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继忠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吉安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修补术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隐睾
  • 1篇隐睾病
  • 1篇原菌分布
  • 1篇手术
  • 1篇透析患者
  • 1篇尿路感染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口
  • 1篇肿瘤
  • 1篇左半结肠
  • 1篇左半结肠癌
  • 1篇睾丸
  • 1篇睾丸固定
  • 1篇睾丸固定术
  • 1篇疝修补

机构

  • 5篇吉安县人民医...

作者

  • 5篇罗继忠
  • 3篇王桂明
  • 2篇王忠军
  • 1篇刘洋

传媒

  • 2篇现代保健(医...
  • 1篇井冈山医专学...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抗感染药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07
  • 1篇200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Shouldice法与Bassini法修补腹股沟斜疝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 探讨Shouldice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0年至2005年,将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22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110例.A组利用Shouldice法修补,B组利用Bassini法修补,对两组的术后疼痛、术后自主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术后复发率、恢复正常工作或生活时间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Shouldice法修补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术后下床活动及恢复正常工作早,与Bassini法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Shouldice法修补属低张力缝合,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恢复正常工作早.
王桂明王忠军罗继忠吴声洪刘洋
关键词:SHOULDICE法BASSINI法疝修补术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膀胱癌患者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价
2019年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膀胱癌患者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我院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局部肿瘤切除,术后进行化疗,对照组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记录两组术中死亡率、手术指标、随访5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发生术中死亡,实验组术中指标、术后恢复及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随访后实验组、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73.33%及7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膀胱癌发生率随着透析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患者接受部分肿瘤切除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远期生存率差异不明显,但是部分肿瘤切除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患者生存质量相对全切组较优.
罗继忠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膀胱癌
术中肠腔灌洗在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2001年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术中应用肠腔灌洗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病人,术中应用肠腔灌洗,Ⅰ期切除肿瘤并行Ⅰ期肠吻合。结果治愈11例,仅切口感染1例,无吻合口漏,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术中肠腔灌洗在左半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治疗中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易行,能大大提高肿瘤Ⅰ期切除,肠道Ⅰ期吻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
罗继忠
关键词:结肠肿瘤肠梗阻结肠切除术灌洗术
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吉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尿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和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结果:94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标本中共分离出13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3株(占62.88%,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6株(占27.27%,以肠球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和真菌8株(占9.85%);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较低(<5.00%),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30.00%);肠球菌属、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5.00%),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和苯唑西林的耐药率较高(>40.00%)。结论:老年患者尿路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对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临床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制定用药方案,以减少或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确保抗感染疗效。
王桂明彭善艺罗继忠彭赟邱海
关键词: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特点
小儿隐睾小切口手术26例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小儿隐睾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6例(30侧)小儿可触及隐睾,于腹股沟外环略上皮肤皱折处切-1.5-2cm的横切口,用小拉钩往下牵,显露外环,不打开腹股沟管,在腹股沟外环口找到未闭鞘状突头部及睾丸分离至内环处,将睾丸经隧道引至阴囊,固定于皮下与肉膜间,结果所有病例均将睾丸无张力地固定于阴囊底部,随访两年,均位于阴囊内,无睾丸萎缩。结论该手术运用皱折处皮纹与切口平行,又未破坏腹股沟管的解剖,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痛苦小、恢复快、疤痕不明显,疗效满意。
罗继忠廖五妹王桂明王忠军
关键词:隐睾病睾丸固定术微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