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飞

作品数:14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协和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瘢痕
  • 3篇手术
  • 3篇自体
  • 3篇瘢痕疙瘩
  • 3篇细胞
  • 2篇软骨
  • 2篇肿瘤
  • 2篇自体表皮
  • 2篇外科
  • 2篇耳软骨
  • 2篇鼻整形
  • 2篇表皮
  • 1篇低氧
  • 1篇性病
  • 1篇胸壁
  • 1篇胸壁巨大缺损
  • 1篇胸壁肿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机构

  • 13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3篇龙飞
  • 12篇王晓军
  • 7篇俞楠泽
  • 7篇曾昂
  • 7篇刘志飞
  • 6篇龙笑
  • 6篇斯楼斌
  • 5篇张明子
  • 3篇朱琳
  • 2篇黄久佐
  • 2篇王智
  • 2篇王晨羽
  • 1篇刘子文
  • 1篇朱宁文
  • 1篇张海林
  • 1篇王友彬
  • 1篇赵茹
  • 1篇吴鸣
  • 1篇谭先杰
  • 1篇李子榕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美学...
  • 3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回肠阴道延长术修复宫颈癌手术结合放疗后阴道残端挛缩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采用带血管蒂的回肠移植延长阴道的手术方法以及治疗宫颈癌根治性手术结合放疗后阴道残端挛缩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4年收治的经妇产科转诊并接受根治性手术后再行放疗发生阴道残端挛缩的宫颈癌患者22例。治疗方法为开腹松解阴道残端与直肠和膀胱的粘连,切除挛缩的阴道残端,仅保留阴道外口,用带血管蒂的回肠延长阴道。结果 22例患者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出院后佩戴阴道模具。随访1~2年不等,所有患者均对延长后的阴道长度和宽度满意,对再造阴道的分泌物表示可接受;所有患者均已有性生活,其中5例患者诉术后半年仍有性交时或性交后阴道出血,经阴道镜检查未见特殊异常。结论宫颈癌根治术结合放疗后的阴道残端挛缩并不鲜见,给年轻患者的家庭生活带来很大影响。目前对此种情况尚无便捷有效的修复方法,而回肠阴道延长术不失为一种参考。
王智曾昂龙飞吴鸣谭先杰刘子文王晓军
关键词:宫颈癌
ReCell技术治疗稳定性白癜风的临床初步经验
目的 探索ReCell技术治疗白癜风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6例白癜风患者应用ReCell技术治疗.于病变周围切取少量厚度为0.2mm的刃厚皮片,将其植入ReCell试剂盒内酶解后,形成表皮细胞悬液.病变部位应用微型动力系统...
曾昂刘志飞来琳王晓军贾毅弘龙飞斯楼斌
脂肪来源干细胞在瘢痕防治中抗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脂肪干细胞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间充质干细胞,同时可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免疫调节、抗纤维化、促血管新生等功能,且脂肪组织取材容易,来源广泛,损伤小,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瘢痕,尤其是病理性瘢痕,是伤口异常愈合的产物,可严重影响患者外观和局部关节活动。近年来脂肪干细胞被越来越多的用于瘢痕治疗,多项研究证实脂肪干细胞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瘢痕质地、柔软度、色泽,缓解局部疼痛,恢复关节功能。脂肪干细胞治疗瘢痕与其抗纤维化作用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就脂肪干细胞抗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张文超秦锋张明子刘志飞曾昂朱琳俞楠泽斯楼斌龙飞龙笑王晓军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脂肪移植瘢痕病理性瘢痕抗纤维化
低氧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miR-26a的表达
2016年
目的观察低氧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miR-26a及PTEN/AKT/VEGF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常氧组和低氧组培养48h。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iR-26a及PTEN/AKT/VEGF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低氧组HUVEC中miR-26a和PTEN的相对表达量为0.42±0.02和0.62±0.03,显著低于常氧组的1.00±0.34和1.00±0.35(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常氧组相比,乏氧组HIF-1、VEGF和AK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TEN蛋白明显降低(P<0.05)。结论低氧抑制HUVEC miR-26a的表达并继发下游PTEN/AKT/VEGF因子的序贯反应,可作为创面改善缺血状态治疗的新靶点。
俞楠泽龙飞贾毅弘王晓军龙笑
关键词:低氧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PTEN
青春期前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手术治疗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青春期前男性乳腺发育症(prepubertal gynecomastia, PPGM)的特点、发病机制及处理方式。方法对自2003—2018年经手术治疗的9例PPG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7例行乳房吸脂+乳晕下缘切口乳腺腺体切除术,1例行乳晕下缘切口乳腺腺体切除术,1例行单侧乳晕下缘切口乳腺腺体切除+乳房吸脂+对侧乳房脂肪填充术。将术中切除的组织均送病理检查。结果本组9例患儿,术后均未出现感染、血肿等并发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符合男性乳腺发育症的诊断,随访1~16年,未见复发。结论 PPGM是一种少见的男性乳房发育类型,应在明确病因、药物控制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对于腺体发育明显、精神症状明显的PPGM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王晨羽曾昂龙笑朱琳斯楼斌俞楠泽龙飞王晓军
关键词:男性乳腺发育青春期前手术治疗
自体耳软骨联合耳后筋膜在初次鼻整形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自体耳软骨联合耳后筋膜在初次鼻整形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初次鼻整形患者31例,男1例、女30例;年龄17~43岁,平均24.3岁。均用自体耳软骨及耳后筋膜材料进行鼻整形。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比较患者术前以及术后6、12个月的鼻长度、鼻尖突出度、鼻根、鼻背高度变化。结果31例患者均用自体耳软骨及耳后筋膜材料进行鼻整形。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鼻长度增加(4.4±0.7)mm(t=3.17,P=0.025),鼻尖突出度增加(4.6±0.5)mm(t=6.45,P=0.001),鼻根高度增加(3.1±0.4)mm(t=8.21,P=0.001),鼻背高度增加(2.6±0.5)mm(t=5.79,P=0.015)。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患者鼻长度增加(4.3±0.6)mm(t=2.99,P=0.030),鼻尖突出度增加(4.2±0.4)mm(t=5.12,P=0.005),鼻根高度增加(2.9±0.3)mm(t=6.86,P=0.005),鼻背高度增加(2.2±0.4)mm(t=4.14,P=0.020),术后6个月与12个月比较,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初次鼻整形中用自体耳软骨和耳后筋膜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鼻外形美观自然,持久稳定,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龙飞刘志飞王晓军
关键词:鼻整形隆鼻自体耳软骨
不同类型瘢痕中HIF-1α的表达及其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正常皮肤、普通瘢痕、瘢痕疙瘩组织中HIF-1α、IL-6、IL-8、TGF-β的表达情况,以及HIF-1α的表达水平与其他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1~12月就诊患者共18例,将其分为正常皮肤组(A组)、普通瘢痕组(B组)和瘢痕疙瘩组(C组)各6例。通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蛋白定量技术,观察不同瘢痕组织的形态学,对其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和HIF-1α、IL-6、IL-8、TGF-β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明确其相关生。结果 HE染色可见瘢痕疙瘩组织中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C组中HIF-1α、IL-6、IL-8、TGF-β蛋白的表达水平较其他组显著增高。通过相关生分析可见HIF-1α的表达与炎性因子IL-6、IL-8、TGF-β的表达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结论瘢痕疙瘩组织处于乏氧微环境下,其乏氧程度可能与其组织炎症水平有关。
张明子王晨羽管恩玲陈志雄龙飞俞楠泽斯楼斌黄久佐龙笑王晓军
关键词:瘢痕瘢痕疙瘩炎性因子
鼻整形术中耳前及耳后入路切取耳软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比较鼻整形术中耳前及耳后入路切取耳软骨的优劣。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行耳软骨综合鼻整形术患者63例,男3例,女60例;年龄18~43岁,平均31.6岁。分为耳前入路组32例(64侧)和耳后入路组31例(62侧),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瘢痕外观。结果:耳前入路组切取耳软骨平均用时(12.6±1.1)min,短于耳后入路组平均用时(20.8±1.7)min(P<0.01)。耳前入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3侧,占4.8%,耳后入路组并发症发生10侧,占15.6%。两组患者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平均随访13个月,两种方法术后瘢痕无明显区别。结论:耳前入路切取耳软骨操作方便、手术用时短、并发症少、瘢痕不明显;耳前入路较耳后入路更有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龙飞杨伊兰秦锋李云竹张文超张明子夏泽楠王晓军刘志飞
关键词:外科耳软骨耳后入路
基于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的胸壁肿瘤术后巨大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策略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究胸壁肿瘤切除术后巨大复合组织缺损重建的策略。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对基于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胸壁肿瘤术后巨大复合组织缺损修复的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纳入的23例患者中,19例进行了骨性重建,其中8例钛网,11例钛棒。23例患者均接受了软组织重建,其中12例采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4例采用带蒂腹直肌肌皮瓣,4例采用胸大肌肌皮瓣,2例采用局部皮瓣,1例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32.96±22.85)个月,11例恶性肿瘤患者因肿瘤转移死亡,另外7例恶性肿瘤患者及5例良性肿瘤患者存活。12例存活患者中,3例术后出现局部伤口愈合不良,采取扩大清创,二期局部皮瓣转移覆盖缺损区域,其余患者皮瓣完全成活。结论胸壁肿瘤切除术后巨大复合组织缺损修补需要多学科协作,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修复的基本思路是分层重建,骨性重建采用钛棒、钛网,软组织修复重建则应用背阔肌皮瓣、腹直肌皮瓣等。
俞楠泽孙怡馨张海林曾昂王智龙笑白明冯程黄久佐肖一丁孟湉龙飞赵茹李单青王晓军
关键词:胸壁肿瘤胸壁巨大缺损皮瓣
发疱法移植测试提高自体表皮细胞移植技术治疗白癜风疗效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发疱法移植技术在提高自体表皮细胞移植(ReCell)技术治疗白癜风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将白癜风患者90例(男59例,女31例;年龄17~51岁,平均27岁)分为3个组,每组30例,分别为无发疱法治疗史白癜风患者组(对照组),发疱法无效患者组(治疗1组)、发疱法有效患者组(治疗2组)。均接受标准流程的ReCell技术治疗。观察术后3、6个月患者白斑的复色效果,同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6个月白癜风患者复色有效率>50.0%,无发疱法治疗史白癜风患者组分别是53.3%、63.3%;发疱法无效患者组分别是43.3%、50.0%;发疱法有效患者组分别是76.7%、90.0%。3个组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ReCell技术治疗稳定期白癜风,发疱法是筛选患者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龙飞张文超刘志飞陶勇徐春雨徐慧珍张明子夏泽楠刘斌俞楠泽
关键词:白癜风自体移植物自体表皮细胞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