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彤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抗生素剩余污泥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及对环境的影响
- 抗生素作为重要的医学发现之一,在治疗人类传染病和畜牧养殖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处理抗生素生产废水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含抗生素的剩余污泥,因此研究抗生素剩余污泥对进一步推广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应用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
- 王昕彤
- 关键词:生物毒性抗性基因资源化应用废水处理
- 文献传递
- 气相色谱测定挥发性脂肪酸的条件优化被引量:7
- 2014年
- 利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挥发性脂肪酸,运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对气相色谱测定挥发性脂肪酸的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使用FFAP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5μm)测定挥发性脂肪酸的最佳条件为:进样量1.5μL,载气流量75 m L/min,柱温条件: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停留2 min,以6℃/min升至130℃、停留1 min,再以10℃/min升至190℃、停留2 min),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30℃。在该条件下,测定的挥发酸组分可以完全分离且分析速度快,峰型基本对称。
- 解永磊秦松岩王昕彤毕成良
- 关键词:厌氧发酵挥发性脂肪酸气相色谱法
- 盐酸四环素废水剩余污泥毒性效应及其对Cu^(2+)吸附性能被引量:1
- 2015年
- 该文研究了以填埋为可能处置途径的盐酸四环素废水剩余污泥对环境的生物毒性效应及未来填埋过程中对重金属的截留作用。该污泥中四环素含量为1 367.12μg/g,在水中2 h后的四环素浸出量为13.883μg/g,24 h增加至20.834μg/g。经250℃处理后污泥浸出液中四环素含量显著减少,2 h为2.459μg/g,24 h为2.912μg/g。通过对斜生栅藻及502发光菌的抑制率,确定污泥毒性等级为Ⅰ级、微毒。研究了pH、时间和温度因素对Cu^(2+)的吸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对Cu^(2+)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在p H范围3~7内,温度范围在15~30℃,接触时间达到90 min时,污泥去除Cu^(2+)的效率能到90%以上。通过研究可知,高温对污泥中的四环素有较强的削减作用,且污泥对Cu^(2+)有良好的截留能力,因此建议发酵类抗生素废水剩余污泥经高温处理后填埋。
- 秦松岩王昕彤解永磊罗义
- 关键词:盐酸四环素剩余污泥生物毒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