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刚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多样性
  • 1篇院校
  • 1篇沼泽
  • 1篇沼泽湿地
  • 1篇生态
  • 1篇生态价值
  • 1篇生物量
  • 1篇生物量分配
  • 1篇湿地
  • 1篇水位
  • 1篇能值
  • 1篇能值理论
  • 1篇泥炭
  • 1篇泥炭沼泽
  • 1篇鸟类
  • 1篇鸟类资源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物量
  • 1篇夏季

机构

  • 5篇吉林龙湾国家...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吉林省林业科...
  • 1篇黑龙江生态工...

作者

  • 5篇王立刚
  • 2篇燕红
  • 2篇张艳敏
  • 1篇于吉红
  • 1篇朱井丽
  • 1篇何春光
  • 1篇马琼芳
  • 1篇马良
  • 1篇李杰玲

传媒

  • 2篇环境生态学
  • 1篇中国资源综合...
  • 1篇吉林林业科技
  • 1篇黑龙江生态工...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职院校“三四八”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为例被引量:1
2009年
针对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和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及办学单位的实际情况,探讨高职院校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落实措施,进一步提出亟待完善的问题。
隋成田朱井丽王立刚潘猛史立夫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小星穗薹草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对水氮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
2022年
开展湿地植物对湿地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研究,对进一步管理和保护湿地植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能够为退化湿地植被的恢复提供更为有效的科学依据。以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种常见的湿地植物——小星穗薹草(Carex angustior)为研究对象,进行其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对水、氮及其交互作用的响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水淹条件下(水位梯度5 cm)小星穗薹草的生长状况最佳,水位变化和氮添加对其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耦合效应,在干旱条件下进行氮添加将严重抑制小星穗薹草的生长。水、氮处理通过影响小星穗薹草株高、叶面积、总根长和根系直径等性状,进而导致小星穗薹草植株获取水分和养分等物质的能力不同,这种能力的差异最终体现在植株生物量分配和生长状况方面。由此可见,适宜的水、氮组合条件会促进小星穗薹草的生长,反之则会抑制生长。
曲文静冷建美张新维王立刚唐占辉
关键词:水位生物量分配
基于能值理论的泥炭沼泽湿地生态价值估算——以吉林龙湾自然保护区金川泥炭沼泽湿地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泥炭沼泽湿地蕴藏着巨大的生态价值和生态功能,对其生态价值进行估算能为湿地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的依据。本研究以金川泥炭沼泽为对象,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进行估算。经计算可得,金川泥炭沼泽生态系统每年总的输入资本为13.04×1016sej,换算后价值约为23550美元;固定资本为16642.53×1016sej,价值约为31341860美元(其中泥炭占99.41%);每年物质产出为21.48×1016sej,价值约为40460美元。结果表明,泥炭价值在生态价值中占比最大,是泥炭沼泽湿地各种功能实现的基础条件,但是泥炭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要给予重点保护。
王立刚马良燕红于吉红张艳敏何春光
关键词:能值泥炭沼泽生态价值
吉林龙湾保护区夏季森林鸟类资源及多样性被引量:2
2020年
2011—2014年,在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夏季森林鸟类多样性调查,共记录鸟类9目25科74种,其中,候鸟6目18科47种,留鸟4目12科25种,旅鸟1目2科2种。鸟类多样性指数分别为4.50±0.08(Shannon-Wiener指数)、0.93±0.02(Simpson指数)、7.05±0.23(E.Pielou指数)、1.37±0.22(Margalef指数)。结果表明:除留鸟外,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众多候鸟的繁殖地。留鸟和候鸟4年间的多样性、丰富度及均匀度指数均未发现明显的波动,说明当地生境质量及生态资源丰富度相对较稳定。
王立刚燕红马琼芳李杰玲张艳敏姚明远张超凡
浅裂剪秋萝和丝瓣剪秋萝种子萌发对环境因素的响应被引量:1
2022年
种子萌发过程是植物生活史重要的环节之一,影响着植物种群在自然环境中的动态变化和生态系统中的植被分布,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以浅裂剪秋萝和丝瓣剪秋萝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控制实验,研究两种剪秋萝种子的萌发对几种不同环境因素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丝瓣剪秋萝种子萌发对湿度的变化更加敏感;浅裂剪秋萝种子在埋藏深度为0 cm时萌发率最高且萌发速度最快,而丝瓣剪秋萝种子在0 cm埋藏深度时仅萌发速度最快;在赤霉素溶液浸泡处理下,两种剪秋萝的种子萌发持续时间有不同程度的缩短;氮、磷元素对两种剪秋萝种子的萌发率无明显促进作用,仅仅磷元素处理改变了丝瓣剪秋萝的萌发速度;温度为15/25℃时,两种剪秋萝的种子萌发率最高,萌发速度最快;光照可以提高两种剪秋萝的种子萌发率。研究结果对剪秋萝属植物的人工培育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包宇冷建美张新维王立刚唐占辉
关键词:种子萌发环境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