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少萍

作品数:14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4篇颌骨
  • 3篇颌骨骨折
  • 2篇整复
  • 2篇上颌
  • 2篇涂层
  • 2篇钛涂层
  • 2篇下颌
  • 2篇下颌骨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面中部
  • 2篇面中部骨折
  • 2篇接骨
  • 2篇接骨板
  • 2篇骨板
  • 2篇骨移植
  • 2篇齿槽突
  • 2篇齿槽突裂
  • 1篇电子线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14篇李少萍
  • 7篇罗渝宁
  • 6篇殷学民
  • 5篇朱明仁
  • 5篇吴乃强
  • 5篇薛宏宇
  • 5篇李伟忠
  • 4篇姚小武
  • 2篇王天舒
  • 2篇李锐球
  • 2篇王斌
  • 2篇李毅
  • 1篇彭飞
  • 1篇张秀白
  • 1篇许清
  • 1篇朱天岭
  • 1篇赵彤

传媒

  • 4篇第一军医大学...
  • 3篇口腔医学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2篇广东牙病防治
  • 1篇现代口腔医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颌骨骨折口内进路坚强内固定12例分析被引量:20
2003年
目的 应用坚强内固定原理治疗下颌骨骨折,探索口内进路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口内进路暴露下颌骨骨折部位(除升支及髁状突骨折),恢复咬合关系后,用小型钛夹板作单层骨皮质固定,术后不行颌间结扎。结果 11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伤口二期愈合,全部病例咬合关系正常,无异常动度,无并发症。结论 下颌骨骨折(除升支及髁状突骨折)应采用日内进路的单层骨皮质坚强内固定,术后不需颌间结扎。
罗渝宁李少萍吴乃强薛宏宇王斌
关键词:下颌骨骨折坚强内固定口内进路手术方法
植入物加强鼻小柱支撑修复唇裂鼻畸形被引量:2
1995年
植入物加强鼻小柱支撑修复唇裂鼻畸形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口腔科(510515)姚小武,钟永持,李少萍唇裂修复术后唇部畸形可得到满意的矫正,但鼻部畸形的矫正都不尽人意。随着年龄的增长,鼻部畸形更为突出。近年来这个问题受到广泛的重视。作者采用加强鼻小柱支撑...
姚小武钟永持李少萍
关键词:鼻畸形唇裂修复术
颌面部恶性神经鞘瘤被引量:3
1998年
本文报告了3例领面部恶性神经鞘瘤,其中2例来源于三叉神经,1例来源于面神经。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16岁至47岁之间。颌面部恶性神经鞘瘤属低度恶性肿瘤,很少循颈部淋巴结转移。但血性转移率高,治疗后极易复发。治疗以根治性切除为主,原则上不作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术后有必要辅以化学药物治疗。文内对颌面部恶性神经鞘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了讨论。
殷学民朱明仁李少萍赵彤
关键词:颌面部恶性神经鞘瘤根治性切除术颌面部肿瘤
钛涂层317L接骨板对相邻电子照射的软组织界面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1999年
钛涂层317L接骨板为实验材料,植入经9MeV电子照射30Gy后4周的犬右下颌骨体部,以未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为对照组。术后3、6、12周用光镜观察接骨板相邻软组织界面及炎性反应。结果显示;钛涂层317L接骨板与相邻软组织界面结合紧密,呈生物性融合;未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与相邻软组织界面结合松散,仅表现为~种简单贴合;植入的钛涂层317L接骨板相邻软组织炎性反应比未喷涂钛层的317L接骨板软组织炎性反应轻微。
李少萍殷学民姚小武朱明仁
关键词:电子线接骨板下颌骨炎症钛涂层
上颌骨骨折合并鼻泪管损伤1例报告
2004年
李毅李少萍薛宏宇
关键词:上颌骨骨折并发症
经上颌窦行颞下窝及翼腭窝肿物活检被引量:1
2001年
对CT检查诊断不明确的3例患者经上颌窦开窗活检颞下窝、翼腭窝的肿物,取得满意的细胞学诊断,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表明该术式简单、易掌握、创伤少,且口外不留瘢痕,为颞下窝、翼腭窝的肿物活检提供一种新的进路。
李少萍罗渝宁殷学民吴乃强王斌
关键词:颞下窝翼腭窝肿物活检
先天性齿槽突裂整复的初步报告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应用自体髂松质骨髓颗粒移植整复齿槽突裂,并观察其初期临床效果。方法 9例单侧上颌齿槽突裂,术前正畸,用自体髂松质骨髓颗粒移植整复裂隙,并关闭口鼻瘘。结果9例伤口一期愈合,术后观查3~6月,外观明显改善,x线检查移植骨无明显吸收,骨密度近似正常骨组织,两者间无明显界限。结论 自体髂松质骨髓颗粒整复先天性齿槽突裂,临床效果可靠。
罗渝宁李少萍李伟忠薛宏宇王天舒
关键词:骨移植口腔正畸治疗
先天性齿槽突裂整复术(附10例报告)
2002年
应用自体髂松质骨髓颗粒植入整复10例单侧上颌齿槽突裂,并关闭口鼻瘘.10例伤口一期愈合,术后观察3~6个月,外观改善明显,X线检查有明显骨形成,骨密度近似正常骨组织,两者间无明显界限.
罗渝宁李少萍李伟忠薛宏宇王天舒
关键词:骨移植整复
面中部骨折194例临床分析
1996年
面中部骨折194例临床分析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510515)姚小武,李锐球,吴乃强,朱明仁,李少萍,李伟忠,罗渝宁,殷学民面中部骨上接颅脑,下连呼吸道和消化道,位置特殊,结构复杂,骨折诊治有一定的特点。现将我科收治的面中部骨折患者194例作临床分析...
姚小武李锐球吴乃强朱明仁李少萍李伟忠罗渝宁殷学民
关键词:面中部骨折急救
重度松动牙根管内固定术三年疗效观察
1997年
重度松动牙根管内固定术三年疗效观察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口腔科(515500)朱天岭许清李少萍曾亚辉笔者从92年做根管内固定术共治疗31例48颗牙,观察6月-36月,效果良好。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患有牙髓、牙周联合病变共31例48颗牙,男19例,女...
朱天岭许清李少萍曾亚辉
关键词:牙齿松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