效
  • 1篇疗效比较
  • 1篇酶类

机构

  • 5篇石家庄市第一...

作者

  • 5篇刘津来
  • 2篇马志乾
  • 2篇乞国艳
  • 1篇张献波
  • 1篇孙卫海
  • 1篇张燕
  • 1篇李慧杰
  • 1篇董英辉
  • 1篇胡跃云
  • 1篇赵亚红
  • 1篇李秀莉
  • 1篇许会军
  • 1篇安永辉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2篇第六届全国医...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手术联合放射治疗与单纯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比较手术联合放射治疗与单纯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11例瘢痕疙瘩患者采用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其中手术联合放射治疗67例(手术+放疗组),单纯放射治疗44例(单纯放疗组)。结果手术+放疗组治愈率为62.7%,有效率为97.0%,无效率3.0%。单纯放疗组治愈率为59.1%,有效率为81.8%,无效率18.2%。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及无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对瘢痕疙瘩的疗效优于单纯放射治疗。
许会军孙卫海刘津来郝彦华梁献伟乞国艳
关键词:瘢痕疙瘩手术
血管的“热池”效应在氩氦刀靶向治疗肺癌过程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氩氦刀靶向治疗肺癌过程中冷冻对大血管的影响。方法 178例肺癌患者肿瘤均包绕于大血管及心脏,207次行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患者。结果经氩氦刀靶向冷冻治疗后,侵犯主动脉、上腔静脉等大血管或心脏的肿瘤内有冰球形成,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因"热池"效应的存在氩氦刀靶向冷冻对大血管(包括主动脉、肺动脉、支气管动脉)及心脏无明显影响,对侵犯心脏和大血管的肺癌氩氦刀靶向治疗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李秀莉安永辉刘津来梁献伟李慧杰
关键词:氩氦刀冷冻肺癌
国产加速器在医院放疗科的应用浅析
随着恶性肿瘤患者的增多,放射治疗成为许多人的首选治疗方法,而放疗设备在其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就国产加速器在临床应用中的地位,国产加速器的质量保证、配套、经济投资与回收、售后服务与维修等方面对国产加速器进行了介绍.
刘津来马志乾
关键词:医用加速器恶性肿瘤
文献传递
RRM1和ERCC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DNA修复基因家族成员ERCCl、RRM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对30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ERCC1、RRM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用χ2检验、相关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和RRM1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分期、病理类型、是否吸烟等参数无明显相关;ERCC1和RRM1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9,P=0.027);ERCC1阴性组的总生存期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均明显长于ERCC1阳性组,RRM1阴性组的总生存期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均明显长于RRM1阳性组(P<0.05或<0.01)。结论 ERCC1和RRM1在NSCL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ERCC1和RRM1低表达提示NSCLC患者生存期长、生活质量高,RRM1和ERCC1高表达者对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耐药,可作为判断其预后的指标,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
胡跃云张献波董英辉乞国艳张燕刘津来
关键词:DNA修复酶类ERCC1RRM1
BJRTPS-2001型三维放疗计划系统临床应用探讨
BJRTPS-2001系统是集立体放射外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CT模拟多模医学图象融合为一体的3D放疗计划系统.本文介绍了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及副作用,并对该治疗计划系统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
马志乾刘津来赵亚红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