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硬化
  • 2篇代偿
  • 2篇血细胞
  • 2篇失代偿
  • 2篇失代偿期
  • 2篇贫血
  • 1篇蛋白
  • 1篇血细胞分析
  • 1篇血细胞减少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髓细胞
  • 1篇贫血患者
  • 1篇缺铁
  • 1篇缺铁性贫血
  • 1篇缺铁性贫血患...
  • 1篇胃炎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参数
  • 1篇细胞分析

机构

  • 4篇石河子市人民...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石河子大...

作者

  • 4篇田超
  • 3篇向治纬
  • 1篇田江
  • 1篇唐广宁
  • 1篇谢会忠
  • 1篇余丽君
  • 1篇向伟
  • 1篇张译文
  • 1篇杨晓红

传媒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农垦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红细胞参数在慢性胃炎分型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类型与红细胞参数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2月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诊断为慢性胃炎患者160例,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75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85例。对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测定,并抽取血液进行血细胞分析,检测红细胞参数: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以慢性萎缩性胃炎分组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寻找可以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红细胞参数指标。结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H.pylori感染率为25.9%(22/85),低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的53.3%(4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5,P<0.01)。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红细胞参数RBC、Hb、HCT、MCV、MCH、MCHC、RDW均在参考范围;慢性萎缩性胃炎组RBC、MCV、MCH、RDW在参考范围,Hb、HCT、MCHC低于参考值下限。慢性萎缩性胃炎组RBC、Hb、HCT、MCV、MCH、MCHC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RDW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H.pylori阳性与H.pylori阴性患者RBC、Hb、HCT、MCV、MCH、MCHC、R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组H.pylori阳性患者RBC、Hb、HCT低于H.pylori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ylori阳性与H.pylori阴性患者MCV、MCH、MCHC、RDW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慢性萎缩性胃炎分组为金标准,绘制RBC、Hb、HCT、MCV、MCH、MCHC、RDW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ROC曲线,其中7个参数中只有RBC、Hb、HCT AUC值>0.8,当慢性胃炎患者外周红细胞参数RBC≤3.9×1012/L,Hb≤119.5g/L,HCT≤36.2%时,提示可能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结论慢性胃炎类型与红细胞参数异常密切相关,慢性萎缩性胃炎患�
向治纬杨晓红田超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贫血红细胞参数
肝硬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超声测量门静脉内径和血浆白蛋白值测定的比较探讨
1999年
向伟剧春香唐广宁田超
关键词:肝硬化超声波诊断门静脉内径白蛋白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骨髓细胞学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细胞学特征以及与骨髓细胞学诊断的关系。方法:选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非肝硬化引起血细胞减少的患者60例,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明确骨髓学诊断。肝硬化患者的骨髓检查结果按照骨髓增生度分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的骨髓细胞学检查增生度呈多样性,以增生明显活跃和增生活跃为多,肝硬化骨髓细胞学诊断呈多种类型。肝硬化血细胞减少患者与非肝硬化组的增生度分级不全相同(P<0.01),骨髓细胞学诊断类型构成不全相同(P<0.01)。肝硬化患者骨髓增生度分级不同组间粒红比、粒系、红系、巨核细胞数不全相同(P<0.01),明显活跃组粒红比、粒系低于活跃组,红系、巨核细胞数高于活跃组(P<0.01);活跃组粒红比值低于减低组,红系、巨核细胞数高于减低组(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的骨髓增生度分级与骨髓粒细胞系、红细胞系、巨核细胞数相关,随着增生度分级下降,粒红比对应升高,骨髓红系、巨核细胞数对应下降;骨髓细胞学检查能够准确反映血细胞异常;骨髓学诊断意见为肝硬化血细胞减少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向治纬谢会忠余丽君田超
关键词:肝硬化骨髓细胞学血细胞减少
肝炎肝硬化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液指标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合并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血液指标。方法选取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合并有IDA(观察组)与肝炎肝硬化合并非IDA(对照组)患者各30例,分别测定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凝血功能、血细胞分析、肝功能,并对各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清铁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叶酸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B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门冬氨酸基转移酶、白蛋白、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胆汁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酶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叶酸、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的测定有助于诊断肝炎肝硬化患者合并IDA,肝炎肝硬化合并IDA患者的血液学异常与肝功能损害有密切关系。
向治纬田江田超张译文
关键词:肝硬化肝功能血细胞分析缺铁性贫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