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
- 作品数:9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男性不育患者中勃起功能障碍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调查男性不育患者中勃起功能障碍(ED)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连续选取北京协和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及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896例,所有患者均在医师指导下填写自编问卷及IIEF-5以评估其基本信息和勃起功能,进一步通过多因素分析研究影响男性不育患者勃起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根据IIEF-5问卷的结果,共416例男性不育患有ED(46.43%),其中246例为轻度ED(27.46%),109例为轻中度ED(12.17%),38例为中度ED(4.24%),23例为重度ED(2.56%)。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不育患者出现ED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呈正相关,与夫妻感情及性生活频率呈负相关。结论:男性不育患者的ED患病率较高,可达到46.43%,但多数为轻症,患有ED与夫妻感情、性生活频率以及既往疾病有关。
- 张建中李海松赵勇王彬蔡忠林李宏军
- 关键词:男性不育勃起功能障碍患病率夫妻感情
- 维吾尔族糖尿病患者黄斑水肿治疗的临床研究
- 赵勇
- 中医药临床优势病种——良性前列腺增生被引量:32
- 2022年
- 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中西医男科专家进行探讨,探索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以中医药为主导疗法的应用人群和治疗阶段。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中医药具有很大的治疗优势,但必须要明确中医药在该病的什么阶段可以做为主导治疗方式,什么阶段最好采用现代医学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又在什么状况下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而获取临床的最佳治疗效果。经与会专家讨论认为,年老体弱,基础疾病多不能耐受麻醉和手术的具有临床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不能耐受西药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或不能接受西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具有临床症状的患者;症状处于轻度下尿路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7分]和中度以上症状(IPSS≥8分)但生活质量尚未受到明显影响阶段的患者;膀胱逼尿肌功能减退,膀胱功能低下不能手术治疗,或经手术治疗后功能仍然不能使膀胱排空,仍存在较多残余尿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增生合并前列腺炎,并且以前列腺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出现的非急性并发症等,是中医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优势阶段,可以采用中医药为主导的治疗。前列腺增生做为中医泌尿男科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在临床治疗中需充分考虑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症状程度及并发症状况、疾病的可能转归来确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在以中医药为主导治疗时需定期复查患者的血清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水平,排除前列腺恶性肿瘤的可能,足疗程、足周期的应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同时亦可中西并用,使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最方便的、最经济的、最满意的治疗,将中医治疗该病的优势发扬光大。
- 沈建武王彬林生莫美张志杰韩亮柯明辉宋竖旗王海唐渊韩虎刘红明赵勇赵琦朱勇李海松张霄潇杨勇
-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优势病种
- 55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和Y染色体微缺失情况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分析男性不育症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及Y染色体微缺失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生殖中心就诊的55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临床检验资料,其中无精子症187例,少精子症363例(极严重90例、严重101例、轻中度172例)。同时纳入健康男性246名作为对照。对所有男性进行染色体核型及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分析精子浓度与染色体核型、Y染色体微缺失的关系。对其中156例无精子症、70例极严重少精子症、75例严重少精子症及75例正常男性进行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催乳素、睾酮)检测,进而比较不同精子浓度及有无Y染色体微缺失人群的性激素水平。结果55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及246名健康男性中共有62例染色体核型异常或染色体正常多态性,其中染色体异常28例,染色体正常多态性34例。550例不育症患者中共检出Y染色体微缺失38例,其中无精子症17例、极严重少精子症18例、严重少精子症2例、轻中度少精子症1例,AZFc区缺失为最常见类型。无精子症、极严重少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者的卵泡刺激素水平高于无Y染色体微缺失者(P=0.032)。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可发生染色体异常,且Y染色体微缺失发生率较高;遗传学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患有遗传学疾病,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辅助生殖方式。
- 靳化赵勇钟建容沈梦尘陈蕾
- 关键词:不育症染色体染色体核型Y染色体微缺失性激素
- 发育完全停滞的体外受精胚胎线粒体DNA突变研究
- 2024年
- 目的 通过探究不明原因早期胚胎发育全部停滞患者线粒体基因的特异性突变。方法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1年5月至2022年11月就诊我院的不孕不育女性患者共计46人,均进行外周血全外显子测序及线粒体基因突变检测。经筛选纳入研究组10人,为全部胚胎发育停滞患者;对照组15人,为具有3个以上可移植胚胎的患者,所有入组病例夫妻双方未见染色体异常。统计2组患者临床基线数据、胚胎发育情况,比较2组患者线粒体基因突变位点及其定位基因情况,并对特异性突变位点/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结果 研究组发现5个特异线粒体突变位点,分别为:MT-16172(T>C)、MT-12882(C>T)、MT-12406(G>A)、MT-10609(T>C)、MT-16129(G>A)。这些突变点均位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基因和线粒体基因调控区。结论 5个线粒体基因特异性突变位点[MT-16172(T>C)、MT-12882(C>T)、MT-12406(G>A)、MT-10609(T>C)、MT-16129(G>A)]可能与不明原因早期胚胎发育停滞相关。
- 姚欣怡王伟王启航阮卓琳游艳琴赵勇钟威商微
- 关键词:胚胎发育生殖技术线粒体
- 13例新生儿红斑狼疮的临床特征、皮损后遗表现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红斑狼疮(NLE)的皮损后遗表现,分析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16—2020年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收集并长期随访的13例NLE,分析患儿及母亲临床特征、患儿皮损后遗表现。结果13例皮损发病时间为出生后0~120 d,平均15 d,随访时间15~43个月,皮损形态主要为环状红斑、斑丘疹、鳞屑,皮损消退时间2~18个月(平均7.4个月)。6例皮损消退后出现色素异常表现,3例同时出现色素减退和色素沉着,2例仅有色素减退,1例仅有色素沉着,1例色素减退患儿在随访18个月后色素减退复色,未见毛细血管扩张以及萎缩或瘢痕。8例患儿母亲孕前无异常,4例患儿母亲抗ANA、抗SSA/Ro、抗SSB/La抗体均阳性。结论NLE的皮肤受累可出现后遗皮肤表现,常见为色素异常,多数长期未消退,应注意患儿母亲可能存在的潜在性免疫系统异常。
- 李泓馨赵勇胡瑾刘晓雁
- 关键词:结缔组织疾病色素沉着异常新生儿红斑狼疮
- 家长需要知道的猴痘知识
- 2023年
- “医生,可以帮帮我的宝宝吗?我的宝宝发烧好几天了,昨天都烧到40℃了,也在抗拒吃奶。今天宝宝身上、手上长了水疱,医生我好担心是不是现在网上说的猴痘啊”有个着急的妈妈在就诊时焦急地问医生。经医生细心的检查以及细致的问诊,发现这个1岁的宝宝下巴上有些红色的小包,手脚上可以看到红色的斑片,在手指,脚趾的末端屈侧可以看到一些水疱,水疱周围可以看到红色的晕,宝贝肛周、手肘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皮疹。
- 李泓馨赵勇
- 关键词:医生宝宝
- 多维度探讨代谢手术的合理选择被引量:2
- 2017年
- 2014年全球肥胖人口为6.41亿,其中中国为8969万,居世界第一位[1]。2011年我国糖尿病人口9000万,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2]。研究发现体质量指数(bodymass index,BMI)与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高血压、冠心病和胆结石的相对风险呈正相关[3],所以肥胖常合并多种相关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寿命[4]。糖尿病不仅让患者肉体和精神上遭到损害且影响寿命,也给家庭、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5]。一系列研究表明,代谢手术在治疗肥胖型及非肥胖T2DM上优于传统的节食运动及药物治疗[6-8],且持续5~15年的相关研究认为代谢手术是能长期有效控制体重、缓解糖尿病的治疗方式[9]。
- 吴安健刘兢文徐晓赵勇曹李金露佳刘志刚吴安芹董光龙
- 关键词:肥胖2型糖尿病
- 激素缓释系统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新进展
- 2012年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黄斑水肿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多种原因破坏了视网膜内外屏障,引起了视网膜神经上皮细胞内外水肿,从而导致了黄斑区的异常增厚。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激光光凝、药物治疗及手术。由于炎症介质是引起糖尿病黄斑水肿的重要因素,因此玻璃体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是糖尿病黄斑水肿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糖皮质激素疗效持续时间短,需要多次注射,频繁的注射容易引起眼内出血、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等并发症,注射后迅速出现的药物浓度峰也可能对眼组织造成毒性损害。针对多次眼内注射可能出现的风险,糖皮质激素药物缓释系统以其药效持续时间长,药物平稳释放的特点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目前人们已对多种类型的药物缓释系统进行了临床研究,虽然还存在诸多局限性,但已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我们就其发展现状作一综述。
- 赵勇张卯年任兵
- 关键词:糖尿病黄斑水肿糖皮质激素玻璃体内注射缓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