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明 作品数:7 被引量:24 H指数:2 供职机构: 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PA、TSGF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清前清蛋白(prealbumin,PA)和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ctor,TSGF)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和化学法分别检测169例恶性肿瘤患者、24例良性肿瘤患者血清PA、TSGF,并以3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良性肿瘤组血清PA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TSGF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组血清PA(除肾癌患者外)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TSGF均显著升高(P<0.01)。PA阳性率为72.19%,特异性为93.33%;TSGF阳性率为62.13%,特异性为86.67%;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9.88%。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清PA、TSGF含量变化明显,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符合率。 王亚明关键词:前清蛋白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免疫学技术 血清DBIL、IBIL对选择性抑制法测定HDL-C浓度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对选择性抑制法(PPD)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的影响程度。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DBIL(5.0、17.5、40.5、70.0、102.0μmol/L)、IBIL(5.0、17.0、40.0、71.5、104.0μmol/L)混合血清,且根据HDL-C含量分为高[(2.54±0.22)mmol/L]、中[(1.10±0.15)mmol/L]、低[(0.50±0.08)mmol/L]3组,其中DBIL、IBIL均在日立7170A上检测;而每种血清标本中HDL-C均经PPD法和磷钨酸镁沉淀(PTA-Mg2+)法检测。结果:DBIL的干扰较为复杂,正常DBIL浓度范围的血清标本,PPD法测定结果为假性增高;DBIL浓度超过20.0μmol/L时所测结果均表现为降低;DBIL浓度达120.0μmol/L时HDL-C高、中、低3组标本中HDL-C偏差分别为-46.29%、36.89%、-22.73%。IBIL的干扰较小,当IBIL浓度达104.0μmol/L时各组偏差都在-5.0%以内。结论:临床实验室采用PPD法检测HDL-C时,当待检标本DBIL浓度高于40.0μmol/L时应稀释后再测定或通过其他实验方法消除DBIL的干扰。 王亚明 陈飞虎关键词: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糖尿病患者FBG、HbAlc和ADA水平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变化以及这三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测定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84例1型糖尿病患者FBG、HbA lc和ADA,并以90名健康人作对照。FBG用氧化酶法测定,HbAlc用层析法测定,ADA用速率法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组:FBG、HbAlc和ADA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1型糖尿病组:FBG、HbAlc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ADA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ADA与1型糖尿病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2型糖尿病组中FBG与HbAlc有正相关关系(r=0.39,P<0.01),HbAlc与ADA有明显正相关关系(r=0.67,P<0.01);1型糖尿病组中FBG与HbAlc有正相关关系(r=0.48,P<0.01),ADA与HbAlc无相关性(r=0.11,P>0.05)。结论1型、2型糖尿病患者ADA水平差别明显。FBG、HbAlc和ADA联合检测,对鉴别诊断1型与2型糖尿病、衡量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好坏有重要意义。 王亚明关键词: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腺苷脱氨酶 精神病患者泌尿系统解脲脲原体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 王亚明精神病患者泌尿系统解脲脲原体感染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解脲脲原体(Uu)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状况,探讨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深圳惠安试剂盒对276例标本进行Uu培养鉴定,并对阳性株进行10种抗生素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解脲支原体(Uu)阳性率为41... 王亚明文献传递 血清hs-CRP、Hcy及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及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0例焦虑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s-CRP、Hcy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水平;分析上述血清炎症因子及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hs-CRP、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T3、T4、TS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FT3、FT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s-CRP、Hcy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T3、T4水平与阴性症状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TSH水平与阴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P<0.05);且血清hs-CRP、 Hcy水平与MoC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3 1 1、-3.2 5 6,均P <0.0 5), T3、 T4、 TSH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363、0.310、0.326,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hs-CRP、Hcy表达增高和甲状腺激素表达异常现象,并且其与精神症状和认知损害相关。 阎彦 范秋瑾 邹亮 王亚明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 甲状腺功能 精神症状 首发未治疗抑郁症合并糖调节受损的危险因素及预警风险模型的建立 2022年 目的 探讨首发未治疗抑郁症合并糖调节受损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首发未治疗抑郁症合并糖调节受损的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选取180例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ASSO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首发未治疗抑郁症合并糖调节受损的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糖调节受损的列线图模型。结果 糖调节受损组和糖调节正常组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及活动不足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4 kg/m^(2)、高血压、高血脂、有糖尿病史及活动不足是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糖调节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糖调节受损的列线图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基本一致,C-index指数为0.843(95%CI:0.812~0.875),列线图模型的AUC为0.807,阈值概率在1%~69%范围内时,采用本列线图来预测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糖调节受损的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净获益值。结论 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及活动不足等是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糖调节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六项独立危险因素所建立的列线图有助于预测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糖调节受损的发生风险。 胡振辉 王亚明 孙丽丽关键词:糖调节受损 预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