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丹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社会
  • 4篇农村
  • 3篇社会工作
  • 3篇社会工作介入
  • 3篇老年人
  • 2篇农村老年
  • 2篇农村老年人
  • 2篇贫困
  • 2篇转型期农村
  • 2篇阶层
  • 2篇阶层固化
  • 2篇老年
  • 2篇扶贫
  • 1篇大学生
  • 1篇信任
  • 1篇信任理论
  • 1篇信任研究
  • 1篇型构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参与

机构

  • 10篇天津理工大学

作者

  • 10篇李丹
  • 1篇段学芬

传媒

  • 2篇理论观察
  • 2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黑河学刊
  • 1篇前沿
  • 1篇辽宁农业职业...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湖北工程学院...
  • 1篇社会建设

年份

  • 9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农村扶贫困境及解决路径——基于内卷化的视角被引量:4
2015年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彰显了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有效性。但是,随着国家扶贫资源的不断输入,农村扶贫却未真正实现由传统的"救济式"向"开发式"转变,反而内部不断复杂化与精细化,既没有突变性发展,也没有渐近式进步,陷入了停滞性的刚性结构之中,呈现出"内卷化"的态势。在文献分析与观察法的基础上,采用内卷化的视角,从扶贫主体、扶贫内容及扶贫效应三方面细致梳理我国农村扶贫过程的困境:基层政府扶贫工作偏离化,扶贫供求失衡化,扶贫边际效应下降;这是由于扶贫外部资源受限,内部参与内驱力不足造成的,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李丹
关键词:内卷化
差序格局下的阶层固化现象分析
2015年
本文从社会学行动与结构的关系视角出发,以差序格局超越了社会结构的范畴内化为一种内在的文化价值观念为理论依托,探讨分析了差序格局对阶层固化的影响:重视血缘导致社会流动机制受先赋性因素干扰;自我主义引发特殊主义,弱化法律;公私、群己的不分导致个人权利的膨胀,以公谋私,并从观念与制度两个维度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李丹
关键词:阶层固化文化观念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老年人扶贫的路径分析——基于社会互构理论的视角被引量:4
2015年
农村老年人的贫困凸显了转型期社会发展的"问题性"意义,重构了政府、个体、社会与市场组织在扶贫过程中的不同定位。社会互构理论强调多元主体间的相互型塑与同构共变,重视政府与个体的双重参与及多元互动。遵循这一视角,扶贫的各个参与主体应该各司其责,建立和谐的参与机制。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应对社会问题制度化的专业方法,其"助人自助"的宗旨及灵活的专业方法为明确多元主体间各自职责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合理有效的解决路径。
李丹
关键词:社会工作方法
建塑与型构:转型期农村老年人贫困探析
2015年
农村老年人贫困问题凸显了转型期社会发展的"问题性"意义。现有的实际扶贫或是理论研究均受到"个体与结构二元对立"的影响,导致研究的单一化与静态化。在社会互构的视角下,深入剖析转型期的社会结构与农村老年人互构贫困的内在生成机制。主张农村老年人的贫困问题是转型期社会结构与老年人个体行动互相建塑与型构出来的失范问题,重视转型期社会结构与老年人个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摈弃在二者之间做出优先选择。
李丹
关键词:农村
转型期农村老年人的贫困生成机制——基于社会互构视角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农村老年人贫困问题是一种集实践与理论于一体的复杂社会现象。然而,不管是实际扶贫政策还是理论研究都受到"个体与结构二元研究范式"的影响。农村老年人的贫困问题是转型期社会结构与农村老年人个体行动相互建塑与型构出来的失范问题。社会结构的变迁增大了农村老年人贫困的风险,老年人个体的特质强化了这种风险,二者共同构建了贫困。老年人个体与社会结构间的良性沟通、共同参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路径。
李丹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
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研究
2015年
日前,香港发生的"占中"事件显示了树立大学生正确政治参与意识的重要性。社会结构、市场等制度性的因素与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共同造就了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呈现三个明显的问题特征:可塑性与波动性;功利性;盲从性。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以价值为本的专业助人学科,秉承专业的价值理念以个案、小组、社区等具体工作方法介入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为其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新的路径分析。
李丹
关键词:个案
齐美尔的社会学研究视角文献综述
2015年
齐美尔的社会学是形式社会学,社会形式是其研究的对象。但是形式之所以能作为他研究的对象是因为形式是社会互动过程的主要表现、呈现方式。齐美尔关注的还是社会互动本身及其过程,所以我们有必要从互动的角度来研究其社会学视角。在研究齐美尔理论的基础上总体上把握其社会学研究视角,从互动论的研究范式来指出其研究对象为社会形式的原因及其合理性,着重分析其社会互动,深挖其有关关系的内涵。齐美尔的独特就在于他的研究视角的独特。以齐美尔社会学视角及其生成原因为研究起点来研究其思想理论是有很大意义的。
李丹
关键词:社会互动
阶层固化趋势下的教育层级化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阶层固化凸显了社会发展的问题性意义:先赋性因素在社会流动中的作用逐渐强化,破坏了各阶层间循环流动的道路。作为一种维持社会秩序及获取社会地位的重要资源与手段,教育势必成为各个阶层争夺的对象,而教育的层级化则是阶层固化态势的必然结果。在分析阶层固化含义及其本质的基础上,探析阶层固化趋势对教育层级化的影响,如教育起点的失衡化、教育过程的层次化、教育结果的差异化,从打破权利垄断和关系牢笼、完善法律体制方面提出解决策略。
李丹
关键词:阶层阶层固化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机制的研究——基于天津实践经验的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将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运用于社区矫正,这是社会治理的一大创新。天津市作为全国首批6个社区矫正试点省市之一,在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于2008年8月成立了社区矫正专职机构——天津市社区矫正中心,以加强对市内六区社区矫正工作的促进和完善。矫正中心派驻人员到市内六区司法所工作,对本市中心城区社区矫正工作进行推进,探索适合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区矫正工作模式。但从试点情况看,社会工作参与社区矫正的困境未能破解,如职业发展上升通道不畅、矫正工作者专业水平不高,工资待遇低,队伍不稳定,法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能适应现实需要等,影响了社区矫正的实际效果。可从拓宽社会工作介入路径、构建专业机构介入社区矫正新机制、推进实施矫正社工职业制度等方面,积极探索构建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科学机制。
段学芬李丹
关键词:社会工作社区矫正
现代性视域下的信任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对安东尼·吉登斯信任理论的探析
2015年
清晰的现代性信任理论既是解决现代性转型期信任问题的理论前提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结果。本文从微观的个体信任和宏观的社会信任两个角度构建了吉登斯"现代性信任"框架。在此基础上,遵循吉登斯"结构—行动"分析范式,结合我国目前的现实,简单分析了高度现代化中的社会信任下的社会成员的社会行动,即目的性行动泛滥与投机主义滋生。
李丹
关键词:信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