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美

作品数:23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十八反
  • 11篇甘草
  • 10篇甘遂
  • 10篇半夏
  • 8篇甘遂半夏汤
  • 8篇半夏汤
  • 4篇宜忌
  • 4篇乌头
  • 3篇配伍
  • 3篇给药
  • 3篇给药次数
  • 3篇海藻
  • 3篇腹水
  • 2篇毒性
  • 2篇毒性实验
  • 2篇毒性实验研究
  • 2篇羊栖菜
  • 2篇用药
  • 2篇用药分析
  • 2篇胀果甘草

机构

  • 23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23篇张建美
  • 22篇钟赣生
  • 21篇许皖
  • 20篇柳海艳
  • 19篇郭岩松
  • 18篇王思睿
  • 14篇赵桐
  • 13篇欧丽娜
  • 12篇刘佳
  • 10篇修琳琳
  • 3篇陈绍红
  • 1篇刘珍清
  • 1篇贾旭
  • 1篇范盎然
  • 1篇于雪

传媒

  • 12篇环球中医药
  • 4篇2014第七...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第七届全国中...
  • 1篇第八届全国临...

年份

  • 9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中药“十九畏”的历史源流、宜忌争论与思考建议被引量:3
2016年
通过分析"十九畏"的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提出下一步开展"十九畏"研究的建议。回顾了"相畏"的含义衍变、"十九畏"歌诀的出现、目前《中国药典》对"十九畏"的相关规定。从文献记载、临床报道、实验研究3个方面论述了关于"十九畏"的宜忌争论。分析整理文献,总结"十九畏"在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可以看出,临床方面的研究多是从文献的角度,进行回顾性总结,从中挖掘整理"十九畏"反药组合的临床安全性评价和配伍应用规律。关于"十九畏"的实验研究主要从化学物质基础、药理学、毒理学几方面开展。总结了关于"十九畏"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十九畏"今后研究工作的相关建议。
欧丽娜钟赣生柳海艳陈绍红张建美
关键词:中药配伍禁忌十九畏历史沿革
含甘遂-甘草反药组合的甘遂半夏汤临床用药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中药“十八反”作为中药配伍禁忌,其内容在历代本草著作中多有记载,并以金元时期张从正《儒门事亲》所载“十八反”歌诀流传最广。《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历版中均采纳了十八反的内容,规定“注明畏、恶、反的药物在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或两药不宜同用”,以避免可能导致的毒性反应或拮抗药效。
赵桐钟赣生张建美许皖
关键词:甘遂半夏汤用药分析中药配伍禁忌药组甘草
大戟甘草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年以来关于"十八反"中大戟甘草反药组合同用的研究文献,检索文章的过程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类文章,选取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总结归纳大戟甘草反药组合配伍使用的宜忌条件。结果显示对大戟与甘草配伍宜忌条件的研究多集中在配伍剂量、配伍比例、煎煮方式、给药途径、大戟品种等方面。在给药剂量方面,按照临床规定安全剂量给药时大部分表现为"不反";而两药的倍量使用,则表现出一定的相反趋势。给药途径方面,腹腔注射是禁忌条件。而其他几方面未区分出明确的"反"与"不反"的条件。笔者认为大戟甘草能否同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受到不同条件的限制,单一条件下得出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成为定论。且发现实验研究多在生理条件下对单纯反药组合进行探讨,希望今后病理状态下含反药组合的复方研究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使"十八反"的研究更具临床指导意义。
张建美许皖钟赣生郭岩松柳海艳欧丽娜赵桐刘佳王思睿
关键词:十八反大戟甘草
人参藜芦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被引量:1
2015年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等数据库,系统检索1949~2014年关于中药"十八反"中人参藜芦反药组合同用的文献,从检索到的文章中剔除综述及临床研究文章,仅选取实验研究类的文章,总结归纳人参藜芦反药组合的适宜条件和禁忌条件。结合现有的实验成果,未能归纳出人参藜芦反药组合的适宜的条件,初步认为人参藜芦反药组合的禁忌条件为:人参藜芦合用,人参相当于临床最大剂量的2~10倍,藜芦相当于临床最大剂量的10~30倍;藜芦为临床最高剂量的一半,而人参为临床剂量的4~8倍;人参与藜芦配伍比例小于100∶1;红参配伍黑藜芦,生晒参配伍黑藜芦。人参藜芦入药方式、煎煮时间和复方应用因为相关研究较少或不够全面,未能归纳出禁忌条件。人参藜芦反药组合是否是绝对的配伍禁忌,不能一概而论,宜忌条件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单一条件下较难确定某一个条件是宜的条件还是忌的条件,随着多学科、多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宜忌条件也会更加丰富和充实。
郭岩松许皖钟赣生张建美柳海艳欧丽娜刘佳赵桐王思睿
关键词:十八反人参藜芦
海蒿子、羊栖菜、生甘草配伍及海藻玉壶汤中海藻不同品种与生甘草加减配伍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海蒿子或羊栖菜单味药、与生甘草配伍及其在复方中加减配伍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评价单味药、反药组合及含反药组合复方的急性毒性. 方法:参照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不同组别小鼠急性毒性实验. ...
修琳琳王思睿钟赣生柳海艳许皖张建美郭岩松
关键词:羊栖菜生甘草海藻玉壶汤配伍规律急性毒性
文献传递
基于实验研究的'诸参辛芍叛藜芦'反药组合宜忌条件分析(摘要)
目的:在万方、维普和CNKI搜集并整理1949以来年有关"诸参辛芍叛藜芦"的实验研究文献,针对十八反中"诸参辛芍叛藜芦"反药组合的宜忌条件进行初步讨论,以期对今后的研究提供帮助和参...
郭岩松许皖钟赣生张建美柳海艳欧丽娜刘佳赵桐王思睿
关键词:十八反
海蒿子、羊栖菜、生甘草配伍及海藻玉壶汤中海藻不同品种与生甘草加减配伍的急性毒性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海蒿子或羊栖菜单味药、与生甘草配伍及其在复方中加减配伍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评价单味药、反药组合及含反药组合复方的急性毒性。方法:参照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不同组别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各组别对小鼠急性毒性表现为海蒿子煎液组>海蒿子生甘草合煎组>海藻玉壶汤去甘草(含海蒿子)组>海藻玉壶汤(海蒿子配生甘草)组>海藻玉壶汤去海藻甘草组>海藻玉壶汤去甘草(含羊栖菜)组;其余各组未表现出明显毒性。海蒿子煎液组LD50为35.73g·kg-1·d-1,海蒿子生甘草合煎组连续给药第6天,死亡数量达到半数,LD50(6)为40.83g·kg^(-1)·d^(-1)。结论:海蒿子煎液、海蒿子生甘草合煎液属小毒范畴,海蒿子与羊栖菜在单独应用、与生甘草配伍应用以及在复方海藻玉壶汤中加减配伍的急性毒性实验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单用及各配伍组合中,海蒿子毒性高于羊栖菜。
修琳琳王思睿钟赣生柳海艳许皖张建美郭岩松
关键词:羊栖菜生甘草海藻玉壶汤急性毒性
基于实验研究的乌头半夏反药组合宜忌条件分析(摘要)
目的:查阅含乌头半夏反药组合进行实验研究的文献,总结归纳乌头半夏反药组合使用的宜忌条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数据库,系统检索了自1949年至今,有关"十八反&quo...
许皖张建美钟赣生郭岩松柳海艳欧丽娜赵桐刘佳王思睿
关键词:十八反
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及不同品种甘草对腹水模型大鼠肝脏CYP450m RNA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含不同品种甘草的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对腹水模型大鼠肝脏CYP450 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Walker-256细胞制造癌性腹水模型,将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全方炙甘草组、全方炙光果甘草组、全方炙胀果甘草组、去遂炙甘草组、去遂炙光果甘草组、去遂炙胀果甘草组、去炙甘草组、去炙甘草醋甘遂组,共计11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其余各给药组灌胃相应药物。给药11天后,摘取肝脏,液氮保存,进行PCR实验。结果在CYP2E1 mRNA表达方面,全方炙甘草组、全方炙胀果甘草表达下调,且优于全方去掉一味或两味反药。三个甘草品种的甘遂半夏汤的CYP3A1 mRNA、CYP3A2 mRNA表达上调,且优于全方去掉一味或两味反药。结论 (1)全方炙甘草组、全方炙胀果甘草组在CYP450表达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药效作用,其中全方炙甘草组优于全方炙胀果甘草,且均优于全方去掉一味或两味反药组。(2)全方炙光果甘草组则未表现出一定的药效作用,但也未表现出毒性作用,弱于去掉一味或两味反药。
许皖柳海艳钟赣生于雪张建美郭岩松王思睿修琳琳
关键词:甘遂CYP450
甘遂半夏汤加减甘遂及不同品种甘草对腹水模型大鼠心肝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分析含不同品种甘草的甘遂半夏汤加减反药组合对腹水模型大鼠的心肝肾脏功能指标的变化,探讨甘草品种对甘遂甘草配伍"反"或"不反"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220只随机分成11组,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全方炙甘草组、全方胀果组、全方光果组、去遂炙甘草组、去遂胀果组、去遂光果组、去草组、去草遂组,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连续给药10天,然后腹主动脉取血,离心,检测心肝肾功能相关指标。分析方法选择方差分析,方差齐采用LSD方法,方差不齐采用Dunnet T3分析方法。结果 (1)在肝功能中TP和ALB合成方面,全方(炙胀果甘草)组的药效相对优于全方(炙光果甘草)组和全方(炙甘草)组,且三个全方组去掉一味反药或两味反药组在促进由于Walker-256细胞造成的大鼠肝脏ALB和TP合成降低方面的疗效优于三个全方组。(2)含甘遂与不同品种甘草反药组合的甘遂半夏汤全方在对Walker-256细胞造成的大鼠心功能、肾功能和肝功能中AST的含量、ALT的含量、AST/ALT比值和ALP含量变化方面无明显影响。结论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这三个不同品种的甘草对甘遂甘草反药组合在心功能、肾功能和肝功能中AST的含量、ALT的含量、AST/ALT比值和ALP含量方面无明显影响,但在改善由于Walker-256细胞造成的大鼠肝脏蛋白合成异常方面,胀果甘草优于光果甘草和甘草。
郭岩松柳海艳钟赣生许皖张建美刘珍清修琳琳王思睿
关键词:十八反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