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敏

作品数:10 被引量:6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油气
  • 4篇成藏
  • 2篇油气藏
  • 2篇油田
  • 2篇气藏
  • 2篇斜坡
  • 2篇孤岛油田
  • 2篇成藏模式
  • 2篇稠油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储层
  • 1篇调驱
  • 1篇压差
  • 1篇岩体
  • 1篇隐蔽油气藏
  • 1篇油藏
  • 1篇油藏描述
  • 1篇油层
  • 1篇油层保护

机构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0篇杨晓敏
  • 2篇朱之锦
  • 2篇张本华
  • 2篇束青林
  • 1篇毛卫荣
  • 1篇鲜本忠
  • 1篇陈永进
  • 1篇徐兴雨
  • 1篇李水福
  • 1篇郑昕
  • 1篇郭学民
  • 1篇吏锋兵
  • 1篇吴光焕
  • 1篇王宏
  • 1篇谢向东
  • 1篇魏世平
  • 1篇李学森
  • 1篇王登稳
  • 1篇潘中华
  • 1篇魏新辉

传媒

  • 4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复式油气田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垦西-罗家油区稠油成因被引量:15
1998年
水洗和生物降解作用是稠油形成的最重要和最普遍的原因,其强弱主要取决于盆地形成后断裂和不整合面的分布、盆地后期的抬升程度及底水活跃情况。垦西油区的第一类稠油主要因盆地后期抬升,原生油藏接近地表而风化所致,具有高密度、高粘度、高含硫及高凝固点之特征;第二类稠油主要因底水活跃,生物降解作用强烈而形成,具有高密度、高粘度、高含硫和低凝固点特点。
陈建渝李水福田波魏世平杨晓敏
关键词:稠油物性特征生物降解
碎屑储集岩热磁特征与磁性矿物识别
2014年
对采自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孤南洼陷4口探井的22块古近系沙河街组碎屑储集岩标本进行了细致的磁化率-温度曲线、三轴饱和等温剩磁热退磁测试,研究不同含油级别的储集岩的热磁特征与磁性载体,结果表明:孤南洼陷沙河街组储集岩磁性矿物及其组合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磁铁矿、针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赤铁矿+磁铁矿,岩石的磁性载体及其组合与岩石的颜色、岩性等沉积学特征密切相关,而与含油性关系不明显;在氩气环境中加热,含油标本中的磁铁矿Hopkinson峰低而宽,甚至不明显,居里温度附近曲线多呈锯齿状,冷却过程中,磁铁矿重现作用不明显,烃类有机质对碎屑储集岩中沉积成因磁铁矿的热磁行为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烃类流体侵位,储集岩中的磁性矿物及其组合未发生明显变化,亦不存在某种演化序列或规律性,烃类流体化学重磁化不具普遍性。
李学森杨晓敏徐兴雨
关键词:孤南洼陷
孤北地区低渗透储层测井评价被引量:14
2002年
孤北地区沙三段下亚段低渗透油藏因老井测井系列不配套、钻井泥浆使用不当等造成储层识别困难 ,结合取心井资料对测井资料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确定了储层定量划分标准 ,量化了孔渗饱参数 ,为该低渗透油藏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杨晓敏张本华朱之锦郭学民管永国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测井油层保护
低效热采/水驱稠油转化学降黏复合驱技术被引量:9
2021年
胜利油区稠油油藏开发以热采吞吐和水驱为主,热采中,稠油油汽比逐轮次下降,井间剩余油难以有效动用,钻新井不经济;水驱中,稠油油水流度比大,吨油操作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变差,采收率不足20%。“十三五”以来,为了提高低效稠油开发效果,立足多级调驱、化学降黏改善流度,提高采收率,确立了加合增效均衡驱替技术思路。从稠油致黏机理研究出发,深化了降黏剂的解聚、乳化等作用机制研究,开展了多级调驱、防膨及气体增溶等与化学降黏相结合的加合增效复合机理研究,研发了低聚型降黏驱油剂、黏弹性乳化调驱剂和双重功能泡沫调驱剂等关键化学剂,完善了方案优化决策调控技术,从而形成了以“强调驱、强降黏、强防膨、强活性、强增溶”为核心的稠油化学降黏复合驱技术。该技术有别于常规稀油的聚合物“二元”、“三元”复合驱以及普通稠油化学驱等技术,已成功推广应用到多轮次吞吐后、敏感性及高温高盐水驱等多种类型稠油油藏,覆盖地质储量1500×10^(4) t,预计提高采收率8%以上,有效支撑了低效稠油油藏的变革性效益开发。
束青林郑万刚张仲平杨晓敏吴伟吴光焕赵红雨郑昕
关键词:复合驱热采
孤岛油田西南缘馆陶组油气成藏模式被引量:18
2006年
针对孤岛油田西南缘地质结构及沉积特征,利用石油地质学理论和有机地化分析测试技术对其成藏条件、油源对比、输导体系及成藏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受油源平面分带性和输导体系差异性的控制,孤岛油田西南缘发育渤南型断阶输导—网毯汇聚和孤南型砂体输导—网毯汇聚2种油气成藏模式,前者控制了该区西南部的油气成藏,后者控制了东北部的油气成藏,而中部地区的油气成藏受2种模式的共同控制。
杨晓敏鲜本忠束青林朱之锦孙立东魏新辉
关键词:油源对比成藏模式输导体系馆陶组孤岛油田
寻找隐蔽油气圈闭研究的新思路被引量:2
2001年
陈永进杨晓敏王登稳
关键词:油气圈闭成藏动力系统隐蔽油气藏
顺向断坡油气藏分布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以孤北斜坡为例被引量:10
2008年
以孤北斜坡为例,对顺向断坡的断裂展布、油气藏分布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综合研究表明,顺向断坡同沉积断层的不断活动控制了孤北斜坡"一带一洼三台阶"构造格局的形成,产生了多级断裂坡折带,从而控制了各类扇体的沉积和岩性岩相的分布,为形成隐蔽油气圈闭准备了可容纳空间。在顺向断坡背景下,受断裂产状的控制,油气藏沿顺向断裂展布,并且分布于向斜坡倾向凸出的油源断裂的上倾部位;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断面优势运移模式。断裂的控圈控相和控运作用,使断裂成为断坡控制油气运聚成藏和分布的主要因素。
杨晓敏罗群黄捍东谢向东吏锋兵
关键词:油气藏分布主控因素
垦西斜坡带沙三段砂岩体油藏描述
2000年
垦西斜坡带毗邻渤南生油洼陷和孤岛凸起,油源充足,储集层发育,供油渠道畅通,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随着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沙三段砂岩岩性油藏已成为本区的重要勘探目标。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区内地震相和钻、测井资料,认为沙三段砂岩体为冲积扇或浊积扇沉积。在此基础上,利用地震合成记录对已知砂岩体油藏进行了层位标定、横向追踪、多参数分析和波阻抗反演,认为油藏知横向上呈环状、纵向上沿沟谷成带状分布。据此优选的垦622、
潘中华杨晓敏
关键词:砂岩体油藏描述勘探目标油气勘探
孤岛油田中一区Ng3聚驱后井网调整非均相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针对聚驱后剩余油"普遍分布,局部富集"的新认识,开展了注聚后流场重整非均相复合驱先导试验挑战60%采收率,在优化方案编制方面,建立了时变的精细地质模型,揭示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制定了16套井网调整方案,...
张本华杨晓敏毛卫荣王宏高阳
关键词:注采压差
披覆构造混源油来源与富集特征
中国东部断陷盆地中坳隆相间的构造格局造就了大量四周被生烃洼陷环绕的披覆含油气背斜构造。论文以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中勘探开发程度较高的孤岛披覆背斜油藏为例,通过对其在多洼陷、多套烃源岩供烃条件下形成的混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分...
杨晓敏
关键词:成藏期次成藏模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