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激光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时机及疗效。方法对2013年4月—2015年1月手术治疗的64例(122眼)阈值期、阈值前期1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64例)122眼患儿中包含阈值前1型病变11眼,阈值期病变111眼,将64例122眼分成2组,手术时矫正孕周≤38周38例,手术时矫正孕周>38周26例,观察激光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经激光治疗后ROP病变是否能控制及与治疗有关的并发症有无发生,统计分析激光治疗的平均孕周及高危因素,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中二次手术患儿所占比例分别为2.63%(1/38)、29.9 2%(7/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1,P<0.05);手术时矫正孕周≤38周患儿全身因素包括吸氧、贫血、呼吸暂停、肺炎、败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手术时矫正孕周>38周患儿,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7,-0.502,-0.923,-0.721,-0.697,均P>0.05)。结论激光治疗ROP成功率高,明显减少手术次数,仍应为ROP治疗的首选方案。
目的:分析冲洗式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方法460例(576眼)新生儿泪囊炎患儿,根据年龄分为 A 组(3~6个月)328眼, B 组(6~12个月)174眼, C 组(12~24个月)74眼。均采用一体式泪道冲洗探通针一次性完成泪道探通手术,手术后连续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一次探通失败者手术后 l 个月后再行泪道探通术。观察三组疗效。结果A 组一次性治愈率为97.26%, B 组一次性治愈率为86.78%, C 组一次性治愈率为90.56%。A 组一次性治愈率高于 B 组与 C 组(P〈0.05)。C 组有效率明显低于 A、B 组(P〈0.05)。结论新生儿泪囊炎年龄越小手术治愈率越高,冲洗式泪道探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安全可靠,疗效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