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丛阻滞对循环系统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1
- 1994年
- 150例甲状腺腺瘤(囊肿)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即I组用Winnie一针阻滞法,Ⅱ组用改良二点阻滞法,Ⅲ组用传统三点阻滞法各50例。均以1%利多卡因,0.25~0.375%丁哌卡因混合液行颈深和颈浅丛神经扇形阻滞。观察各组阻滞前、阻滞后5~30min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显示阻滞后5~30min血压升高平均值与阻滞前比较,I、Ⅲ组有显著差异。阻滞后血压升高平均值,Ⅱ组与I、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从心率增加看,Winnie法与改良法无显著差异(P>0.05),而传统法对心率影响较明显。三种阻滞方法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改良二点阻滞法对循环系统影响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新和张立生潘耀东
- 关键词:颈丛阻滞麻醉
- 癌痛的治疗
- 1993年
-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是晚期癌症,多伴有程度不同的疼痛,严重者影响生活,甚至可致死。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恶性肿瘤约590万例,其中有疼痛者354万例,占60%。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癌痛的发病率高达80%。癌症浸润或压迫神经是导致疼痛的主要原因。癌转移到椎骨或肋骨后,侵犯脊神经根或肋间神经,以及癌浸润到胸膜、腹膜或骨膜均可产生剧烈的疼痛。癌扩展到空腔脏器后,疼痛常伴随恶心呕吐。癌痛常见的部位有肺、头颈、腹腔、盆腔、骨骼和胸部等。疼痛开始时呈钝痛,逐渐演变至锐痛或切割样剧痛。
- 张立生
- 关键词:疼痛
- 现代麻醉学的发展
- 1993年
- 现代麻醉学系医学领域中一个新兴学科,她的形成与发展是随着医学的进步和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集中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其它学科的有关理论,应用近代科学技术成果于临床而建立起来的。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廿年的巨大进展,麻醉学的内容远超出了“麻醉”的词义范畴,成为临床麻醉、重症监测治疗、急救复苏。
- 刘小立张立生
- 关键词:麻醉学
- 新吸入性全麻药七氟醚被引量:32
- 1989年
- “理想的”吸入性全麻药应具有:①诱导、苏醒快且顺利;②对心肌无抑制作用,对心室刺激性要小;③心肌耗氧量要少;④不燃、不爆;⑤可给高浓度氧;⑥能获不因外科操作引起交感神经反应的麻醉深度等特性。长期来,临床广泛应用的吸入性全麻药中无一能满足上述要求,各有难以克服的弊端。如:乙醚诱导期长,遇火易爆炸;氟烷对心脏有抑制,对肝功能有影响,甲氧氟烷有较强的肾脏毒性等等。因此。
- 王丛妙张立生严相默
- 关键词:七氟醚麻醉药吸入麻醉
- 硬膜外脊髓电刺激镇痛被引量:2
- 1995年
- 采用自制电极,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以硬膜外阻滞穿刺方法将电极置入患者的硬膜外腔,观察了硬膜外脊髓电刺激的镇痛效果,并筛选了电刺激镇痛的各参数范围。结果表明,低电压、低频率硬膜外电刺激可有效地减轻疼痛,近期镇痛效果良好;电刺激参数为强度1~10V,频率3~30Hz。
- 刘小立王桂敏郝振海张立生
- 关键词:镇痛电刺激硬膜外腔
- 全麻手术期间人体血浆心钠素的变化被引量:1
- 1995年
- 全麻手术期间人体血浆心钠素的变化徐贯杰,刘小立,马建刚,张立生心钠素亦称心房利钠因子(ANP),系心房产生和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具有强大的利钠利尿作用,并可扩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ANP从心房释放入血受多种因素的影...
- 徐贯杰刘小立马建刚张立生
- 关键词:麻醉全身麻醉血浆心钠素
- 硬膜外腔注入酚甘油用于癌痛治疗被引量:1
- 1993年
- 我院自1986年以来,将酚甘油注入硬膜外腔用于晚期癌症病人镇痛100余例,兹将资料完整的63例总结如下。治疗方法依病人疼痛部位在相应的硬膜外间隙穿刺(如肺癌、食管癌在T_(6~8)间隙穿刺,胃癌、肝癌T_(9~10),
- 徐贯杰刘小立郝清河李文龙张立生
- 关键词:酚甘油疼痛
- 椎管内麻醉在产科的应用被引量:2
- 1993年
- 本文介绍连硬麻、脊麻在产科应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及优缺点;着重叙述硬膜外连续输注法,特别是亚镇痛剂量的丁哌卡因和麻醉性镇痛药复合连续输注的方法、优点和临床应用;说明为确保母婴安全应有必备的监测手段和防治并发症的措施.
- 张玉想张立生
- 关键词:产科外科手术椎管内麻醉
- 丁哌卡因用于疼痛治疗的现状
- 1989年
- 丁哌卡因是酰胺类局麻药之一,麻醉性能强,治疗指数高,作用持续时间长,低浓度对运动神经阻滞轻微。应用于急、慢性疼痛的治疗有突出优点,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治疗方法主要是神经阻滞和硬膜外阻滞。
- 徐贯杰张立生倪家骧
- 体外膜肺氧合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 1993年
- 体外膜肺研究的历史体外膜肺氧合(extraeorporeal membraneoxygenation,ECMO)在日本已被广泛用于抢救重症心肺功能不全.1965年,日本首次应用Kay-Cross型人工肺抢救重症CO_2蓄积病人获得成功,此后一直致力于呼吸循环管理的长期体外循环法的研究,并提出应用膜型肺的设想.
- 汤顺荣森冈亨寺崎秀则张立生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