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蕾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诊治体会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25例在24h内血糖降至7.5~10.3mmol/L,平均(8.5±2.1)mmol/L,血酮、尿酮、尿糖转阴,血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恢复正常,神志转清,腹痛消失。其余5例在第2~3天达到上述标准,所有病例经2~3周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尽快做出正确的诊断,迅速补液及正确使用胰岛素,积极祛除诱因,同时采用支持治疗,严密观察病情、监测血糖和电解质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曹蕾李素梅
-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脑水肿
- 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25例在24h内血糖降至7.5~10.3mmol/L,平均(8.5±2.1)mmol/L,血酮、尿酮、尿糖转阴,血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恢复正常,神志转清,腹痛消失。其余5例在第2~3天达到上述标准,所有病例经2~3周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尽快做出正确的诊断,迅速补液及正确使用胰岛素,积极祛除诱因,同时采用支持治疗,严密观察病情、监测血糖和电解质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曹蕾李素梅
-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
- 血清25羟维生素D_(3)、铁蛋白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铁蛋白(SF)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38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DSPN分为单纯DM组(n=79,单纯T2DM)和DSPN组(n=59,合并周围神经DSPN)。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SF水平、25(OH)D_(3)水平以及不同SF、25(OH)D_(3)水平患者的DSPN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发生DSPN的影响因素。结果 DSPN组的年龄、糖尿病病程、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高于单纯DM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SPN组患者的SF水平高于单纯DM组患者,25(OH)D_(3)水平低于单纯DM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SPN组SF超负荷和25(OH)D_(3)缺乏患者的比例分别为62.72%、77.96%,均高于单纯DM组的10.13%和49.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长、BMI大、HbA1c水平高、Hcy水平高、SF水平高均为T2DM患者并发DSPN的危险因素(P<0.05),25(OH)D_(3)为T2DM患者并发DSPN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SF、25(OH)D_3水平均与T2DM患者DSPN的发生有关,铁蛋白水平升高、25(OH)D_(3)缺乏均是糖尿病周围神经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 王丽裴晓艳曹蕾胡炜炜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铁蛋白
- 氯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89例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及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单用氯沙坦组(对照组)和氯沙坦联用辛伐他汀组(观察组),观察治疗前后2个月两组患者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明显下降,观察组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TC、血TG、血清LDL和血清C反应蛋白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沙坦与辛伐他汀联用治疗早期DN可明显降低UAER,还具有一定的调脂和抗炎作用。
- 曹蕾徐将
- 关键词:氯沙坦辛伐他汀糖尿病肾病
- 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难治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难治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收治14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2例)。行饮食指导、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艾塞那肽治疗;治疗前后,均行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水平(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空腹胰岛素(FINS)等生化指标检测,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FBG、2 h PG、TG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FBG(5.2±1.7)mmol/L、2h PG(7.4±1.2)mmol/L、Hb A1c(5.8±1.2)%较对照组(9.3±1.9)mmol/L、(10.3±2.0)mmol/L、(9.3±1.5)%均明显低(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对比亦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oma IR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老年难治性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治疗,有协同降糖效应,降糖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 胡炜炜王素英孔云曹蕾马永强王美荣王淼陈亮
-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二甲双胍降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