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
- 作品数:72 被引量:35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疾病成本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处于威胁生命的疾病复发和临床缓解交替出现的慢性过程之中。由疾病本身导致的长期治疗费用及丧失劳动能力引起的收入减少给个人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研究和总结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成本的影响因素,评价增加疾病负担的风险,对于指导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治疗和节约社会卫生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 唐鸿鹄赵毅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 痛风相关知识问答(四):并发症和伴发疾病被引量:9
- 2018年
- 一、总论 1.痛风的常见并发症和伴发疾病有哪些?痛风除了对关节造成损伤外,在其发病过程中,尿酸盐也可沉积在泌尿系统,导致急性或慢性尿酸性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而肾脏疾病反过来又可影响尿酸排泄,进一步加重肾脏疾病。此外,痛风患者往往伴有体内代谢异常,易并发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导致冠心病、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卒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升高[1-2]。
- 朱剑赵毅徐东冷南陈勇戴冽青玉凤史晓飞帅宗文朱小霞凌光辉邹和建周京国古洁若曾学军曾小峰赵岩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痛风学组
- 关键词:常见并发症痛风患者伴发疾病慢性尿酸性肾病肾脏疾病
- 系统性硬化症合并克隆性浆细胞病及膜性肾病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9年
- 系统性硬化症作为一种以皮肤、脏器进行性纤维化为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理改变包括纤维化、退行性变、血管及多脏器损伤等。研究发现系统性硬化症与单克隆球蛋白的出现密切相关,也有系统性硬化症合并有肾小球肾炎的相关报道。本文报告1例系统性硬化症合并克隆性浆细胞病及膜性肾病病例。
- 卿平英崔贝贝赵毅刘毅
-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膜性肾病
- Wnt信号途径与类风湿关节炎
- 李凤霞赵毅刘毅
- 树突状细胞中GSK-3和β3-catenin 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 李凤霞黎艳红赵毅刘毅
- 不同分娩方式对稳定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产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在过去,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妊娠时,其致死率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极高。但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SLE顺利妊娠已十分常见。当SLE于妊娠过程中出现疾病活动,医生通常建议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而当妊娠事件发生在稳定期时,对分娩方式的选择还未曾有报道。
- 徐源张伶姝刘玢含赵毅刘毅
- 关键词:稳定期ERYTHEMATOSUS产后疾病妊娠过程产科医生
- 成人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22例临床分析
- 孙月池严冰石桂秀刘毅赵毅林辉
- 维生素D及其受体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11年
- 目的:研究AS患者PBMC维生素D受体(VDR)mRNA的表达及血清25-羟维生素D3和1,25-二羟维生素D3的水平,探讨其与AS疾病活动性(BASDAI、CRP、ES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6例AS患者(AS组)和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13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采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受检者PBMC的VDR mRNA表达水平,应用ELISA法检测两组受检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和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分析VDR mRNA表达水平、血清25-羟维生素D3和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与临床相关指标(BASDAI、CRP、ESR)的关系。结果:AS患者PBMC的VDR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VDR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相关指标(BASDAI、CRP、ESR)无关(P>0.05)。AS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分别为(5.3±2.6)μg/L、(12.8±6.0)ng/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4.7±3.5)μg/L、(32.6±18.5)ng/L(P均<0.01)。AS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的水平与BASDAI(r=-0.481,P<0.05)、ESR(r=-0.535,P<0.01)、CRP(r=-0.674,P<0.01)均呈负相关。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BASDAI、CRP、ESR无关(P>0.05)。结论:AS患者VDR mRNA表达水平升高,但与AS的疾病活动无关。AS患者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水平下降,与疾病活动呈负相关,可作为AS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AS患者PBMC的VDR活化可能与1,25-二羟维生素D3的作用无关。
- 兰由玉陈洁赵毅刘毅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25-羟维生素D31,25-二羟维生素D3维生素D受体
- 化学因素引起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探讨
- 邓代华文津赵毅刘毅
- IgG4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IgG4相关疾病是近20年才被广泛认识的一种自身免疫相关的纤维炎性疾病,它几乎可以累及全身任何部位,多发病于泪腺、唾液腺、胆道、胰腺、腹膜后组织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累及部位的肿胀或占位,导致受累组织脏器的正常功能受损。如果未得到有效治疗,终末期纤维化会造成患者多个器官功能衰竭,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在过去,该病常被漏诊或误诊为炎症或肿瘤,近年来随着对其认识的深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临床确诊病例数逐渐增多,这些患者也在接受早期治疗后获益。目前,IgG4相关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控制和手术切除,其中药物治疗处于主导地位。虽然大部分患者使用激素或传统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后能达到缓解,但仍存在一些难以诱导缓解、反复复发、有激素或其他药物使用禁忌的病例,这也是当前治疗IgG4相关疾病面临的主要难题。IgG4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在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这不仅使得研究者对该病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为该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利妥昔单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总结归纳了IgG4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和针对该病的治疗药物及其治疗原理,并展望了具有发展潜力的治疗药物和药物开发方向,以期对该病进行更好的临床治疗与管理。
- 吉星鲁晨阳卿平英赵毅刘毅谭淳予罗玉斌
- 关键词:发病机制自身免疫纤维化生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