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政
-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光学法计数在低值血小板检测中的研究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评价光学法计数在低值血小板检测中的研究应用。方法:200例低值血小板患者血标本,在血液分析仪上分别进行电阻抗法和光学法血小板计数,同时进行镜检法计数。结果:以镜检法为参考方法,光学法的相关系数为0.994,电阻抗法的相关系数0.921。在小红细胞组、红细胞碎片组和大血小板组,电阻抗法和镜检法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学法和镜检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学法计数可以满足低值血小板检测准确性的要求,值得临床实验室推广应用。
- 李果高兵彭政孙自镛
- Excel规划求解在检验科尿常规工作流程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1年
- 检验科实验室管理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宏观的管理理论作为指导,另一方面需要微观的管理模型来达到局部管理的最优化,从精细化的管理角度入手,最终达到实验室管理的最优化.张洪波等[1]曾报道利用Arena软件进行离散事件的仿真模拟来对门诊检验科的工作流程进行再造并优化改进,Arena软件能很好地进行流程设计,调节各资源的配比,使管理流程达到一种最优化,但没有融入成本的因素,因此其解决了流程优化问题,但不能说明这一流程是否为经济模型.
- 张洪波桂清荣彭政孙自镛
- 关键词:检验科EXCEL尿常规实验室管理管理过程
- 白细胞VCS参数在细菌及病毒感染的鉴别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研究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白细胞VCS参数的变化特点,探讨白细胞VCS参数在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9例细菌感染患者为细菌组,117例病毒感染患者为病毒组,另以59名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研究3组白细胞VCS参数变化特征,包括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NEV)、中性粒细胞平均传导值(NEC)、中性粒细胞平均散射值(NES)、淋巴细胞平均体积(LYV)、淋巴细胞平均传导值(LYC)、淋巴细胞平均散射值(LYS)、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OV)、单核细胞平均传导值(MOC)及单核细胞平均散射值(MOS)。结果细菌组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NEV)为149.1±9.9、淋巴细胞平均传导值(LYC)为109.4±4.1、单核细胞平均体积(MOV)为169.9±9、中性粒细胞平均传导值(NEC)为147.7±4.5升高,单核细胞平均传导值(MOC)为123.4±4.2,均有所降低,其他变化不明显,病毒组LYC 103.5±3.8、MOV 167.2±4.3升高,LYC 103.5±3.8、MOC124.3±2.7降低,其他变化不明显;细菌组中白细胞>15×109/L组别NEV、NEC、LYV、MOV升高程度高于白细胞<15×109/L组。结论白细胞VCS参数能较好地反应感染状态白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对细菌及病毒感染的鉴别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 郭志雄彭政陈聪
-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白细胞VCS参数
- Clinitek 500与UF 100联合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张洪波彭政
- 关键词: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联合筛查
- 尿沉渣分析影响因素的探讨
- 2007年
- 彭政
- 关键词:尿沉渣分析泌尿系统疾病尿液沉渣检查尿沉渣检验尿有形成分尿沉渣检测
- SAPPHIRE血液分析仪白细胞活性指数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室温下比较血常规标本采集后不同时间段内白细胞活性指数(WVF)、全血细胞计数(CBC)及形态学(以白细胞为例)改变规律,以探讨WVF的临床价值。方法在不同时段内(0、2、4、6、8、12、24h)用蓝宝石血液分析仪对同一EDTA-K2抗凝血标本进行WVF和CBC检测。在不同时段内(0、2、4、6、8h)用显微镜对同一EDTA-K2抗凝血标本进行白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当血标本留置时间小于4h,WVF和CBC检测结果无显著改变(P>0.05);当血标本留置时间大于8h,WVF、CBC检测结果有显著改变(P<0.05),特别是血小板所受影响较大。当血标本留置时间大于2h,白细胞形态有显著变化(P<0.01)。结论随着标本放置时间的延长,CBC、白细胞形态学发生显著改变时,WVF也有显著改变,提示WVF在解释临床部分标本因送检不及时而使检测结果产生偏差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彭政
- 关键词:留置时间白细胞形态
- 非小细胞肺癌中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的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长江航运总医院综合治疗科住院治疗的65例NSCLS患者为观察组,并设置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各组、各分期以及NSCLS组化疗前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结果:NSCLS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0.97(0.62~1.36)mg/L显著高于对照组0.33(0.17~0.38)mg/L(P〈0.05);NSCLS组不同分期患者D-二聚体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期越高D-二聚体水平越高(P〈0.05);完全改善组与部分改善组D-二聚体水平化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二聚体的临床检测可以作为判定NSCLS患者疗效以及预后的判断。
- 刘建全彭政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D-二聚体
- 中国正常人群尿液有形成分自动化分析结果调查被引量:25
- 2006年
- 目的调查中国健康人群尿沉渣有形成分正常参考范围。方法在全国6个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和哈尔滨)的9家医院,使用相同的方法,检测正常人群(7453名,其中男4164名,女3289名,年龄为1—93岁)随机中段尿液,了解其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及管型的数量。研究期间,各实验室均进行严格的室内质量控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果UF-100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生物参考范围:(1)红细胞:男:0~17/μl;女:儿童0~21个/μl,成人0—27个/μl。(2)白细胞:男:儿童0~12个/μl,成人0~16个/μl;女:儿童0~21个/μl,成人0~36个/μl;(3)上皮细胞:男:儿童0~6个/μl,成人0~8/个/μl;女:儿童0~11个/μl,13~55岁成人0—40个/μl,55岁以上成人0~22个/μl;(4)管型:男:儿童0~0.6个/μl,成人0~1.0个/μl;女:儿童0~0.6个/μl,成人0~0.8个/μl。正常人群尿液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及管型检测结果性别之间、儿童与成人之间(除红细胞外)差异显著。结论本研究为建立中国健康人群随机尿液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及管型的正常参考范围建立基础性数据,为尿液有形成分检查规范化、标准化推广和临床应用提供中国人自己的依据。
- 丛玉隆马骏龙张清岳秀玲张时民王洁胡波彭政陈进张式鸿关庆柏
- 关键词:参考值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