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金山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精神分裂症
  • 4篇分裂症
  • 2篇哌啶
  • 2篇哌啶醇
  • 2篇利培酮
  • 2篇氯硝安定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2篇激越行为
  • 2篇氟哌啶
  • 2篇氟哌啶醇
  • 1篇电惊厥
  • 1篇电惊厥疗法
  • 1篇电休克
  • 1篇电休克治疗
  • 1篇休克
  • 1篇血清
  • 1篇血清HCY
  • 1篇血清同型
  • 1篇血清同型半胱...
  • 1篇抑郁

机构

  • 3篇阜阳市第三人...
  • 2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5篇陈金山
  • 3篇孙亚军
  • 2篇孙建中
  • 2篇刘云
  • 1篇张静静
  • 1篇刘锟
  • 1篇高勤
  • 1篇蒋光明

传媒

  • 2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疗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1组给予6次MECT治疗(n=46),N2组给予12次MECT治疗(n=44)。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试验(WCST-M)、Stroop测验、连线测试(TMT),并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结果 1与基线时相比,MECT治疗后两组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N2组比N1组的下降更明显(P<0.05)。2与基线时相比,两组MECT治疗后WCST-M的总测验数、正确反映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及分类完成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N2组的WCST-M总测验数、正确反映数、持续错误数及分类完成数均明显优于N1组(P<0.05)。3与基线时相比,MECT治疗后两组Stroop CW总反映时间、CW错误数、C总时间、C总错误数测验及TMT-A和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CT治疗后相比,N2组CW总反映时间、C总错误数测验及TMT-A和B与N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CT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孙亚军高勤张静静陈金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电惊厥疗法
肌注氟哌啶醇合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激越行为疗效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肌注氟哌啶醇合用利培酮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行为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165名新入院伴有兴奋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组(A组)、利培酮合并氯硝西泮组(B组)和氟哌啶醇组(C组),观察2周.采用阳性及阴性评定量表(PANSS)兴奋激越因子评定精神症状(激越行为).结果 PANSS-兴奋激越各单项分的时间因素主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896.936 ~1484.087,P<0.01),且时间与治疗因素之间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6.962~ 41.495,P<0.01).治疗因素主效应仅在敌对单项分上有统计学意义(F=3.455,P=0.03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3组患者组内不同时间点各单项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7.991~615.334,P<0.01).3组患者组间各单项分多元方差分析表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73~1.473,P>0.05);治疗后24h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86 ~8.075,P<0.01);1周末:除愤怒、延迟满足困难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357~8.546,P<0.01);2周末,除兴奋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16~1.205,P>0.05).结论 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短期肌注可作为临床处理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手段之一.
刘云蒋光明孙建中孙亚军焦小雷陈金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氯硝安定氟哌啶醇激越行为
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对伴抑郁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讨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7月~2022年12月间89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喹硫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n=44)和对照组(单纯使用喹硫平治疗,n=45),并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PANSS评分(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PANSS)、HAMD评分(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不良反应、血清Hcy的水平等。结果 临床疗效:实验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PANSS评分、HAMD评分和血清中Hcy的水平: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4周、8周后的PANSS评分、HAMD评分和血清Hcy水平都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2周、4周、8周后的PANSS评分、HAMD评分和血清Hcy水平都要高于实验组(P=0.04);不良反应:实验组和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都较低,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1)。结论 喹硫平和帕罗西汀联合应用,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的效果较好,而且安全性比较好。
陈金山崔舒吴延海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血清HCY帕罗西汀喹硫平
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行为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短期肌注氟哌啶醇或氯硝安定合用利培酮及氟哌啶醇肌肉注射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兴奋激越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165名新入院伴有兴奋冲动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进入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组(A组)、利培酮合并氯硝安定组(B组)和氟哌啶醇组(C组),观察期4周。采用阳性及阴性评定量表(PANSS)兴奋激越因子评定疗效,采用副作用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入院测评基线比较,各组患者PANSS-兴奋因子分均显著下降;治疗1周后各组组间兴奋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F=5.41,P<0.01),A、C两组疗效优于B组。但以PANSS-兴奋激越项目减分率分级标准计算疗效的比较在5天末(χ2=1.526,P>0.05)、1周末(χ2=1.529,P>0.05)、2周末(χ2=1.335,P>0.05)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ESS量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3组患者在肌强直(χ2=22.388,P<0.01)、震颤(χ2=8.633,P<0.05)、扭转性运动(χ2=1.335,P<0.05)及静坐不能(χ2=6.341,P<0.05)等椎体外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合并氟哌啶醇短期肌注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能迅速有效地控制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兴奋激越行为,可作为临床处理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刘云刘锟孙建中孙亚军焦小雷陈金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激越行为利培酮氯硝安定氟哌啶醇
丙戊酸钠或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
2025年
目的 探究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间90例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治疗,n=45)和对照组(丙戊酸钠联合碳酸锂治疗,n=45),并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评分、复发率、不良反应、血清学指标的水平等。结果 临床疗效:对照组(28.89%)的显效率低于试验组(55.56%,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77.78%,P<0.05)治疗后,两组血锂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YMRS、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总计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13.34%)低于试验组(15.56%),但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齐拉西酮联合碳酸锂用来治疗双相情感障碍伴躁狂发作的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因此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陈金山崔舒闫真吴延海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齐拉西酮碳酸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