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启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生物碱
  • 2篇吲哚
  • 2篇吲哚生物碱
  • 1篇代谢
  • 1篇代谢产物
  • 1篇代谢过程
  • 1篇异构化
  • 1篇异构化反应
  • 1篇色霉素
  • 1篇内生菌
  • 1篇吡啶
  • 1篇吡啶酮
  • 1篇线虫
  • 1篇酶催化
  • 1篇酶催化反应
  • 1篇菌种
  • 1篇菌种鉴定
  • 1篇抗生素
  • 1篇昆虫
  • 1篇昆虫病原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方启
  • 3篇林双君
  • 1篇邓子新
  • 1篇俞银贤
  • 1篇孙丹丹
  • 1篇徐向飞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第八届全国化...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次级代谢过程中β-甲基色氨酸的立体选择性生物合成机制
β-甲基氨基酸是构成许多活性物质的一类重要结构单元,以增强它们的活性和抗蛋白酶水解能力。如: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抗生素如海洋霉素、FR900452含有(2S,3S)-β-甲基色氨酸结构单元,而吲哚霉素、Telomycin和...
邹懿方启孔德坤林双君
关键词:酶催化反应甲基化反应异构化反应
线虫共生致病杆菌PacYellow的吲哚抗生素
2015年
【目的】研究特殊生境的微生物——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bovienii Pac Yellow)的次级代谢产物,为微生物药物或农用抗生素开发提供结构多样的化合物。【方法】通过16S r RNA基因比对鉴定菌株;利用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凝胶层析、液相制备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等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Pac Yellow菌株被鉴定属于致病杆菌属bovienii种。从该菌株中分离纯化了4个单体化合物,它们的结构被鉴定为吲哚类衍生物,可能源于色氨酸与缬氨酸或异亮氨酸的缩合产物。【结论】从嗜线虫致病杆菌——Pac Yellow菌株中分离鉴定了4个吲哚生物碱类抗生素,它们具有中等到高的抗菌活性。
方启孙丹丹俞银贤邓子新林双君
关键词:吲哚生物碱抗生素
海洋链霉菌Streptomyces sp.B9173的色霉素A_3及其类似物被引量:1
2015年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B9173)是从智利的太平洋沿岸沉积物中分离得到的海洋放线菌,据报道它可以产生多个哌嗪二酮类生物碱化合物。在这个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完成后,我们首先利用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将该菌株初步鉴定为Streptomyces rishiriensis。然后,通过薄层层析、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液相半制备等技术对B9173菌株中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3个单体化合物,并结合质谱、核磁共振技术对这3个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和鉴定。结构鉴定表明化合物1为色霉素A3,化合物2和化合物3初步确定为两个新的色霉素类似物,这为从特殊环境微生物寻找新型药物提供基础。
徐向飞方启梁祖韬林双君
关键词:菌种鉴定色霉素
两株昆虫病原内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微生物次级代谢过程产生了结构多样、生物活性多样的产物,它们是医药和农药的重要来源,其中约80%的抗生素就来源于土壤微生物—放线菌。然而,近年来新化合物的发现率明显降低,这一现状促使人们将研究目光转向了海洋微生物资源和来源...
方启
关键词:吲哚生物碱吡啶酮次级代谢产物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