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华 作品数:35 被引量:706 H指数:14 供职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政治法律 理学 社会学 更多>>
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健估计 被引量:43 2016年 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稳健估计,由于生产函数模型、样本范围与数据处理各不相同,估计结果差异较大。为此,本文研究了生产函数模型、样本范围和价格因子三种因素对不同估计方法的影响,并在统一的处理方式下对比了不同估计方法的估计结果。研究表明:(1)生产函数模型设定对估计结果影响最大,样本范围次之,价格因子影响相对较小。(2)不同的估计方法估计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意味着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仍然存在大量干扰因素有待消除。(3)除非数据存在严重的测量误差,否则指数法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一致精确估计。本文的价值在于清楚厘定了估计全要素生产率过程中各种要素的影响性质与影响大小,确定了不同估计方法的应用条件与适用范围。 张天华 张少华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函数模型 中国工业企业动态演化效率研究:所有制视角 被引量:14 2015年 不同所有制企业陆续进入、退出市场以及在市场中展开竞争,是中国渐进式改革在企业层面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借助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在VDF总量生产率增长分解框架下,测度了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动态演进效率。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在总量上的效率贡献最大,民营企业在增量上的效率贡献则最大。经济总量上,内部效率提升环节对总量生产率贡献最大,而增量上,退出环节对总量生产率贡献最大,表明中国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内生增长、创新驱动与优胜劣汰的发展道路。进入环节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效率贡献均为负,说明中国依然是一个进入门槛较高的国家。不同所有制企业对总量生产率的贡献与企业生命周期有关。本文对澄清我国企业改革的所有制误区,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与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张少华 张天华高速公路建设、企业演化与区域经济效率 被引量:54 2018年 传统有关交通基础设施经济效应的研究大都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所产生的静态经济效应,本文基于企业演化与宏观经济增长动态分解理论,研究高速公路建设通过促进企业演化提升区域经济效率的机制。为此,本文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信息与微观企业数据相匹配,分析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对企业进入、退出和生产效率等核心演进要素的影响。进一步,以DOP框架分解区域经济效率中企业各演化环节的贡献,探究高速公路通过企业动态演化影响区域经济效率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1)在企业演化各个环节中,高速公路修建提升了在位企业生产效率和潜在企业进入市场概率,但同时降低了在位企业退出概率;(2)高速公路建设主要通过促进在位企业效率提升提高区域经济效率,其通过资源再配置、企业进入和退出渠道并未发挥实际作用。这一结果表明,高速公路修建产生的增长效应主要是通过影响在位企业的竞争力,而非引入高效企业和淘汰低效企业实现,其动态资源配置效率潜力并未充分发挥。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获益更多,是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高速公路影响经济效率机制的认识,对未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天华 陈力 董志强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 经济增长 生产率、产权保护与企业存续: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当前的中国企业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企业存续与企业生产率、地方产权保护有内在关系。研究表明,样本期中国工业企业平均存续时间为11.57年,大规模的企业更替是导致样本期企业平均存续时间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计量分析证实,提高生产率是企业存续的"强心剂",有效的产权保护是企业存续的"安全网"。作用机制分析进一步表明,企业生产率水平越高,地方产权保护越强,企业的存续时间越长,并且随着企业存续时间的延长,生产率和产权保护对企业存续的影响作用越大;但是企业生产率、地方产权保护对企业存续的影响作用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规模企业以及不同地区企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大型企业以及西部地区企业对这种影响作用不敏感。这些经验证据说明了生产率与产权保护是企业存续的关键因素,但是其发生作用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 张少华 张天华关键词:生产率 分位数回归 资源配置扭曲与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再测算 被引量:132 2013年 从部门间资源配置的视角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成为增长与发展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沿用Hsieh and Klenow(2009)的思路,进一步结合中国实际,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1998—2007年的资源配置状况进行了再测算。分析显示,这期间中国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态势,其中企业规模对资源配置扭曲的影响最为显著,大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逐渐改善,而小型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则逐渐恶化,二者的综合效应则使得中国工业企业间总体资源配置扭曲程度从2005—2007年呈现恶化趋势。此外,总体而论,金融市场等导致的扭曲损失大概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两到三倍,但2005年后,对大、中规模企业而言,交通等设施的扭曲影响则与金融影响不相上下。最后,针对分析结论我们也进一步探讨了相关对策建议。 邵宜航 步晓宁 张天华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工业经济 企业规模 通向繁荣之路: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被引量:61 2019年 本文旨在从"资源错配和生产率"框架下识别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量化其资源配置和总量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普遍存在中间投入品这一事实,本文借鉴Hsieh和Klenow(2009)的测算框架,引入中间投入品,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高速公路建设数据,实证探讨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对3种要素扭曲(资本扭曲、劳动扭曲以及中间投入品扭曲)的纠正程度,并进一步测算了要素优化配置带来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资源配置效率惊人,2001~2007年每年平均高达13.23%。总量生产率提升渠道主要来自矫正劳动投入扭曲和中间品投入扭曲两个环节。高速公路建设通过优化中间投入和劳动投入带来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分别为4.39%和9.80%。(2)总量生产率的提升与高速公路建设优化要素配置有关,稳健性分析表明企业距离高速公路的距离每降低10公里,可以矫正中间投入扭曲2.33倍,劳动投入扭曲15.17倍。这些矫正提升了企业平均规模,使得过小企业能够发挥规模经济,过大企业抑制规模不经济。(3)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资源配置效应有很强的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大于东部;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最大;中小城市的提升效应大于大城市;轻工业和资本密集型的提升效应分别大于重工业和劳动密集型。本文研究有助于认识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和区域协调发展效应,对我国今后进一步开展高速公路建设方向和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步晓宁 张天华 张少华关键词:高速公路 中国工业企业实际资本存量估计与分析 被引量:14 2016年 目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已经成为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基准样本,然而,其中企业上报的资本存量并不能反映企业的实际资本存量。通过区分固定资产净值和固定资产原值两类不同的名义资本,改进企业名义资本增长率估算方法以及纳入历次工业企业普查信息,将企业名义资本存量向真实资本存量方向调整。估计与分析表明:(1)采用固定资产净值对企业实际资本存量进行估计更为合理。(2)企业实际资本存量与名义资本存量存在着系统性的偏离,这种偏离与企业年龄有密切关系,企业成立时间越早,名义资本对实际资本存量的偏离程度越高。研究不仅对于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生产率、国际贸易、资源配置等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而且有助于指出生产率、国际贸易、资本深化、产能过剩以及资本回报率等研究方面的隐含问题。 张天华 张少华关键词: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原值 永续盘存法 偏离度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生产率悖论”吗——基于上市工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6 2015年 许多研究发现,中国存在生产率低的企业更倾向于出口的"生产率悖论"现象。对外直接投资作为企业国际化的另一种重要选择,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本文使用中国2006—2012年A股上市工业企业样本对这一问题从对外直接投资类型、企业性质、企业资本密集度、对外直接投资数量、目的地5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生产率对投资、资源类对外直接投资及国有和有政治关联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无显著性影响;而对贸易型、制造型、研发型对外直接投资及劳动密集型企业、投向低收入东道国的企业而言,生产率均显著正向影响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此外,本文也发现,生产率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金额和范围也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以上经验证据都表明,中国大型工业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存在明显的"生产率悖论"。 朱荃 张天华关键词:企业异质性 对外直接投资 生产率悖论 政府规模与资源配置效率——基于异质性企业生产率的视角 被引量:9 2016年 中国政府规模如何影响资源配置效率?沿用Hsieh and Klenow(2009)的方法,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市级财政数据,在对中国各地级市1998—2007年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精确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规模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以政府规模衡量的政府经济干预恶化了中国的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政府规模对国有经济部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比对非国有经济部门更大;在时间上,政府规模对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在短期中断后会重现,并将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 朱荃 张天华关键词:政府规模 生产率 中国小企业的增长陷阱:典型事实及成因探究 被引量:2 2021年 企业规模维度的增长特征分析是诊断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视角。本文通过匹配2004年和2008年的中国经济普查数据,获得全谱系企业增长信息,分析中国不同规模企业的增长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从表面上看,中国小企业增长速度比大企业高3.5%,似乎增长更快。但实际上,由于小企业的进入率远高于退出率,企业进入退出与企业年龄高度相关,未控制企业年龄会为小企业带来虚假的增长溢出。在控制企业年龄后,小企业的增长陷阱现象非常严重,实际增长速度比大企业低43.2%,增速差异远高于美国的16.9%,中国企业成长不符合Gibrat定律。分解结果表明,小企业增长陷阱的出现主要源于纯粹对大企业规模的偏好,可以解释不同规模企业增速差异的14.2%左右;其次源于对小企业的歧视,可以解释增速差异的11.5%左右。行业进入壁垒、所有制歧视和地区经济差异并不是小企业增长陷阱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为中国何种企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供实证证据,对就业政策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张天华 黄祺林 董志强关键词: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