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扬

作品数:6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动障碍
  • 1篇语言模型
  • 1篇原核表达
  • 1篇原核表达质粒
  • 1篇融合基因
  • 1篇生物节律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指征
  • 1篇手术治疗
  • 1篇随机场
  • 1篇条件随机场
  • 1篇全序列
  • 1篇注意缺陷多动...
  • 1篇资源学习
  • 1篇无监督学习
  • 1篇细菌纤维

机构

  • 6篇苏州大学

作者

  • 6篇李扬
  • 2篇路文明
  • 2篇沙莉
  • 2篇叶建中
  • 2篇王锋
  • 2篇朱翔
  • 1篇黄健
  • 1篇黄金龙
  • 1篇吴燕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条件随机场自编码器的无监督与低资源词性标注
词性标注旨在判定句子中每个词语的语法范畴,并赋予相应的词性标签,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从而简洁有效的对词语在句子中所承担的语法角色进行表示。词性信息也因此可以为很多下游任务提供帮助,如命名实体识别、依存句法分析、信息抽...
李扬
关键词:词性标注无监督学习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生物节律相关研究进展
2023年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提示其临床表现与生物节律存在显著关联性。然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生物节律相关机制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重要科研成果与最新进展,对其作用机制、临床表现与体征、治疗方式进行系统归纳,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群体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李扬李俊廷黄健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生物节律多巴胺
应用重组致密颗粒抗原6检测诊断弓形虫病的研究
2015年
目的以纯化的重组致密颗粒抗原6作为检测抗原,建立检测弓形虫IgM和IgG抗体的ELISA新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对59份弓形虫阳性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与进口弓形虫ELISA-IgM和IgG试剂盒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LISA法优化检测条件为包被抗原浓度为40μg/ml;敏感度比较表明血清稀释度在1∶10~1∶80为优;特异性试验表明IgM阳性的抑制率为97.36%、IgG阳性的抑制率为97.98%;用rGRA6-IgM-ELISA对混合弓形虫IgM阳性和阴性血清的精密度检测表明,IgM阳性的变异系数(CV值)为2.76%,IgM阴性混合血清的CV值为0.45%;用rGRA6-IgG-ELISA对混合弓形虫IgG阳性和阴性血清的精密度检测表明,IgG阳性的变异系数(CV值)为2.89%,IgG阴性混合血清的CV值为1.65%;rGRA6-IgM-ELISA与进口试剂盒的总符合率为91.01%,rGRA6-IgG-ELISA与进口试剂盒的总符合率为94.59%。结论重组抗原rGRA6能被弓形虫感染患者血清IgM和IgG抗体所识别,用重组抗原rGRA6构建的试剂盒诊断弓形虫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
朱翔钮志林路文明丁宁玲吴燕王锋叶建中沙莉李扬龚婵聪黄金龙高胜兰
关键词:弓形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连续多根单处肋骨骨折手术治疗疗效评估及手术指征探讨
目的:评估连续多根单处肋骨骨折手术疗效及手术指征探讨  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科自2015.5至2016.6收治的109例连续多根单处肋骨骨折病例(骨折数>/=3),测定并比较患者入院即刻(IN)、术前一天(PRE)、术后...
李扬
关键词:肋骨骨折手术治疗手术指征疗效评估
细菌纤维素的生物相容性及联合BMP2的成骨效应
第一部分:细菌纤维素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目的:探讨天然高分子材料细菌纤维素(BC)与细胞共培养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选取木醋杆菌并采用静置培养的方案制备细菌纤维素。将不同浓度的C2C12细胞和L929细胞分别...
李扬
关键词:细菌纤维素生物相容性成骨效应
文献传递
截短序列和全序列HBcAg基因以及HBV C-S融合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2015年
目的构建截短序列和全序列HBcAg基因和HBc-HBs Ag融合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研究目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方法利用HBV全基因(adr亚型)质粒pUCm T-HBV分别扩增HBs Ag截短基因、HBcAg截短基因和HBcAg全基因,构建成重组质粒p SK-HBs、p SK-HBc和p KS-HBV C,经DNA序列测定鉴定后,分别将HBcAg截短基因、HBcAg全基因及HBc-HBs Ag融合基因亚克隆至表达质粒PET-30a,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HBcAg截短基因、HBcAg全基因和HBc-HBs Ag融合基因产物,采用PAGE-SDS和免疫印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含HBcAg截短基因、HBcAg全基因和HBc-HBs Ag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成功构建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能大量表达HBcAg蛋白和HBc-HBs Ag融合蛋白,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结论成功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能顺利表达HBcAg蛋白和HBc-HBs Ag融合蛋白,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为慢性乙型肝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朱翔路文明丁宁玲叶建中王锋沙莉李扬高胜兰
关键词:HBSAGHBCAG原核表达质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