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鹏举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认知视角下的“的”字结构转指构式及其认知转喻观被引量:2
- 2015年
- 认为"的"字结构是独立构式,且属"心理"构式,具有主观性、隐晦性、推导性的特征,并对其进行了范畴化分类。重点分析了"的字结构"形成的概念转喻观及其形成机制,提出构式需符合"小部分来转指整体,个性转指共性,所属转指领属"的规则。最后分析了"的字构式"从发出—填补—理解的完成过程,并以金字塔型次序机制图为例加以说明。
- 袁鹏举李奕蓉
- 关键词:转喻
- 微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直是我党不断探索和践行的命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后,学术界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热点问题进行研究...
- 袁鹏举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双向互动
- 浅谈三农问题及解决措施
- 2015年
-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我们必须要在正确认识三农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逐步解决三农问题。
- 袁鹏举
-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民农业科技城镇化
- 早期马克思主义学者队伍分化的渊源探讨
- 2015年
- 早期马克思主义学者队伍分化有其客观必然性。转型期中国社会现实的复杂与多变,是导致队伍分化的社会根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呈现出发展性和复杂性,是导致队伍分化的思想根源;早期马克思主义学者的队伍鱼龙混杂,是导致队伍分化的组织根源。早期马克思主义学者队伍分化又带有主体选择的偶然性。阶级立场、政治理念是影响主体选择的内在因素;党派聚散离合、人际网络等个人机缘是影响主体选择的外在因素。
- 薛秀霞袁鹏举薛芹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者政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