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卫国
- 作品数:9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增产煤层气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产煤层气的方法,采用外源微生物进行煤层中煤层气的增量,包括:步骤1、外源微生物种子液的培养;步骤2、外源微生物的扩大培养;步骤3、将步骤2培养的外源微生物注入煤层中,进行煤层气的增产。其中,所述外源微生...
- 侯卫国董海良袁亚丽胡文慧
- 两步转化法生产生物钾肥的方法及产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步转化法生产生物钾肥的方法及产品,该方法是将低品位含钾矿粉、工农业废弃物和发酵辅料混合,加水拌匀,接入菌种,采用堆制发酵法进行预处理,然后转入生物浸出池,加入复合菌剂进行生物浸出,浸出液浓缩得多元液体钾...
- 连宾王斌侯卫国
- 文献传递
- 一种增产煤层气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产煤层气的方法,采用外源微生物进行煤层中煤层气的增量,包括:步骤1、外源微生物种子液的培养;步骤2、外源微生物的扩大培养;步骤3、将步骤2培养的外源微生物注入煤层中,进行煤层气的增产。其中,所述外源微生...
- 侯卫国董海良袁亚丽胡文慧
- 文献传递
- 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被引量:11
- 2011年
- 近年来,全球变暖趋势越来越明显,大气CO_2浓度不断升高被认为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气CO_2来源主要有海洋释放、土壤呼吸、化石燃料燃烧、动植物呼吸和植被破坏等;而大气CO_2的归宿被认为主要有海洋吸收和植物光合作用等。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碳有2126 Pg,其中46%储存在森林中。土壤真菌占地下总微生物量的81%~95%,在植物—土壤—大气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但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述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菌根真菌可通过提高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促进植物光合作用;菌根真菌将大量的光合作用产物向地下输送;真菌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碳,释放CO_2;真菌还可以通过诱导形成碳酸盐颗粒或风化碳酸盐岩来调节大气CO_2的浓度。深入了解真菌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作用对进一步理解生物对全球碳循环的调节机制和保护喀斯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 连宾侯卫国
- 关键词:真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
- 两步转化法生产生物钾肥的方法及产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步转化法生产生物钾肥的方法及产品,该方法是将低品位含钾矿粉、工农业废弃物和发酵辅料混合,加水拌匀,接入菌种,采用堆制发酵法进行预处理,然后转入生物浸出池,加入复合菌剂进行生物浸出,浸出液浓缩得多元液体钾...
- 连宾王斌侯卫国
- 文献传递
- 模拟污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及其潜在的环境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碳酸盐岩是个巨大的碳源和钙源,在地球表面分布极广。随着近年来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对地表碳酸盐岩的溶蚀产生重大影响。为研究污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及其环境效应,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H计、酸滴定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扩散X射线谱仪和X-射线粉晶衍射等,分别测定反应体系中的金属离子浓度、pH值、HCO3-浓度、碳酸盐岩被溶蚀前后表面形态和组分变化等指标。研究发现,模拟污水(含有几种重金属离子、H2PO4-、NH4+、脲和土壤微生物等)对碳酸盐岩的溶蚀结果有显著差异,如模拟污水对碳酸盐岩有强烈的溶蚀作用,使其释放更多的Ca和C;低浓度Pb(NO3)2溶液对碳酸盐岩溶蚀表现为吸收CO2;高浓度的Pb(NO3)2、CuCl2、CuSO4和土壤微生物扩增溶液对碳酸盐岩溶蚀表现为释放CO2;重金属盐溶液和复合污水对碳酸盐岩溶蚀后有次生矿物生成等。
- 张孝青连宾侯卫国曲洋
- 关键词:模拟污水钙源
- 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湖泊沉积物古DNA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9年
-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湖泊生态系统演化提供了一个新窗口。依据湖泊沉积物中古DNA研究,从古微生物、动植物群落结构组成及数量变化等方面开展研究,可进一步反演湖泊及周边的气候环境变化,探讨生物与气候、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介绍了湖泊沉积物中古DNA来源、保存特点以及提取方法,其次比较分析了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湖泊沉积物古DNA中的应用特点,并阐述了湖泊沉积物古DNA在重建古气候、古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对古环境影响方面的应用,最后对目前湖泊沉积物古DNA研究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
- 严东娜徐海徐海
- 关键词:古DNA湖泊沉积物DGGE高通量测序荧光定量PCR
- 外生菌根真菌解钾作用研究进展
- 外生菌根真菌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几乎所有的树种都会形成菌根(Francis and Read,1994;Markkola et al.,1996)。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树木形成的菌根和菌根真菌的...
- 侯卫国连宾
- 关键词:外生菌根真菌森林生态系统根际营养营养元素矿质营养
- 文献传递
- 放射形土壤杆菌GY04胞外多糖发酵工艺及其持水作用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从贵阳市郊区玉米地根际土样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胞外多糖的细菌GY04菌株,其16S rDNA同源性分析表明该菌株为放射形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采用均匀设计原理对GY04菌株产胞外多糖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利用统计软件SPSS(V 10.0)分析,得到GY04菌株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牛肉膏2.000 g/L,乙二醇2.775 g/L,碳酸钙2.000 g/L,初始pH值7.000,接种量7.000%。在此发酵工艺条件下,多糖产量达(2.683±0.600)g/L。将GY04菌株扩大培养制备成细菌持水剂,实验条件下达到较好的持水效果。
- 李静连宾侯卫国
- 关键词:多糖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